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产生歧义,我先给楼主在第156楼提出的问题加以明确的条件:假设这些用户是在一个标准的220V / 380V 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网络中的用户。
我的观点是:电源电压(这里是指三相电源的“线电压”)在电源及输电线路容量相对于负载网络来说是“足够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忽略电源内阻抗及线路阻抗所造成的“压降”损失。在这样的前提下,负载网络对电源的连接端钮之间的电压由电源自身的参数来决定,而不是由负载网络中各相负载阻抗的参数来决定的!所以,电源的端电压Uab原来是380V,在中线断开后,(A、B两端线与负载网络A相和B相间的连接不断开)负载网络A B 两端子间的“线电压”仍然还是380V !!它不可能因A B 两相负载的阻抗参数不相等而发生改变!!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对条件的理解不同,结论也就不一样!(转贴:东方兄真神人也)岂敢岂敢!您是在搞笑了,咱要谦虚一点才是呀!当心W网友不高兴!说曹操曹操就到,您看,这不W老兄图文并茂的来了。
w先生咋会怕东方多心呢?这个数据就是东方提供的呀! 不知W先生有何高见?但您咋说“毫无根据的随便弄出一个数据”?随便是弄不出来的呀!东方是计算出来的!不要忘了东方身边没有什么钱,只有铅笔一支随身带,就是计算啦。
那为什么和W网友的结果不一样?主要对题意可以有各种理解方式:
1、最简单的理解方式,三相线电压不变,由于公共地线断开,造成各相电压不平衡,问线电压多高?答案很简单:因为题目已经指明线电压不变,所以线电压不变,还是380V。虽然很简单,但不知大家是不是感到心满意足?会不会想:怎么是这样的题目?
2、如果就事论事看题目:“在各相电压不平衡上谈线电压本人的能力就不能解答,等各位大虾来解答。假设A相电压200V,B相电压240V。这两相的线电压是多少?”可以这样理解:现实中经常有各相电压不一致的情况,而电网的电压到了用户处也不能保证线电压不变,这就是一般的三相电不平衡,这时问A相电压200V,B相电压240V,这两相的线电压是多少就有意义了。根据许三多的教导“人要做有意义事情,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义。” 东方算的就是这种有意义的事。如果大家觉得不考虑这种情况,那就不考虑吧!
3、还有一种理解,像楼主讲的那样,只用了两相电,而中性线又断了,但用户也不知道,实际的线电压也往往不能保证380V,这时,测得A相240V,B相200V,问线电压是多少?这是名副其实的“简单的难题”,又有多种解释。W老兄要不要带动网友画个图把它解决?
W网友认为,不要以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就算高手。那我再精确一点。按169楼理解2、计算:
2、如果就事论事看题目:“在各相电压不平衡上谈线电压本人的能力就不能解答,等各位大虾来解答。假设A相电压200V,B相电压240V。这两相的线电压是多少?”可以这样理解:现实中经常有各相电压不一致的情况,而电网的电压到了用户处也不能保证线电压不变,这就是一般的三相电不平衡,这时问A相电压200V,B相电压240V,这两相的线电压是多少就有意义了。
已知:相电压Ua=200V
相电压 Ub=240V
问 :线电压Uab=?
答 :一级近似值Uab=380V
比较精确值Uab=381.5756806...V (W网友认为是信口开河值,那是抬举东方吧?你们这儿是这样表扬人?)
更加精确值Uab=381.57568056677825966....V (W网友认为是信口雌黄值,那是更加抬举东方吧?)
