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层是一端接地还是两端接地? 点击:10476 | 回复:60



boblee321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0
  • 注册:1900年1月01日
发表于:2008-11-29 23:47:53
楼主

有屏蔽网的电缆(包括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其屏蔽层是一端接地还是两端接地?一端接地的理由是防止两端电势不同而产生电流。但很多数字信号线(如网线和编码器信号线)都是两端接地,难道不怕电势差引起电流?




boblee321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0
  • 注册:1900年1月01日
发表于:2008-12-01 11:34:01
21楼

大家讨论的很积极呀。

现在具体到有单一屏蔽层的PROFIBUS网线。它可能走几百米。这几百米内有十几个节点。按规定接法,各点处屏蔽层都是接地的。但不可能保证各点电势一样。所以它能防止静电,但防不了各点电势差引起的干扰。是这样吗?网线屏蔽层多点接地只是为了静电屏蔽吗?

likevc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4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83
  • 注册:2006年1月29日
发表于:2009-07-25 12:21:06
22楼

这个在教科书书上有啊!《信号系统》自动化的研究生有该课程。

单端接地,可以屏蔽干扰。两端接地等于不接,把两端地电位连起来了,屏蔽层成为导体,干扰通过信号线和屏蔽层(地)形成通路。

竹山桥下车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41帖 | 112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233
  • 注册:2004年11月26日
发表于:2009-07-25 18:21:42
23楼
教科书上说的往往和实际对不上,我碰过一款伺服产品,先是双端接地,报警,单端接地,报警,不接地,还是报警,急的要死,最后是因为编码器里耦合电容的问题。

火热的风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7帖 | 18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03
  • 注册:2002年12月05日
发表于:2009-08-13 21:18:07
24楼

普尔斯曼变频培训
http://www.pulse-man.com

 

白杨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3
  • 注册:2004年10月08日
发表于:2009-09-24 10:42:31
25楼
三人行必有我师,办法总会有的,耐心加细心就OK 的啦

蓝色枫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
  • 注册:2009年3月13日
发表于:2009-09-25 09:50:21
26楼
呵呵,有学习了一把,。。

whweb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5帖 | 11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02
  • 注册:2004年5月17日
发表于:2009-09-25 10:05:35
27楼
电磁干扰的确很烦人,在高频设备多的环境下简单接地也未必能解决问题。不能全部指望靠屏蔽去消除干扰,还得结合其它方法才行,比如改信号传输为直流电压传输。

@Q

  • 精华:7帖
  • 求助:0帖
  • 帖子:42帖 | 219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14
  • 注册:2003年2月20日
发表于:2009-09-25 16:12:44
28楼

单端接地(接收端接地或信号发送端接地),双端接地,不接地悬浮,双屏蔽一边接一层屏蔽,或双屏蔽内层单边接地,外层两边接地,什么都有可能,不是没有理论可讲,而是现场其他设备不都是按理论的,只有实践去了解,在某种情况下,其中一种接地方法要好一些罢了。

在我做的水利项目中,很多是编码器自带的屏蔽线就地接地,而信号连接线屏蔽在接收端接地,屏蔽在中间是断开的。而在伺服系统,理论上是双屏蔽,内层接收端接地,外层两边接地较好一些(两层屏蔽线相当于一个电容,较高频率的杂波被吸收并在两层屏蔽层之间就导走了,如果两边有电势差,在内层屏蔽作用下也被吸收),这也就只是理论。

@Q

  • 精华:7帖
  • 求助:0帖
  • 帖子:42帖 | 219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14
  • 注册:2003年2月20日
发表于:2009-09-25 16:21:40
29楼
刘斑竹说的悬浮,其实也有一点理论道理的--屏蔽并不作为导体,而是作为吸收体,在细密的屏蔽线中间自己作用吸收,而避免一端或两端较强杂波的导入。要去了解现场的干扰主要是从哪里来?信号端还是接收端或两边都有?还是空间电磁场?问题是在现场无法判断,或者随时不一样的,所以,只有现场实践了。

