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没有失败的精益生产 只有失败的管理?
2019年即将结束,作为一名资深的精益生产管理咨询师,经历了近百家中外企业的精益生产实践与咨询,盘点过去十多年的精益生产历程,得出一句话:没有失败的精益生产 只有失败的管理。
1.一知半解
→以偏概全,片面地理解精益生产的整个系统。
→仅仅把精益生产生产当成是提高效率的工具。
→完全不理解从改善工具、精益生产生产、精益生产管理、精益生产企业之间循序渐进的系统关系。
2.形式主义
→浮于“形”,当精益生产成一场运动。
→不重视精益生产内在的“神”的建设。
→转化的过程中,连僵化执行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后面的固化应用和优化改善。
3.急功近利
→没有精益生产的愿景、使命和规划,只求一时财务效果。
→不重视人才与与流程建设,没有人才培育的强烈意识。
→过分关注短期指标达成,不关注人才培育和流程建设。
4.经验主义
→保守,不愿改变和创新,怕承担风险。
→坐井观天,自以为是,瞎指点,乱决策。
→凭经验判断和行事,以老板的思维影响精益生产的技术应用。
5.观望主义
→安于现状,边观望,事不关已。
→乐于评价,习惯否定,不懂欣赏和认可。
→只发言,好评价,不参与,不主导。
6.依赖主义
→过度依赖第三方咨询,将组织或个人的指标直接转嫁给咨询公司,稍稍达不到期望,就开始批评和否认咨询专家。
→轻视自身精益生产组织和流程的建设,轻视自身精益生产推行骨干的培养,咨询方一撤,所有改善打回原形。
7.消极善变
→收到不同意见时抵触摇摆,听到各种声音时产生怀疑,过于紧张,全盘否定。
→动不动就延迟或拒绝付款,总喜欢随意中止项目,或者换另一个咨询公司,或者换另一种管理模式。
如果我们的管理者有以上8种作风的任何一种,精益生产管理在其企业是基本上不可能长久获得成功的。即使短期内取得了一些成果,也不可能维持。尤其是管理者喜欢中止或放弃项目,根本不懂持续地巩固、消化和发展精益生产的理念及技术,管理者的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杀”和“烧钱”。
2019年即将过去,企业还得永续经营,精益生产之路,充满挑战,只有坚持,方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