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河洛
波恩
对于这种结构的“全闭环”本人也是一直很困惑。
前两天看到三菱J2的全闭环模块说明书(日文的,连英文都不提供),其实只是一个外部编码器的接入模块,最终的全闭环还是在J2伺服驱动器内部完成。看它的结构示意图,感觉其所谓的全闭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而只是一种偏差补偿机制,是将电机尾端的编码器反馈与外部编码器反馈做差后,经过一定的滤波处理,直接补到电机编码器反馈上,再与位置给定脉冲做差送入位置环调节器。
波恩大侠,那它这种控制会不会是仅仅用PLC高速输出控制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的速度,靠改变输出脉冲频率。通过光栅实时检测主滑块的位置来确定什么时候该加速(增大脉冲频率),什么时候该减速(减小脉冲频率),什么时候工件加工完成,停止输出脉冲。这样只用了一个外环的位置环,内环的位置环用做了控制速度。这样可能吗?
不知安川伺服的脉冲口是否支持速度运行。如果不支持,本人也在困惑之中啊!
碧海
电机的编码器只是用来做速度环吧,位置环的靠CPU和光栅来控制。
要看安川伺服的模式配置
右手
daizhi
笨鳥慢飛
中原龙
九疑山
其实这个很简单,主要是靠光栅来计算位置,编码器只不过是伺服驱动器的一个计数单元而已。
lieren
robotics30
段晓伟
运动控制器。
光栅吃当然是准确表示负载最终位置了。谁愿意拿大炮打蚊子?
PLC通过高速计数得到负载准确位置,然后再发脉冲输出不断纠正。最终达到理想的位置。
cwl2011
说的有些道理 补充一下 这种控制方式就是你发送脉冲要求走到1000mm的位置 电机本身编码器就会按照你的要求去走到那个1000mm的位置 但实际会有偏差 不是正好的1000的位置 这时候到位以后会和磁栅尺的实际位置进行比较 ,如果磁栅尺实际反馈的是999mm 那就继续让伺服走1mm 然后继续比较 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如果没有继续比较 直到最后走到误差允许范围 现在伺服驱动器很多都有全闭环模块 可以安装第二编码器 你只需要选择位置控制为帝尔编码器 就可以了 这种控制起来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