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一期讨论话题是雾霾,今年冬季全国各地雾霾严重性的确不可忽视。临近春节,是否还要放鞭炮欢度新年,成了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
正方认为:环境污染愈演愈烈,不能够再燃放鞭炮使本来不好的空气雪上加霜。欢度春节形式很多,燃放鞭炮只是过年其中之一,建议文明过年,环保过年。
反方认为:环境污染来自工业污染、灰尘、温室效应等多方面。主要原因是工业化速度过于加快,忽略对环境有效保护措施。既然是过年,就应该放鞭炮,至少可以在限制地点、时间范围内允许燃放,以增加过年氛围。
各有各的道理,不知道期待讨论的童鞋支持哪一方?
…………………………………………………………………………………………………………………………
1、参赛者首先选择正反或反方辩题中一个,不能同时辩驳两个辩题。辩题要突出中心大意,言简意赅。
2、参赛者需遵守友谊第一,交流第二的原则。不能有人身攻击,更不能有攻击国家政策的言论。
3、正方或反方都是一个团体参赛,每一个成员即可以发表自己观点,也可以对自己一方人员观点的陈述做补充。
4、辩论内容可以适当引用古今论点,但拒绝全盘复制。一经发现,取消评奖资格。
5、欢迎相互监督,更希望加强自律。
二、奖励措施
每周辩题结束后,从所有参赛者中择优奖励。
1、一等奖2名(正反方各取一名),每人奖励30MP (可兑现)。
2、二等奖4名(正反方各取2名),每人奖励200积分(相当于可消费10MP)。
3、三等奖10名(正反方各取5名),每人奖励100积分(相当于可消费5MP)。
4、优秀参赛者若干名(视参赛人数而定),每人奖励50积分。
三、评判标准
1、辩论角度准确,观点鲜明,剖析透彻,辩词论据紧扣主题,充实有力,逻辑合理。
2、辩论表达清楚,辩论技巧运用得当。
3、准确把握辩题内涵和外延,对所持立场能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点鲜明,对本方难点能有效处理和化解;对辩题的理解和论述能在广度上展开,在深度上推进,整个辩论过程条理清晰,能给人以层层递推的美感。
4、凡违背“参赛说明项”中注意点的,予以做扣分处理。
四、其他说明
跟帖请先清晰的阐明您的观点,然后按照您的观点展开辩论。本帖不欢迎模棱两可的意见,请勿冒充评委,否则删帖处理。
楼主最近还看过
支持反方:环境污染来自工业污染、灰尘、温室效应等多方面。主要原因是工业化速度过于加快,忽略对环境有效保护措施。既然是过年,就应该放鞭炮,至少可以在限制地点、时间范围内允许燃放,以增加过年氛围。
我觉得过年是应该放烟花爆竹的,这个是传统项目,现在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了,青年人过圣诞节情人节的洋节都比过个传统节有味道了,有人说放烟花爆竹,污染环境,要烟花还是要繁星点点的夜空?过个年放个烟花就污染环境了?! 不放烟花就有繁星点点的夜空嘛? 全国各地工厂排烟和汽车尾气才是凶手,如果国家命令禁止过年放烟花爆竹的化,哪不是只许工厂排毒气,不许百姓放烟花吗!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阴历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们很早就起来放鞭炮,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近些年来,鞭炮、烟花工艺更臻精妙,创制了很多新品种,更给春节增添了欢乐气氛。)
个人觉得过年还是应该放烟花爆竹,只是要有一定度,遵守国家关于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注意放火,注意安全,不要过渡燃放,中华民族的传统还是要尊重的。与其在考虑放不放烟花,还不如多考虑一下怎么治理环境才是
支持反方:
大家觉得过年放炮给空气造成的污染大还是汽车尾气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大,很荒谬的对比。这个不多加评论,个人认为过年放鞭炮是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娱乐活动,而是变成了过年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1500多年的历史。就连吃饺子吃汤圆都没有鞭炮对过年更具有代表性,我们已经遗失了很多祖先留下来的优良传统了,如果把一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天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动都取消了,不知道今后我们的孩子们还能记得什么。
“过节,放鞭炮”多多少少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习俗,用于烘托节日的气氛。与香烟对比一下,明知道香烟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不像对待“鸦片”一样彻底根除呢?当香烟大行其道之时,禁放鞭炮未免言过其实了。
再有就是政府放的“礼花”--- 巨型鞭炮,为什么不禁止呢?诸葛亮说的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这就是最好的注脚。
支持反方:
鞭炮(英文:firecracker)的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编炮”一直到“鞭炮”,在鞭炮烟花之乡的江西萍乡上栗,人们仍然将体积大、火药多和爆炸力强的单个鞭炮称为“爆竹”。鞭炮最开始主要用于驱魔避邪,而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习俗:
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鞭炮声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异彩,百花争艳,为佳节谱成了快乐篇章。
传说
综上所述,春节应该放鞭炮,这点鞭炮不是污染的主要来源、、、、
支持正方:环境污染愈演愈烈,不能够再燃放鞭炮使本来不好的空气雪上加霜。欢度春节形式很多,燃放鞭炮只是过年其中之一,建议文明过年,环保过年。
燃放鞭炮产生的烟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这个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如今雾霾严重的天气状况,我们为什么还要雪上加霜制造污染。
有发展、也有改革,我们欢度春节的形式为什么不能改革,为什么非要坚持听到那个鞭炮“噼里啪啦”的所谓“喜庆声音”?难道只有这种声音听起来才有年味?其他诸如: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气势恢宏的秧歌队;人山人海的演出……都没有鞭炮声来的震撼?我看未必。
家乡正月十五燃火这个习俗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没有熊熊燃烧的火焰衬托十五灯节的气氛,大家照样高高兴兴过大年,并没感到有任何缺憾。为什么我们还要一再坚持燃放鞭炮?
