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机床雕刻出来的零件在最顶或最底端总会有一道痕?制造商说无法避免的? 点击:8302 | 回复:145



jk8113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9帖 | 5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66
  • 注册:2008年12月28日
发表于:2011-03-19 17:01:40
楼主
为什么数控机床雕刻出来的零件在最顶或最底端总会有一道痕???我加工的是半球或盘状工件,用小线段拟合轨迹加工,走刀的路径是半圆,是不是因为Z轴伺服反向时有过冲的原因,但我怎样调节参数还是没办法消除,其实XY两个方向都有,只是Z方向特别明显,机床的制造商说这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生产的每台机器都是这样的。请教各位有没有解决办法啊?急!!



jk8113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9帖 | 5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66
  • 注册:2008年12月28日
发表于:2011-03-26 19:09:41
41楼
PMAC是好东西,而且PMAC卡的电路图是公开的,在手册中可以找到,但像你所说的完全抛弃其中的软件确实有点玄吧,不过PMAC卡做得很开放,它开放了部分底层让用户修改,用户是可以自己编写伺服算法下载到PMAC卡里的,也可以实现其他一些功能,这在PMAC手册中也有说明,说不定南京四开是这样做吧。

jxh

  • 精华:0帖
  • 求助:2帖
  • 帖子:7帖 | 25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66
  • 注册:2003年10月23日
发表于:2011-03-26 23:21:46
42楼

从当前国内系统的现状看到,在做设计的都是在连新流行器件的成套DSP开发套件都买不起一些穷人

所以只能从不用花钱的软件上去动心思,等到有了一些钱了,自己又没了进取心,这个现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改变!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11-03-27 09:43:38
43楼

楼上过于悲观了!

进取心取决于市场拉动力,只要存在市场压力,就会有动力,除非可以安享垄断利益的暴利集团,而数控市场是个没有油水的小行业,暴利集团看不上眼,所以反而成就了高度开放的竞争市场。

经济型的火热是基础使然的无奈现状,国产无奈,进口品牌更无奈!

普及型的拼杀国产品牌随已开始介入,但还无法令进口品牌无奈。

中档竞争仍旧是少数进口品牌的天下,国产品牌尚无话语权。

高档本来就没啥量,国内品牌短期之内也还够不着进口品牌的技术底线,只能任其垄断了。

FUNNY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3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80
  • 注册:2004年12月04日
发表于:2011-03-28 21:06:39
44楼

四开调试机床全部是用的PMAC自带的软件,他们只是用了一套CAM软件,直接将CAD文件转为G代码。没多少技术含量,只能算是应用水平高一点罢了。

jxh

  • 精华:0帖
  • 求助:2帖
  • 帖子:7帖 | 25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66
  • 注册:2003年10月23日
发表于:2011-03-28 21:37:51
45楼

外国的一个运动控制器的性能,

现在国内做的所谓高级系统的性能难以观望其项背!!!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11-03-29 10:19:47
46楼

确实如此!PMAC的高端性能绝不亚于主流的高端数控系统,但Delta Tau却无非在商业比肩顶级数控系统厂商。

jk8113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9帖 | 5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66
  • 注册:2008年12月28日
发表于:2011-03-29 11:00:44
47楼

既然说PMAC的性能那么高,不知道拿来做数控系统的话,加工效果如何呢?有谁见过?当然,决定加工效果的不只是控制卡这一方面。

jxh

  • 精华:0帖
  • 求助:2帖
  • 帖子:7帖 | 25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66
  • 注册:2003年10月23日
发表于:2011-04-01 10:14:17
48楼

从下面这个图中你能悟出点什么?

