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Alwoz,对你的说法实在不敢苟同。也许在以前,国外可能研究过内反馈斩波调速,到后来也没有推广。但是:这绝对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个人认为是国外调速市场环境的问题。1.内反馈斩波调速,只能用在绕线式电机上,而绕线式电机跟鼠笼式电机在结构性能和价格上都没有优势。所以,绕线式电机应用很窄,故内反馈斩波调速市场很窄。2.国外,变频器的研究较早,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可针对任何电机使用。市场更广。所以他们的重心,不是研究一个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电机的内反馈技术。而是研究如何把变频器的成本降下来!而我们国内呢,高压变频技术,实在不敢恭维!且良莠参差不齐。这也给国外品牌的变频器价格居高不下提供了土壤!
内反馈调速起源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6 年翻译出 版的《交流调速系统》,书中引用了 WILLIAM SHEPHERD 等 1969 年发表的〈感应电动 机使用可控硅逆变器时转差功率的回收〉,详细介绍了内反馈调速系统,日本二十世纪七 十年代就将该技术转化成工业产品,虽然它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对高压电机提供了一个 节能的调节方法,但随着电力电子行业的发展和这种调速方式的众多的缺点,该调节方法已逐步淘汰。
内反馈调速(转子附加电势控制调速)与定子变频调压调速机理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控制对象不同。内反馈调速实际是调节转子的频率达到调节转差的目的,实现电机调速,而变频调速是调节电机定子的频率达到调节电机转速的目的。
斩波内反馈调速系统是在原内反馈调速系统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功率因素和可靠性将逆变角不变,使逆变器功率因数恒为 0.9,采用斩波方式进行调压,但这种方式虽然有效的解决了原内反馈调速的功率因素过低的问题,但由于电机的内反馈绕组上的电流处于震荡状态,造成定子磁场处于震荡状态,这样的工作状态使电机转距在最高和最低两种状态下运行,不难理解,这样的工作状态必然造成电机运行在高频的震荡状态,虽然不能观察到 明显的机械震荡,但这样的高频震荡运行势必对电机造成不良的影响。
总之内反馈调速在电机低速运行时效率低、运行功率因素低、负载性能差、电源电流畸变大、容易造成颠覆、不能实现软启动等众多缺点,它在高压变频技术逐渐成熟的今天必将推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