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因:如泣如诉,感人肺腑,让梦想照进现实,为工控奉献青春
梦想 重新启程
2014年8月21日 11:29
写在前面:工控,有着独特魅力和魔力,是一个有梦就要去实现的平台,她让所有加入的人们不遗余力、心甘情愿的发挥自己全部的能量,谱写青春;让离开的人们满怀留恋与敬畏;让未加入的充满了憧憬与无尽的遐想。
跌跌撞撞六七年,一直以为做工控是一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儿,克服了建筑工地50米恐高症,经历了高压电触电、测量表爆炸、钢厂钢包大爆炸,又到高炉CO泄露中毒,罗布泊车祸生还,自己勉强称得上是幸存者。从百万级小项目“包工头”,到几个亿的总包项目,一直停留在传统项目运营的定势思维漩涡,自认为日子就该这么过下去,背井离乡,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就像无数工控业的前辈一样,做最可靠的事,做最平凡的人。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给我们开大大的玩笑,三年多前,在某钢厂出差无聊的日子,顺手写了一份简历,顺手投入了工控的HR邮箱,就这样开启了我人生中这段不平凡之旅(正在进行的且极不愿意结束也希望不会结束的)。
为何说顺手投递简历?下面这段描述:“深厚的自动化背景,广博的技术基础,良好的组织活动策划能力,对自动化行业网站有见性自明的认知,调理与管理能力….”这些要求委实让我无法自信,不得不鼓起勇气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而这一系列的新鲜词汇,又字字如金,如有魔力般吸引着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这是一个怎样的去所?彼时彼刻,确已着迷。
三年前,对工控了解甚微的我,初次见到孙总和潘总的影像,历历在目彷如昨日。两次谈话,一篇文字,一盒中华烟,我毅然加入,一个约定,一份信任,一干就是三年。回首望去,些许惭愧,三年中,领导们的“姑息”,同事的“纵容”,所谓梦想的“怂恿”,让我如此“执迷不悟”,竟渴望一直继续走下去,去实现一个个旧的、新的梦想。 初入工控,最初接触的是工控论坛,一位位可爱的版主,是工控力量的延伸,是“潜伏”在全国各地的“眼线”,很快,我便成了与他们一般的“狂热分子”。
起初,还记得前任饶志荣大神说过:“你不如我,我每天加班到8-9点”,我笑而不语,而一年后再见,他已被我长期“加班”所折服。我告诉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叫坚持,叫享受。 相对于公司战略的资源发展部,用户服务部是我更喜欢的一种叫法,用户的一次次点击、登录、访问、下载、发言、回复,承托起工控庞大的平台与数据资源,没有我们每一位用户的兴趣与访问,就没有我们的今日与未来。因此我对用户,对用户服务部,有着较深的感情和理解。
2012年的动荡,让我倍感压力,咬牙坚持,而王伟萍等几位同事的到来,又让我感到庆幸,他们的坚忍不拔,默默努力,勤劳智慧,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心里,一次次成功的项目,一场场合格的会议,一个个雨润般的用户访谈,都让我倍感踏实。王伟萍、柴俊盼、刘涛团队,刷新了年度研讨会场次记录,打破了用户服务部门不加班记录,创造了史上抱怨最少的用户服务部记录和客户表扬次数频度最高记录……借用一句春晚小品台词:我骄傲! 工控智库,是公司“8341”计划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控网网站、各平台的基础,是使工控网累积多年的资源焕发新的生命的源泉。技术编辑部李晨辉、刘佳、丁亢,我们一起担负起了这个职责。参数库一次次精心的设计,参数值一张张枯燥的表格,内容库日复一日重复的关联,相比用户服务部,我们更低调,相比论坛版主,我们更具象,相比程序检索,我们更精确。目前,智库平台雏形已现,如何在未来的工作中,用机制优化,用内容填充,精心维护、丰富、传播、营销,便是我们的重心。
记得有一段时间,压力颇大,承受破难,小费姐把我叫到办公室,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坚持的故事,让我茅塞顿开,斗志重燃。 从同屋的于娟,王熙磊,汪伟,王贵超,夏坤等同事,到技术部、销售部、HR、IAAT、EBN、研究部、行政、人事、财务,再到上海分公司、深圳办…..每一位好同事、好朋友,改变着我,促进着我。 从设立产品经理制,到移动互联计划,从桌面端、手机端,到各平台改版、智库建设,一次次产品设计、开发,一次次改版,一个个项目,工控的血液流淌入我的血液,工控的气息感染着我,我成为了像同事们一样的工控人。
现在,要问我,工控是怎样一个团队,怎样一个去处,我会告诉你: 工控,有着独特魅力和魔力,是一个有梦就要去实现的平台,她让所有加入的人们不遗余力、心甘情愿的发挥自己全部的量,谱写青春;让离开的人们满怀留恋与敬畏;让未加入的充满了憧憬与无尽的遐想。 在这里,你的个性不会被束缚,睿智的领导会任你发挥你的才能与优势。
在这里,你的热情不会被泯灭,精英版的同事会协助你、催促你、带动你
。
在这里,你的激情不会退却,朝气与老练可以碰撞、进步与“守旧”理应博弈。
在这里,如果你有梦想,就去实现。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