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应用的脱节,是技术人的悲哀。
我把技术的描述分成4个层次:外行人说外行话,外行人说“内行”话(当然是学着说),内行人说内行人话,内行人说“外行”话,(当然不是外行,而是外行都能听懂的话)。
技术要实现应用,就有可能面对应用的客户和推广的层面,就有可能面对“外行”,内行人就要能够达到说“外行”话的层次。其实所谓的外行是相对的,大的客观的是一样的,就是野夫前辈说的“哲学”是一样的,外行人说外行话,不见得是外行。外行人说“内行”话,说明大家也想来玩玩,怕就怕“内行人说内行话”,其实网上是开放的,没什么真正的完全的内行话,一是“难见”高手,二是怕泄露技术,于斯乎搬出一点玄的东西,然后你们都是“三十年前的眼光”“一群外行”,不跟你们玩了,自己拿把剑对着镜子舞两把去了。
To 想起时正是忘记
从输入信号逻辑值变化时输出逻辑值是否变化来看,冒险可分为静态冒险和动态冒险。输出逻辑值不变者为静态冒险,输出逻辑值改变者为动态冒险。从输入信号逻辑值变化的个数来看,只有一个输入信号的逻辑值变化时产生的冒险为逻辑冒险,有多个输入信号的逻辑值变化时产生的冒险为功能冒险。功能冒险因电路的功能所致,是逻辑函数本身固有的,是不能消除的。
在许多情况下,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信号由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直接产生。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格雷码对这些状态编码,在状态转移时虽然始终只有一个状态变量发生改变,然而对于该组合逻辑电路而言,仍然可能产生逻辑冒险。只不过这种逻辑冒险是可以校正的而已。
在理论上,Eichelberger于1965年证明了,对于静态逻辑冒险,如果布尔函数f(X)的积之和实现包括了f(X)的全部质蕴涵,该实现就没有静态逻辑冒险。以后的问题都是工程技术问题。
To 波恩
众所周知,现有数控技术建立在插补算法的基础上,插补算法又建立在实时操作系统的基础上。OSEC所声称的没有先进的控制算法的下一代数控系统只是进化性的非革命性的,也反映了插补迭代控制算法在现有数控技术中的重要地位。按照OSEC的观点,FANUC采用64位超高速处理器实现了NURBS插补,可视为插补迭代控制算法的革命性进展。
现有数控系统,包括上述“下一代数控系统”计划,以及基于运动控制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其控制算法都是插补迭代控制算法,提高插补精度与插补速度成为其首要目标。
插补算法贯穿于数控系统的全部历史,对此,本人杜撰了一个名词“插补时代”。
插补算法是数值计算方法中的一种迭代算法,也就是寻找Xn+1 = f(Xn)的运算规则。由于函数的连续性,Xn 中必然蕴涵
我怎么觉得这题越跑越大?数字总线无非是外围接口,而算法都是底层运动控制的核心技术,完全是两码事。感觉应该另开题讨论多任务,多轴插补,多轴联动等核心技术,而做这方面的一线研发人员保密还来不及。固高,成都乐创等研发人员谁会在此大肆讨论运动控制算法,算法搞出来了还要经验极端丰富的高端硬件人才配合才能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对于数控系统,我是门外汉,也感觉我们和SIEMENS或FANUC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楼主的两个关键词是“数字总线”和“运动控制”。讨论到现在好像没有个实质的结论。
我感觉“数字总线”就是给复杂运动控制指令及反馈信息提供方便快速准确信息的双向通道而已。从运动控制角度没有什么高科技可言。运动控制“数字总线”,无非是传送速度较快的现场总线,和运动控制是两个概念。我也没否认总线也有高科技含量,但和运动控制算法,没有直接关系。欢迎批判。
硬件插补器也许还会有人继续用,甚至继续研究,但是个人以为数控的软件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也许随着FPGA技术的发展,数控功能的某些子功能有可能再度硬件化,但本人目前尚未看到这种势头。
插补是不是单纯的迭代,本人没有发言权,即便是 数控也还不至于要去抢计算科学的饭碗去深究迭代算法的本质,数控只不过是在把它拿来用而已,如果用一下计算机领域的东西就说数控跑偏了,那么跑偏的东西就太多了!
至于实时操作系统,数控也是从用的角度出发,以拿来用,为什么要用?无非是追求时间的确定性,如果一个数控系统连时间的确定性都要放弃,除非计算机科学全面实现异步化并行事件触发,而不再是基于主频的同步运行机制,即便是这样,精确定时和计时也还是少不了。
“野夫”的思想大有颠覆现有数控体系的意味,只是以本人的见识尚无法理解“野夫”预言的“严重后果”会是什么?