为什么信口雌黄值比信口开河值要精确呢?........啊?那都是W网友搞出来的,不代表东方观点。他认为这就是带动网友们在学术问题上的仔细认真的态度。
我们学习电工理论都会采用“电路图”,我们把它当作“实际电路”的模型。“建模”是我们用从实际电路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质属性”抽象出来的概念来构建模型。有了这样的“模型”我们讨论问题时就有了统一的依据。
电路中“电源”是电能的提供者,而“负载”则是电能的接受者。负载上的“端电压”是由电源向其提供的,这个“端电压”由电源的电动势、电源内阻、及输电线路的阻抗和输送电流的大小共同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因电源内阻及输电线路阻抗与负载阻抗相对来说微不足道,所以,在电路图中我们就把电源内阻及输电线路的阻抗忽略,在电路图中只标出电源的电动势(或电源的端电压),输电线路的表示也只用“线段”来连接电源和负载。当实际电路问题需要我们考虑电源内阻及输电线路的阻抗时,我们就在电路图中用“阻抗”的符号画到电源和线路中去表示。
当可以忽略电源内阻及线路阻抗时,负载阻抗上的“线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压”;当需要考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压降损失”时,负载阻抗上的“线端电压”就等于:“ 电源电动势 -(电源内阻+线路阻抗)× 线路中的电流 ”。从这个计算方法可以看出:当电流不为“零”时,负载阻抗上的“线端电压”必然低于电源电动势!(只考虑电源电压时)也可以这样说:当电流不为“零”时,负载阻抗上的“线端电压”必然低于电源电压!!
“东方”网友所谓的“计算结果”却是负载阻抗上的“线端电压”高于(380V的)“电源电压”!尽管“东方”油嘴滑舌、撒谎不脸红,信口雌黄地说他还“计算”有“更加精确值Uab=381.57568056677825966....V ”!!但是,您这种“飞天玄哗”的忽悠伎俩只能骗骗那些不细心的小青年,您遇到我们这些有近四十年工龄老电工就完全行不通啦!!
负载阻抗上的“线端电压”由外施电压来决定,而不是由负载总阻抗之中的各局部阻抗上的“分电压”来决定!
当然,由两个阻抗串联构成的负载总阻抗其“总电压”与两个“分电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根据这一关系利用两个“分电压”的参数计算出“总电压”。 但是,这是有条件限制的!不是您胡乱捣腾得出来的!
“阻抗”这个概念不但有“大小”的区别,而且还有“性质”的区别。阻抗的性质分3种:⑴、“阻性” ⑵、“容性” ⑶、“感性”。如果负载两个串联阻抗都是“阻性”的,那“由‘分电压’来计算‘总电压’的大小”就好办了!为什么说好办呢,因为这时负载阻抗中的电流与阻抗上的电压是没有“相位差”的,可以直接将两个“分电压”加起来就得到了“总电压”但是,请千万注意:这个“总电压”一定是和负载总阻抗上的“端电压”是相等的!如若不然,那一定是计算时所依据的“分电压”的数值出了问题!这个道理很简单:负载阻抗上的“总电压”是由外电压源施加的,根本不是由“分电压”提供给总阻抗的!所以当然是以外施电压为“准”了!!
如果两个串联的分阻抗的性质不是“纯阻性”的,则这时两个串联阻抗上的“分电压”与总阻抗上的“总电压”就构成一个“电压三角形”。我们应该明确:这个“电压三角形”中代表“总电压”的那条“边”的幅值一定是和负载上的“线端电压(即:外施电压)”相等的!因为这个“总电压”原本就是由“外施电压源”施加在负载上的!其余的两个“分电压”则是从这个“总电压”上分裂出来的。它们只能由“总电压”和两个串联的“分阻抗”共同来决定。决不可能“不受限制”的由胡乱意造的两个“分电压”的数值都能计算出“总电压”来!
由两个“分电压”为依据来计算“总电压”就象是由已知某三角形的两条边来求该三角形的第三边一样,我们除了已知两条边的长度之外,还要知道这两条边的夹角,缺一不可!
“东方”自称是“奇人”,当然就要搞出一点非凡的绝技出来:只用楼主假设的条件---“A相电压200V,B相电压240V。”在不明确这两相电压的夹角的情况下,就能计算出线电压Uab要比“外施电压源”高出1.57568056677825966....V !!真是“奇人”呀!不仅是东方的“奇人”而且还是全球的“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