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征”关于滤波的问题有感。
大伙如果看到了垃圾,就吐口痰鄙视之,掩鼻而去即可
————————————————————————————————
平均值滤波用得最多,但是俺居然没曾想过把它“模拟化”。
俺最早用一阶滞后的时候,根本没有参照理论和书本,是灵光一闪想到的算法,事后在书本中才找到了理论支持。那玩意儿也叫最普通的“低通滤波”。
几年以后,我把它与“测不准原理”联系起来,从逻辑或语言范畴做了一些理解。测不准原理的动量与位置无法同时准确测量,这是因为,动量包含时间的量纲,所有包含时间这个基础量纲的物理量,在测控时,必然反映出对时间的积分或者微分效应,这个物理量,必然是“历史”的或者“未来”的,不可能是“现在”的。而不包含时间这基础量纲的物理量,比如说位置,你能看到的,一定只是“现在”,你看第二眼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你看很多眼的时候,一定就成了历史,那不是一个位置点,而是一个轨迹。
如果你能理解我上面所说的。你可以把数值测控与它联系起来:测控数据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是不可同时得到的。这与我理解的测不准原理,原因一样。准确性这文字背后,意味着“实时性”,实时性,意味着“现在”,只抓住现在,这个数据,一定不能经过滤波才是真正的“现在”,一旦滤波,就意味着你统计了这数据的“历史”,你看到的,将是一个“轨迹”。
对实时性要求高的运动控制,有时要放弃“历史”,着眼于“现在”和“未来”
————————————————————
对于“征”同学的那问题言,其实很简单,N次滤波,每次采样周期假设为T,平均值滤波,只不过是在时间轴上,对测控数据进行了N*T这么长时间的积分处理。把这离散式,直接改成积分方程,然后除以那个N,就是模拟方程了。
其实理论问题不要太叫劲了,现在还在读博的或者在校的,肯定有优势,但干实际,有时候就不一定管用。古话说得好,胜者为王败者寇,或者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记得10多年前,第一次干自控时,连什么叫模拟量,为什么传感器要用4-20毫安等等都搞不清楚,第一次听人家说PID调节更是一头雾水,只能偷偷去问什么叫PID,是干什么用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下了第一个自控项目,就是连铸结晶器液面控制,当时这个项目国内各大设计院没有一家能干,尽管已经花巨资引进过国外多套,但就是自己干不了,国外也经常失败不好用,但没办法,谁让自己不行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落到了我手里,当时我记得是与5家外国大公司竞争,他们都有很多业绩,并且实力雄厚,我当时刚退休,没有任何实力,但我凭直觉这个项目没那样神秘,我们通过努力,终于拿到了项目,我临时请了一个懂一点自控的兼职工程师,利用星期天帮我装柜子,但真正搞控制他也不懂,没有办法,只好回设计院请教刚毕业的研究生,什么叫PID自动控制,但他们也说不清楚(可能是我水平低听不懂),后来,我自己来推导这个数字化的PID表达方式,终于搞明白了PID的物理含义,我这时才发现,这个PID调节太经典太微妙了,这三个参数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基本上绝大部分项目都能搞定。于是,我让兼职工程师按我的思路编程,再加上我自己发明的专用数字缸,拿到现场一次投产成功,经过优化,两天后其控制精度就超过了宝钢花巨资从国外引进的系统,这不但为公司陶得了第一桶金,从此以后,外国公司就一个一个的退出了中国市场。就这一个领域,就将外国引进技术从几百万降到了今天的20多万,全国上千流连铸,节省的外汇多少亿啊。
两年后,国外最出名的公司来国内交流技术,专门来我们公司考察,并拍了录像和照片。承认中国的技术超过了他们,在这个领域外国公司都退出了中国,只有技术进步,才能现代版的。
印证了胜者为王败者寇的道理。
所以,不要死扣书本上的东西,关键是灵活应用。
至于征同学的问题,各位观众要是细看了,应该心明眼亮。
因为对征同学并不熟悉,如果此同学不是动不动上来就是“水平低”“回去读书去”,俺自然从没对他说类似的废话。他先删了自己的回复,然后再回来,我一样心平气和接受。即使他再次说了几句与讨论无关的话,俺也不是没有包容,因为攻击性语言,无助于大家增长见识。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本是同行朋友,何必相互贬低?做成冤家呢?
可是大家看看,征同学“水平低”“回去读书去”类似的话,可曾中止?征同学的心态,可曾放在细心讨论技术问题上?俺本不想象批通讯网一样讽刺你,因为你读了硕士,自尊心恐怕比我们这些混江湖的要强,凭你删了以前的回复都可知一二。
你如果懂得尊重、懂得技术讨论,那么,少说一些与技术问题无关的话。如果你懂得讨论,懂得技术交流,请把技术概念明确。你知道Ti,并不代表我们不知道Ti,你不用Ki,不代表许多人不用Ki,连西门子的单回路控制器,都可以直接调Ki而不是调Ti。不考虑比例项,Ki刚好是Ti倒数,二者的增减趋势刚好是反的——这一点上,我问明白你,是我水平低需要读书,还是你需要多看资料,多了解实际工程?自动控制工程可不只是一个“基于模型的PI调节器”也不只是你的“运动控制”。
一阶滞后的时间常数也是如此,一个公式的变化有许多,各个应用者会用各种方式去计算或编程,也会产生各个人对参数的“重新定义”,如同你把1/RC当时间常数一样。你连公式都不列出,代号都不说明,还一个劲儿的让俺读书去。就你这样的技术思路,能搞清楚多少东西?说实在的,基于传统模型的PID调节器的设计与调节,比仿真技术强不多少。
本来不想对你说这些废话,看到你“为了负责任,我进一步解释了一下。看不懂或者不理解就不管我的事了!如果带宽、截止频率、波特图、香浓采样定理等都不明白,就别分析滤波器,别来讨论PI控制器参数整定! ”,呵呵,俺笑了。你提的问题,我基于我对PID各参量的理解,说明一阶滞后滤波与平均滤波对参数调节的影响,你老人家连一阶滞后的时间常数都说不清,就直接调起P和I了。
说实在的,俺理解这些东西恐怕要比你小硕“物理”得多、“真实”得多,绝不象你所理解得那么深奥、虚幻,不就是个滞后嘛。滞后越大,越需要PID调节器的快速响应,P自然要往高里走。
一个人水平越高,表达的道理就越平实、容易理解。江湖术士一般都玩儿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