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因燃放鞭炮引起的人身伤害、财物损毁事故。面对这些血的教训,难道我们不需要反思?
燃放鞭炮的习俗之所以没有与其他有些过节习俗一样消失,说到底还是经济利益在作祟。鞭炮制造商有利可图大量制造,中间商有利可图倾力销售,有人到处宣扬没有鞭炮就没有年味,有什么卖家就有什么买家,于是就有人冒着生命危险玩。
面对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相信政府最终会出面禁止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如果真有这样的禁令出台,燃放鞭炮的习俗会很快退出历史的舞台,传统的这种欢庆方式会被一种更加环保更加具有喜庆气氛的方式代替。
支持正方:文明过年,环保过年
逢年过节,人们总爱放鞭炮,图的就是个喜庆热闹。但是放鞭炮也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
一是现在大家不愿意闻放鞭炮的味道。
二来觉得放鞭炮是个很扰民的事,留下的炮屑还增加了环卫工人的清扫负担。
三这两年城市雾霾日益严重。
很多人认为过年不放鞭炮,没有过年的气氛,其实,不放鞭炮,过年也没觉得少了什么。过年过的就是个心气,不放炮照样开心。过年那几天,走亲访友拜拜年,利用假期出去转转,同学聚会联络感情,每天也很充实。
现在我的好多朋友过年都不放鞭炮了。提倡低碳生活,除了过年不放鞭炮,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注意“低碳”。每天上下班,他基本都选择地铁出行。“现在雾霾那么严重,其中有不少是尾气排放造成的。
所以大家过年还是不要放鞭炮了。
支持正方观点。
在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过年庆祝的方式已经各式各样。放鞭炮庆祝的这种形式,虽然传承了很多年,但是如现时代的环境污染速度,实在不宜给空气再增加负担。因此需要时代的主人不断约束,不再给空气造成最最严重的污染。
当今社会,忙碌的时代步伐,使得人们忙碌奔走,实际上过年无非一家人团结在一起,吃个团圆饭,相互祝福和问候。至于采取什么方式来迎接新年实在不是考虑的重点。
忙碌的人生,忙碌的工作,几乎让人无法停下脚步,甚至有些人因为工作地点、工作环境无法回家团圆。
因此,如何迎接新年,实为不重要,而为了不影响环境,放鞭炮更为不宜。
综上所述,支持正方观点。
支持正方观点!
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俗,“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观画面确实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但是,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一些风俗习惯的沿袭正日益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不相适应,甚至大有阻碍之势,只有对传统的东西加以改革,吸取健康向上的成分,剔除消极落后的因素,才能使其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大放光彩。
遥想当年,我们居住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平房;楼房寥寥无几,即便有也不超过四层;房屋结构简单,线路布置单一;鞭炮的威力也仅限于硝酸钾、木炭和硫磺的化学反应。到处是燃放鞭炮的空旷地面,爆竹一响,火光冲天,很少殃及行人、电力设施或建筑物。试看今日,高楼林立,给于我们活动玩耍的空间极其有限;宽带网线、闭路电视线、民用电线、电缆、天然气管道等纵横交错;含有炸响剂氯酸钾的劣质鞭炮充斥市场。稍不留神,一声巨响,电线起火、楼道堆砌物烧着、路人炸伤不能幸免,这类安全事件不绝于耳。当今的鞭炮品种繁多,火药成分复杂,意味着化学混合物多。每当烟花燃起,滚滚浓烟在密密的电梯房穿行,久久未能散去。家里的窗户如果没关,一层厚厚的烟灰覆盖在家具上并夹杂着很重的硝酸气味,对人的呼吸系统刺激不小。这种气味如果连同雾霾弥漫上空,岂不使空气质量更加恶化,污染更加严重?
由此看来,过年燃放爆竹于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百害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