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伺服的结构原理可以简单概述为:
PLC+变频器+编码器+交流电机
2、编码器检测反馈电机角位移、转速:
1)角位移以“360°÷脉冲/周数”为单位;
2)角速度以“脉冲数/秒×(360°÷脉冲/周)”为单位;
3、变频器即驱动器,接受PLC的执行指令,把工频交流电变成适合电机伺服要求的交流电源:
1)根据电机转速的需要输出交流电的频率f;
2)根据电机转速、转矩的需要输出交流电的电压;
4、PLC,输入操作指令,输出执行指令:
1)PLC的计数器输出执行指令,包括启动、停车、加速、减速、制动,它是伺服控制位置环的核心;
2)PLC的计数器一般为减法计数器,位移指令脉冲数就是这个计数器的设定数;
3)PLC的计数器输入的减脉冲计数,就是编码器检测的反馈角位移脉冲数;
4)举例说,位移指令脉冲1000,编码器检测反馈角位移脉冲由0-1000时,计数器输出由1000-0:
A、计数器输出=1000,为启动、加速;
B、900<计数器输出<100,恒速;
C、计数器输出≤100,为减速;
D、计数器输出=0,为停车;
5、PLC的计数器,构成伺服的位置环;
6、伺服驱动器即变频器,是速度环、电流环(力矩环)及相关参数的核心,速度环、电流环以频率调节器为调解器,速度环的反馈信号取之编码器;
4、这样,伺服运动期间,编码器不断发出反馈脉冲,PLC的计数器不断对来至编码器的反馈脉冲进行计数,编码器的反馈脉冲频率=PLC减计数器计数脉冲频率相等,PLC减计数器计数脉冲频率是个额定频率,是个上限频率!
5、这才是它的真正的物理意义。
总结一下:
1、运动前用户输入的位移指令脉冲数,它乘以脉冲当量就是距離(脈衝數 X 脈衝當量),就是PLC的计数器的基数;
2、PLC计数器的计数脉冲额定(最高)频率,例如笨鳥慢飛说的“选200KHZPLC”中的200KHZ,如果在额定情况下计数,200KHZ=周指令脉冲数×电机速度(单位转/秒);
3、编码器解析度,或者叫编码器周反馈脉冲数;
4、编码器反馈脉冲频率=编码器解析度×电机速度
5、电子齿轮比=编码器反馈脉冲频率/计数器计数脉冲额定频率
=编码器解析度×电机速度/周指令脉冲数×电机速度
=编码器周反馈脉冲数/周指令脉冲数
6、笨鳥慢飛 不承认有减计数这个过程;
7、如果没有减计数的过程,就没有加速、匀速、减速命令信号产生的依据;
8、就只剩下启动、停车命令,变成 “位移开关+PLC”控制模式了;
9、因为减计数的输出数的大小,是产生加速、匀速、减速命令的依据!
竟然刘老师要叫我声师傅,我也不好意思了,其实术业有专攻,我也叫他老师,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是应用层工程师,专业于小型PLC,略懂圆弧插补,直线插补轨迹运动,我是伺服的应用层,对于刘老师“PLC在伺服运动控制中扮演什么角色”,觉得一沓糊涂的有以下这些内容:
1、伺服的结构原理可以简单概述为:
PLC+变频器+编码器+交流电机
3、变频器即驱动器,接受PLC的执行指令,把工频交流电变成适合电机伺服要求的交流电源:
4、PLC,输入操作指令,输出执行指令: 1)PLC的计数器输出执行指令,包括启动、停车、加速、减速、制动,它是伺服控制位置环的核心; 2)PLC的计数器一般为减法计数器,位移指令脉冲数就是这个计数器的设定数; 3)PLC的计数器输入的减脉冲计数,就是编码器检测的反馈角位移脉冲数; 4)举例说,位移指令脉冲1000,编码器检测反馈角位移脉冲由0-1000时,计数器输出由1000-0: A、计数器输出=1000,为启动、加速; B、900<计数器输出<100,恒速; C、计数器输出≤100,为减速; D、计数器输出=0,为停车; 5、PLC的计数器,构成伺服的位置环 整个文章,我认为会影响很多应用层新手,这篇文章应该拿删了。尤其这句“伺服驱动器即变频器”
引用 工控小周 的回复内容:虽然我是伺服的应用层,不算很深入,但是我看的出来,刘志斌也不懂!说的东西,逻辑上很多问题,让人看不下去!我想如果刘志斌做过伺服控制的项目的,也许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如果刘志斌要站在开发底层的角度,那我想刘志斌在逻辑上会有更优秀的表达
-----------------------------------------------
老劉 專業是要靠實做 不是靠推理 只要是專業人士 很容易看出你寫的邏輯性是否合理 而你寫的經常與我們實做的經驗法則相違背
你說高解析度伺服的目的 我講了一百次 講這麼多 我觀點始終一致 但你經常在變 你經常假借我名義 正是你心虛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