测试条件 :

刀具磨削机床
直线光栅尺测量
直线光栅尺 TTL 0.1um
半径 40mm
轨迹速度 2000 mm/mn

陈华工控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帖 | 19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83
  • 注册:2007年5月19日
发表于:2011-04-01 17:36:28
49楼

 我处理过这个故障,其实没什么,机床是好的,软件也是好的。主要是编程软件一定要和硬件的计算机完全配套,不能是兼容软件,假版软件,否则积累的计算误差,将表现在这个现象。优化编程只能减弱这个现象,不能根除。哈哈!

jk8113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9帖 | 5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66
  • 注册:2008年12月28日
发表于:2011-04-01 19:36:15
50楼

类似的图我见过,换向时总有尖角,而且怎样调节也不能消除。LS的意思本人不太明白~

jxh

  • 精华:0帖
  • 求助:2帖
  • 帖子:7帖 | 25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66
  • 注册:2003年10月23日
发表于:2011-04-02 07:36:21
51楼

看明白了那个图形,你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jk8113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9帖 | 5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66
  • 注册:2008年12月28日
发表于:2011-04-02 18:51:16
52楼

我只看到两轴的过冲是1um左右,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把过冲调到最小后,换向痕会不明显啊?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11-04-02 21:08:18
53楼

实际半径小于目标半径,误差1um,当属受圆周速度影响;

四角回归目标圆,CCW和CW方向进入或退出四角的模式有所不同,“jxh”能否讲解一下为什么?

另外,途中轨迹是CCW运行的?还是CW?

jxh

  • 精华:0帖
  • 求助:2帖
  • 帖子:7帖 | 25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66
  • 注册:2003年10月23日
发表于:2011-04-03 07:57:21
54楼

实际半径小于目标半径: 机械加工刚性影响工件尺寸是正确的

Ball Bar测试(球杆仪测试) 方式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11-04-03 09:52:14
55楼

用球杆仪测量正交轴插补圆弧误差个人没有经验,烦请“jxh”说明前面的球杆测试图中的轨迹是CCW方向走出来的?还是CW方向走的?

另,您对“实际半径小于目标半径”的解答“ 机械加工刚性影响工件尺寸是正确的”与本人的理解的“受圆周速度影响”之间有何异同?

jxh

  • 精华:0帖
  • 求助:2帖
  • 帖子:7帖 | 25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66
  • 注册:2003年10月23日
发表于:2011-04-03 11:27:45
56楼

消隙运作的曲线是比较直的,图示明显,工件不动,刀具顺时针方向加工

园周的速度控制算法比较复杂!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11-04-03 12:33:16
57楼

真是顺时针走的!

四个角上体现反向间隙补偿的线段为什么往外偏?

jxh

  • 精华:0帖
  • 求助:2帖
  • 帖子:7帖 | 25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66
  • 注册:2003年10月23日
发表于:2011-04-03 13:57:06
58楼

反向间隙补偿的线段为什么往外偏?

为了防止过切的动作,不这样工件上就会出现上面所说的道痕

当时明月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3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33
  • 注册:2006年6月21日
发表于:2011-04-03 16:04:29
59楼
对于半闭环系统,轮廓加工的轮廓误差是控制系统性能和机械传动系统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轮廓加工而言,其位置闭环调节基本要整定为无超调的响应特性,想必这也是多数机床数控系统在位置环仅采用比例调节的原因吧?幅值响应特性必然在0dB线下变化,再加上一些插补后加减速设置等因素,因而导致控制系统的滞后跟随误差的存在,从而使实际半径小于目标半径~~~~但从另一方面,就机械传递特性而言,其幅值响应特性,由于固有频率的存在会有谐振峰值,在特定条件下,反而会起到扩张半径的作用,可能会对位置调节引起的偏差起到部分补偿作用~~~~由两者所形成的轮廓误差,在数值上均与轨迹的圆周速度和半径有关(角频率)~~~~~~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11-04-03 20:14:55
60楼

to "jxh":难道“反向间隙补偿”是先向外补到足以留出实际存在的反向间隙后,再交由插补轨迹自动回返? 原先对反向间隙补偿的理解刚刚跟这个拧了!汗!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