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最近还看过
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定律:启动力矩=(负载转动惯量+电机转子转动惯量)*角加速度 ;
对于一个固定的负载,转动惯量可以看做是固定的,这样加速时间就取决于电机的力矩和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了。 事实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通常大力矩的电机的尺寸要比小扭矩的尺寸大很多,相应的转动惯量也大很多,就直接影响到了加速度大小。尤其是在负载的转动惯量很大的时候,需要的扭矩很大,相应的电机的转动惯量也很大,在实际计算加速度时就必须考虑电机的转动惯量。
说到底就是物理学中所谓的惯性加速系数:惯性加速系数=所有外部转动惯量/电机的转动惯量;
如果该系数太大,间接的也就反映出所选电机的输出扭矩偏小,尤其是在减速过程中,无法及时准确停车定位。经验值是3~10;在实际选用中,也可以准确的通过转动定律来计算。
系统追求快速性的本质在于运动部件的加减速能力,因而才会有“小马拉大车,还是大马拉小车”的比喻,在这里马的大小指的是力矩能力,车的大小指的是系统惯量,要追求系统的加减速能力,就必须以相对更大的力矩去拖动目标惯量,在业内关于几倍惯量匹配之说,只不过是一种概念性的指导,同样力矩的伺服电机,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转子惯量,同理,相同的转子惯量,也可能对应不同的力矩能力,因此单纯以惯量比来衡量系统的快速性,显然是存在差异的。所以说,对于最终系统而言,需要关心不是转子与负载的惯量比,而是电机力矩能力与系统总惯量(电机惯量与负载惯量之和)的比,即系统加减速能力。
至于电机的惯量大小与力矩大小的关系,其实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在特定的电磁设计水平下,电机的力矩正比于气隙所围成的圆柱体的体积,这个体积越大,力矩越大,在相同的体积下,转子越细长,惯量越小,越短粗惯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