“至于‘本土(64位超高速)CPU和(64位)实时操作系统’的问题,本人的意思是,此路不通,至少很难走通”———现状确实如此!这一点算是与“野夫”有了共识,但这不是民族数控产业和技术方向的问题,而是也民族计算机技术和产业的悲哀。
但是即便如此,也未必一定要“陷入‘看着别人远去的背影,长吁短叹,望洋兴叹’之处境”。在这个问题上,试问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在主流通用计算机领域又有多大的建树呢?但这并不妨碍日本的Fanuc和三菱,德国的Siemens和Heidenhain,法国的NUM、意大利的Fidia,西班牙的Fagor等数控系统供应商去构建自主的基于通用计算机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平台的中高端数控体系。
如果仅仅是因为工具不行,或者武器不行,就要“看着别人远去的背影,长吁短叹,望洋兴叹”的话,那么中华民族早在160年前就已自绝于世界民族之林了,现在还搞什么数控?!
或许“野夫”有全新的思路和视角,能够帮助民族数控产业避开这些障碍,短期之内取得长足的进展和飞跃也未可知……
现有数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有问题,其第四点是所谓“运动控制级的全数字总线”。
波恩认为,数控技术是以插补为中心,数控的软件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窃以为,波恩所说的“数控的软件化”、“实现轴控与I/O在逻辑级的统一”,指的是软开放式数控系统(将NC嵌入PC模式中的NC即运动控制器视为已封装在PC中从而作为软开放式的一个特例)。
软开放式数控系统被认为是开放式数控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狭义的软开放式数控系统仅由PC、现场总线和进给伺服系统构成,PC通过现场总线与进给伺服系统连接。所有的控制功能,包括多过程控制与管理、零件程序的解释和执行、插补与轮廓控制、加减速控制、进给伺服系统的反馈与驱动、PLC控制等,都在实时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在实时环境中由软件全部完成。
形象地说,上述狭义软开放式数控系统就是将数控系统完全PC化(严格地讲,应是完全工业PC化)。完全PC化的数控系统既拥有PC的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友好的人机界面与全开放的网络平台,又具有PC的标准化、低廉的价格与广泛的社会普及性。这是现有数控系统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也是开放式数控系统梦寐以求的核心价值。
人工智能的权威学者布鲁克斯(Brooks)说过:“复杂性是致命的敌人。”
姑且不谈本人在161楼所列举的插补迭代控制算法与实时操作系统相结合所造成的诸多严重后果,仅就技术开发的复杂性以及由此种复杂性所导致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而言,将狭义软开放式数控系统视为数控系统的发展方向就显得过于理论化与过于理想化,将运动控制器+PC模式中的开放式运动控制器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则过于草率,或许是刻意为之也未必可知。
随着数字制造、网络制造的发展,制造系统以及制造系统中的数控设备不可避免地要纳入计算机网络之中,而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必然通过现场总线。
国标“GB/T 18759.3-2009•机械电气设备•开放式数控系统•第3部分:总线接口与通信协议”所定义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总线,是“连接开放式数控系统中装置间的数字式、双向、多点的通信系统”,挂在总线上的装置则为“具有控制或检测功能的单元或单元组合,如数控装置、驱动装置、I/O装置、检测装置”。这里的总线显然指的是“运动控制级的全数字总线”。
因而,所谓“运动控制级的全数字总线”,本人的理解是,指的应是广义与狭义的软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一个统一的总线标准”,用于实现“数控的软件化”,并“实现轴控与I/O在逻辑级的统一”。如此理解,不知是否符合波恩的本意?不知所谓“一个统一的总线标准” 是否包括车间监控级?也就是,如果“运动控制级的全数字总线” 采用EPA-NC,所谓“一个统一的总线标准” 是否便是从运动控制级一直到上层的控制层与管理层的“E网到底”?
EPA原来还有重邮的知识产权。
中控是本人很赞赏的民族工控企业,只是其走数控的路子时显得过于急功近利了一些,买了个不成器的杭州现代去入门。
EPA-NC则更是急功近利的产物,2年前在机床展上与他们的技术人员交流过,没看出他们对数控应用有多深的理解,EPA-NC作为数控总线联盟最初的范本被华中数控拉去做大头,后来基本上被大连光洋的Glink淹没了,无奈中虽未退出联盟,仍保留着5个发起人之一的身份,但对联盟最终提交的总线方案并不感兴趣,估计最终还是会继续搞EPA版的总线。
作为5个发起人之一的广数,更是心怀鬼胎,最终可能会用裁剪了的SERCOS Ⅲ,但对外可能会声称是广数版的总线;
发起人华中数控意在忽悠事儿,然后忽悠钱,联盟发起了,数控标委会硬着头皮成立了,数控原来归口的标委会和联合会也得罪了,总线本子也提交标准局备案了,目的算是达到了一半,至于能不能拿到钱,就不得而知了,将来会不会死心塌地地用以光洋Glink为蓝本的总线也还辆说。
沈阳高精,也是发起人之一,背靠中科院,总能在政府市场上刨到食儿吃,参与联盟也是份内的事儿,据说对总线初始化阶段的时延测算方法还真提供了不错的想法。
联盟中唯一死心塌地的,也是唯一已经真正受益的就是大连光洋,不仅界总线标准制定的机会把自己的Glink成功地推为事实上的蓝本,而且趁机优化和修改的原有的Glink,是Glink更为完善而实用,而且光洋肯定会沿着新标准的路子走下去,把它做出事实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