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单头每分钟20个,每个3秒;双头每分钟33.3个,每个1.8秒,负荷均摊,每头每个3.6秒,实际可能还是3秒;
如果XYZ同动,走点位,单程时间1.5秒;如果XY允许完全允许同动,但Z必须适当独立,则单程时间必须有所缩短。按最大移动距离600mm计,移最大动速度很可能需要高达0.8~1米/秒,加速度至少0.5g以上,以这样的速度和加减速要求实现0.01mm的动态定位精度不太容易,加减速能力和加减速策略很关键!
其实600mm行程内做到0.01mm的静态精度已有一些工艺难度。
以上纯属推断,并非经验。
内容的回复:波恩、刘版主、征等,是我特别欣赏和敬佩的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并且十分爱国,有一股激情,中国发展的希望就寄托在一大批具有这种精神的后起之秀身上。
野夫,也是一个知识面十分丰富,十分执着,并敢于创新的、敢于挑战传统的奇才,老夫十分敬仰,我不懂控制,但我也非常支持野夫的探索精神,我希望野夫能将几十年的经验系统总结出来,从中找出一条捷径,如自己有能力,就努力实现,如自己没能力,就让年轻人去实现。
我估计比野夫大几岁,但与野夫有许多相同的经历和想法,所以有一些共同语言,我原来不懂液压,在70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了液压,我就发明了自调式同步阀(已产业化并上了教科书和手册),并获得国家发明奖,从哪以后,我就发现,液压被外国哪些大公司越搞越复杂,高水平的液压系统门槛越来越高,尤其是伺服液压系统,搞成了专家系统,一般的研究生也玩不好,所以,中国的高端液压系统几乎都是引进,中国也花巨资引进过多次外国生产技术,但始终不能与外国公司抗衡,严重制约了中国主机的发展水平。后来,我另辟蹊径,不走国外复杂道路,抓住数字液压研究不放,经过近30年的努力,终于突出重围,以世界最权威的德国力士乐公司为例,他们为德阳东方提供的筒形阀升降多缸同步伺服系统,采用了近百个液压元件,5米的阀台,5吨重量,调试时间很长,国内也有厂家跟着此路走,效果都不很好,价钱还极贵。后来,我们采用全新的数字液压思路,只用了几个元件,设备重量只有几百公斤,根本没有阀台,可效果大大超过世界权威公司的水平。现在东电大量采用我们技术,形成双赢。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有时候另辟蹊迳说不定能找到出路。我在研制数字液压的过程中也一直有个问题,为什么外国公司不走这条路?后来我终于明白了,除了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外,如果外国公司也走这条路,那么液压技术就再也没有神秘感了,他们也不可能设置高门槛了,并且,后来发展的国家还有可能走到他们前面,买卖总不能自断后路吧,所以,有时候为了商业利益,故意把技术门槛提高,搞复杂,也是有可能的。如冶金领域的连铸液压振动,我们开发出了非常简单的技术,为了买个好价钱,并且要设置一定的技术门槛,有时候本来可以简化的控制系统,也要搞的花花碌碌,用户才觉得值。
我认为,野夫们的经验+波恩等后起之秀的水平,是否可以找出中国数控的崛起之路?
内容的回复:
虽然此文开头是讨论通讯的,但后面的论点也扩大到了国人与世界水平的问题,看到大伙这么踊跃发言,感到十分欣慰,虽然本人喜好潜水,也忍不住说两句。本人学艺不精,技术方面也就不说了。
至于野夫老先生的哲学应用到研发上,感觉野夫老先生是否中文革的毒太深了,我记得那年的课本上包括我现在手里还有197几年的电工手册,总是不时的出现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现在虽然野夫老先生不谈那个了,但现在的语气依然离不开那时的背景,现在好像还没有哪家哪怕是世界级的企业将哲学的思想应用在研发上,因为哲学的缘故开发出了高端的系统等等,其他自然科学家例如牛顿,爱因斯坦好像也没怎么谈哲学,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当然我并非否认哲学,但只是觉得好像没用对地方。
至于那年有先进的图纸确而制作不出来,现在应该不是问题了吧,那时可能有管理的问题,导致产品参差不齐,现在国内代工的大厂基本上都代工国际品牌的产品了,现在主要缺的是优秀的设计问题。
至于那个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要那么说,我还说什么机械什么电气也就是是物理数学的事,什么计算机程序不就是0和1么,什么伺服,不就是交流电机加个变频器编码器或直流电机加个直流驱动器编码器的再加上个控制方式,但问题不是这样,说到此处我又想到以前看的一个典故,就是初中生毕业的人用电风扇吹肥皂盒借以讽刺那些工程师专家教授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真的挺悲哀的,如果真讨论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的话,大家也别读书,省的都读傻了,还要技术人员干嘛,如果不是肥皂盒,而是铁盒子,如果速度非常快的话,你的电风扇还好使么,你是如何保证风量刚好把空肥皂盒吹掉,而有肥皂的盒子不动一丝,从而不影响前方的操作呢。
唉,话扯远了,也是有感而发吧。野夫老先生的所谓简单问题复杂化,那啥也别说拿出个好产品说话才是真的,你是怎样简单的开发出的伺服系统,而让它工作的又如此精密,功能上也非常的好用呢。
大家都知道苹果的手机是如此的好用,但背后的研发做了多少呢谁又能清楚呢。谁能再造出比苹果还好用的手机呢。
中国有句老话化繁为简这是真理。但并不是代表复杂的问题就能够简单就处理了的,例如保证加工精度还要考虑温度的等问题,我想没有那些为我们开发简单易用的编程语言,我们恐怕还得用汇编,连寄存器读写什么的都要编写吧,整数浮点运算还要转16进制,甚至现在连窗口都要重新编写吧,难道甚至还要回复过去那种用纸带输入程序的时代吗,嘿那时的手段是挺简单的。
至于后面有位杨老先生,我也不知道你的产品怎么样,但如果通用性不是很好的话,只能在某个行业应用的起来,也不见得会有多大的市场,老外的好东西不光在于先进性,同时通用性也有保证,从而能保证有广大的市场。这样企业才有生命力,在这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还要走,估计你也冤枉力士乐做那么复杂了,估计他们的产品也是不断升级而来的,所以现在看起来那么复杂吧,现在什么西门子,三菱的哪个不是百年企业。老美的高科技企业存在时间短点,但其人才力量是国内无法比拟的,要承认差距,正视现实,学好老外先进的东西,最后再转化自己的东西,先赶上人家再提超越的事情,日本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其产品在某些方面确实也超越了欧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