羊皮狼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8帖 | 35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299
  • 注册:2004年11月28日
发表于:2009-09-26 14:49:56
30楼

我同意19楼的看法且他说的也很全面,看来19楼是工控方面造诣不浅。

debate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5帖 | 5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09
  • 注册:2004年10月06日
发表于:2011-02-23 14:09:26
31楼
"无论是单端还是双端,原则是死的,实效才是目的"

jiaoanpeng

  • 精华:28帖
  • 求助:1帖
  • 帖子:327帖 | 1562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8592
  • 注册:2006年7月25日
发表于:2011-02-23 14:25:12
32楼

偶厂的一个进蒸汽涡街属于对外贸易计量型的,有一天突然数据跳变很厉害,询问工艺使用蒸汽很正常,现场查看因现场一处检修都用电焊机,电焊机接地造成蒸汽涡街屏蔽层引入电流,引起波动,拆掉涡街屏蔽层的接地,恢复正常。

一个壮丁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19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06
  • 注册:2005年8月02日
发表于:2011-02-23 16:24:05
33楼

路过。接地很重要,不接不放心,也可能更闹心。向奋战在电力线载波战线上的同志们致敬。艳羡花得起钱的电信类同志们。

芳季

  • [版主]
  • 精华:5帖
  • 求助:5帖
  • 帖子:86帖 | 533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0165
  • 注册:2003年1月31日
发表于:2011-02-24 20:26:39
34楼

那么在设计的时候留意做一些工作用于以后方便选择更改接地的方式。以便发生问题的时候即时切换。

我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也好怕怕啊。

笨鳥慢飛

  • 精华:3帖
  • 求助:3帖
  • 帖子:15帖 | 254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928
  • 注册:2005年10月16日
发表于:2011-02-26 10:55:32
35楼

“一端接地也不如根本不接地,屏蔽层悬空效果最好”,有时确实是这样。

這答案是很無奈也很無知 因漏電流造成 干擾就由此進入 所以不做處理 反而好  但後面的問題就亙大 反正客戶也不懂 你也不懂 都放給它爛

sundingcheng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2
  • 注册:2010年10月03日
发表于:2011-03-09 20:54:35
36楼
本人曾在多次的工程施工中证明应是单端接地。

cwp020

  • 精华:21帖
  • 求助:4帖
  • 帖子:44帖 | 188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7077
  • 注册:2006年1月04日
发表于:2011-03-09 21:14:46
37楼
我也觉得应是单端接地。

刘岩利

  • [版主]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16帖 | 8239回
  • 年度积分:397
  • 历史总积分:28760
  • 注册:2005年3月09日
发表于:2011-03-12 18:54:46
38楼
引用笨鳥慢飛 的回复内容:

“一端接地也不如根本不接地,屏蔽层悬空效果最好”,有时确实是这样。

這答案是很無奈也很無知 因漏電流造成 干擾就由此進入 所以不做處理 反而好  但後面的問題就亙大 反正客戶也不懂 你也不懂 都放給它爛




前些日子,看到一个销售人员转来的用户列出的产品使用中的问题清单,内容基本上我们的产品与他们之前使用的同类产品的对比。上我们产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求接地,原用的产品不需要。后面的问题就是罗列的各种由于干扰产生设备误动作。用我们的产品,各种误动作都是“频繁”,用原来的产品,各种误动作都是“较少”。

用户的现场除了避雷针以外,根本就没有地线,也不打算有。这就是无奈的情况了。

ab1973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
  • 注册:2011年3月11日
发表于:2011-03-21 11:40:53
39楼
最好不接地,主要考虑电源接地的可靠性。

sunsize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1
  • 注册:2008年6月26日
发表于:2011-03-24 16:32:26
40楼
呵呵,向19楼的学习了!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