关于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上,我认为应该百家争鸣,各种奇想都应该的,就像有很多人在做推翻先对论的研究一样,说不定那天某个东西就质变了呢,但要自己要为之于奋斗。
关于主题,我觉的超级简单的个问题,首先总线的定义搞清楚,我从网上找了下:
3.1 系统具有开放性和互用性
通信协议遵从相同的标准,设备之间可以实现信息交换,用户可按自己的需要,把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组成开放互连的系统。系统间、设备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换,不同生产厂家的性能类似的设备可以互换。
3.2 系统功能自治性
系统将传感测量、补偿计算、工程量处理与控制等功能分散到现场设备中完成,现场设备可以完成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并可以随时诊断设备的运行状况。
3.3 系统具有分散性
现场总线构成的是一种全分散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可靠性。
3.4 系统具有对环境的适应性
现场总线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射频、红外线、电力线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采用两线制实现供电和通信,并可以满足安全防爆的要求。
由于现场总线结构简化,不再需要系统的信号调理、转换隔离等功能单元及其复杂的接线,节省了硬件数量和投资。简单的连线设计,节省了安装费用。设备具有自诊断与简单故障处理能力,减少了维护工作量。设备的互换性、智能化、数字化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具有设计简单,易于重构等优点。
拿FANUC来说:
纳米CNC系统(AI NANO HPCC)。
NC方面,预读单节和高速的单节处理,从而可以减少切削路径误差,求得最佳进给率、平滑速度、最佳扭矩加减速(可以减少震动);伺服控制的位置指令计算比最小输入单位还细(1um的输入单位是用1nm);namo补间和RISC处理器(为了NURBS补间),各轴独立设定平滑钟型加减速的加加速度控制
伺服方面,HRV3的控制,低通滤波和NOTCH滤波功能(减少机床的震);电流回路周期62.5us(高速CPU与高精度电流检出ai系列伺服放大器),加上高精度、高响应的pulse encoder(从而使得速度增益更高),从而能给位置指令的细算华提供支持
从上不难看出,在伺服放大器里还有处理器在做计算处理,那么不用通讯,你有多少根线能够连接?
冒昧的想问一下:如果不采用计算机控制, 野夫先生有什么新的控制方式?
如果在通用处理器平台上采用软件算法实现数控, 你所提到的问题都会遇到, 或者说都是基本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搞不定, 即便你用硬件(诸如FPGA或专用ASIC)实现, 这些问题你也同样搞不定。
采用FPGA或专用ASIC实现难道就不考虑采样周期、滞后周期、插补迭代等问题吗?
硬件算法只是实现了并行计算,原来存在的问题一样存在。并且硬件芯片的设计, 对研发的要求更高, 不是一般的公司能够搞定的, 出现bug的可能性一样很多。如果掩膜量产以后, 升级的机会都没有, 出现问题, 整批报废!作为一个厂商, 产品交给用户以后,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向用户交代?
“中国芯在哪里?何年何月才有64位超高速中国芯?以后呢?128位?256位?
永远花大钱买升级!不另辟蹊路搞创新,至少在本人可以见到的时期内只能如此。 ”
不明白您老想说什么?
当前国际上的芯片不能够满足通用处理器的要求吗? 诸如X86、ARM、DSP等芯片满足不了需求吗?
这一系列的芯片没有对中进行技术上的限制, 你所用到的和siemens等公司所用的是一样的芯片。
中国人是应该在芯片制造领域发展, 需要拥有自己的芯片。但这个跟目前的数控发展有必然的关系吗?即便有了中国人自己的通用芯片, 研发所需要做的工作还是一样,还是需要相应的操作系统、数控软件相支撑, 你所说的问题还是一样存在!
如果是中国自己设计专用芯片, 支撑实现算法的ASIC芯片还是需要一个带有操作系统的通用处理器平台, 该遇到的问题还是遇到。
在我的感觉是, 采用目前通用处理器搞不定的事情, 即便采用自己生产的芯片、或者采用自己设计的硬件专用芯片一样搞不定。
软件做不出来的东西, 难道你还指望硬件实现出来就一定没有问题?
工控产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稳定!走路都走不稳, 想跑就困难了!
数控算法硬件实现是一个趋势, 在欧美大公司已经逐步开始向这个方向发展了。大公司做的产品都是一个系列集成发展的, 都有深厚的技术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