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面知道,引起设备故障的因素分为基本条件不完备、未遵守使用条例、未处置劣化、设计上的弱点、技能缺陷五类。而许多故障往往是由这五类因素混合造成的。因此,要想彻底解决设备故障问题,我们必须经过系统思考,才能找出最终的解决方案。
自主保全就是由设备操作者进行的防止人为劣化的活动,也即对设备使用的基本条件进行维护和管理的活动。
自主保全活动以制造部门为中心,是每个作业者的活动:维持设备的基本条件(清扫,润滑,紧固)→遵守使用条件→依据点检使劣化复原→培养设备强有力的作业者→实现自主管理的目标。
通过反复进行教育、训练和实践,最终作业者能够按照自己参与设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和设备的管理。但是,长时间以来,国内许多企业形成“设备保全是专门保修人员应该做的事”的观念,即“我是生产人员,你是修理人员”的思考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因此,企业要想有效推行TPM的话,首先要强调“作业者的自主保全”,即要在全员范围内形成“自己的设备自己负责”的观念;其次,要让作业人员具备自主保全的能力。
自主保全是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一个个的项目训练和实施,掌握一个步骤的知识并确认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个步骤。这是因为人员的思考方式和企业的“体质”是不能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要真正实现自主保全体制通常需要2˜3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一般来说,企业的自主保全分为五个步骤,稍后我们会作详细的陈述。有些企业对此做了延伸和扩展,推出了七个步骤。无论是按照五个步骤还是七个步骤,我们都不能教条,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有些企业的设备点检制度已经非常全面,只是不够深入或者操作性差一点,在推行自主保全时就要有所侧重。
从设备的运转到产品的产出,作业人员除了要尽力维持设备应有的状态外,还要有不生产出不良品的决心和能力。为了保证“在必要时,生产出所需的良品数量”,现场各部门首先要保证设备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
为了保证设备的健康运转,班组负责操作设备的人员在自主保全活动中以“防止劣化的活动”为中心,进行正确的设备操作及正确的换模换线、调整、基本条件(清扫、润滑、螺丝紧固)等的工作。另外,还要进行“测定劣化的活动”,即依据确认设备使用条件及设备的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工作,早期发现异常的原因。最后是“劣化复原活动”,进行小整备(即简单的零件交换,异常时的应急措施)与异常的处理、联络。
自主保全活动的内容包括:
1.防止劣化
进行有效的清扫、润滑、紧固等工作;
正确的操作(防止人为的错误);
基本条件的整备;
调整(主要是运转的准备,产品更换上的调整,防止出现品质不良);
记录保全数据,包括反馈MP(MaintenancePrevention),保全预防设计,以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2.对劣化进行测定
日常点检;
定期点检。
3.对劣化进行复原
小整备(简单的零件交换,异常时的应急措施);
故障及其他缺陷发生时迅速且正确地联络专业保全人员;
支援专业保全人员的突击性修理。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