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06-28 22:34:23
楼主
6月23日,川化股份和泸天化发布公告称,此前的重组计划由于市场等多方面原因而搁浅,停牌4个多月的股票也在当日复牌。因为预期落空和停牌带来的估值压力,两家公司在复牌后毫无悬念地连续无量跌停。
继宏达股份、许继电气、天一科技等之后,一大批基金和机构沦陷泸天化。仅以泸天化来看,23日复牌当天就造成以基金为主的机构达1.55亿元的账面损失。而同期,除了川化股份和泸天化外,西安民生、巴士股份、重庆港九、重庆百货、大江股份、宝商集团等多只个股因公布资产收购、资产重组方案,也在复牌后悉数跌停。使当初冲着重组消息而买进股票的机构和散户损失惨重。
银河证券分析师王晨对记者解释道:“上述个股停牌期间市场出现大幅下滑,四成左右的个股下跌幅度超过一半,这部分个股本身就存在补跌要求。加之部分个股的重组预期落空,在市场热点转换的背景下,由此导致在复牌后出现连续跌停。”
川化重组未达成共识
2008年2月21日,泸天化与川化股份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讨论重大无先例事项,股票从当日起停牌。
这个所谓的“重大无先例事项”,市场普遍认为就是两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欲整体上市。
事实上,在此之前,该消息便已经在市场上流传开来。市场认为,四川化工控股可能先将泸天化和川化股份进行重组,再将其他资产注入,从而完成整体上市。
股民杨阿姨恰恰也在消息传开时以12元买入3万股川化股份,该股并没有让杨阿姨失望,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里,一路飙升到最高价17.78元,涨幅高达48.16%。而泸天化的股价自去年12月份开始,从16元起步随后节节攀升,一个多月便冲到25元,涨幅超过50%,当时此两股一度被市场所追捧。
在投资者苦苦等待4个月后,2008年6月23日,泸天化和川化股份同时发布公告称,由于重组各方尚未能对资产重组方式等重要问题达成共识,且近期证券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各方均认为实施重组方案的客观条件尚不成熟,两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就此搁浅。
信达证券分析师王嘉琦表示:“由于利好消息促使投资者重仓股票,而消息落空再加上停牌期间大盘出现了大幅下跌,使两只股票在复牌后面临着巨大的补跌压力。”不出所料,6月23日复牌后,大量的卖单使泸天化和川化股份立刻被封上跌停板。
数据显示,当日压在泸天化跌停位置上的卖单高达1.23亿股,封单量占到了该股全部流通盘的46.07%,而该股当天仅成交了7.01万股,换手率只有0.03%。川化股份的情况同样如此,8500多万股的封单让持有者望而兴叹,该股当天仅成交3.11万股,成交金额44.69万元,换手率仅为0.01%。
6月25日,沪深股市再度反弹,上证指数终盘以2905.01点、大涨101.99点报收。不过,尽管大盘大幅上扬,但仍未改变两只股票继续下跌的局面。截至记者发稿时,两只股票已连续4天跌停。
“市场不景气,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愿赌服输,目前能做的就是天天挂在跌停板上,等待机会割肉出局。”在国泰君安西黄城根营业部,杨阿姨满脸沮丧地向记者倾诉。
兵败泸天化
基金损失惨重
川化股份和泸天化停盘重组的时间是今年2月20日,当时上证指数点位是4567点,而到26日上证指数仅仅只有2901点,下跌幅度高达36.5%。
“由于停牌期间股指已经大幅缩水、重组效应被提前透支等原因,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重大重组事项后复牌就遭遇了大批抛盘,股价纷纷跳水,乃至封至跌停。”王嘉琦这样认为。
值得关注的是,被基金重仓持有的泸天化的下跌,也让4个月里不能动弹的基金们叫苦不迭。根据其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泸天化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分别是太保集团和9家基金。南方成份精选以持仓2318.75万股排名首位,在今年一季度大规模新进的基金多达6只。
相关数据显示,太保集团在一季度新进265万股,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和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等基金都有不同程度的加仓,这次川化和泸天化重组失利,使得重仓泸天化这只绩优股的机构和基金大跌眼镜,全部深套其中。
“从一季度该股走势来看,基金建仓成本大多位于21.6元至24.6元的水平,距离6月26日收盘价10.48元已平均亏损51.4%。” 王晨表示,通过基金对赌重组题材的惨败结局可以看到,投机题材股的风险同样很大,投资者应该引以为诫。
针对川化股份与泸天化复牌后的表现,兴业证券分析师认为,自川化股份、泸天化停牌以来,股市经历了深幅回调,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大幅下降,尽管两只个股已经连跌4天,但目前的估值水平依然偏高,不排除继续下跌的可能。
兴业证券最新报告认为,虽然此次泸天化与川化股份重组失败,但从长期看两家上市公司仍存在资产整合的可能。在兴业证券看来,二者的实际控制人同为四川化工控股集团,且由于主营业务同为尿素等化肥产品,存在同业竞争关系,因此存在对旗下两家上市公司进行业务整合的压力以及做强做大、实现产业升级的动力。
虽然将泸天化的短期评级下调为“观望”,但考虑到该上市公司在尿素领域的传统优势、天华富邦与绿源醇业等子公司的业务成长,以及规划和建设中的宁夏大化肥和内蒙醇醚等项目带来的增长动力,兴业证券仍然对泸天化维持长期“推荐”评级。
弱市重组成投资陷阱
复牌个股纷纷跌停
王晨告诉记者:“复牌补跌在如今的弱市氛围下已‘司空见惯’。前期由于‘重组题材’而备受关注的巴士股份也迎来了跌停的遭遇。”
6月23日,该公司公告重组方案,拟将除民生银行股权之外的资产和负债售予控股股东上海久事公司;向上汽集团发行约11.5亿股A股,发行价7.67元/股;收购上汽的汽车零部件业务。公司测算,重组后2007年模拟每股收益0.34元,较重组前增约100%。
“虽然重组对该股形成利好,但停牌期间沪指累计跌幅已达23%,形成的补跌效应令该股复牌后也被封死跌停。” 王晨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跌停的不止是重组失败的个股,重组成功的股价也在下跌,如停牌两个月之久的宝商集团、西安民生,其重大资产重组事宜水落石出——宝商集团在将商业资产置出之后,腾出的“壳”将注入航空配餐;而西安民生将接手宝商的商业资产,进一步做强商业。
“如今股指已是今非昔比,即使有资产注入这样的重组利好,两公司估值仍比大盘整体高出不少,因此股价仍然逃不脱‘见光死’的厄运。” 王嘉琦忧郁地表示。
对停牌长达半年多的宏达股份复牌后连吃6个跌停板的事实,业内人士指出,其实重组并非都是“香饽饽”,投资者在面对资产重组消息时要谨慎处置,千万不可盲目认为,只要是重组,股价肯定就会涨。
“从目前情况看,下跌趋势依然还未止住。这令投资其中的大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国泰君安分析师张英明表示,“总体看弱势格局不变,继续震荡调整,抵抗性下跌,建议投资者操作上强调回避风险,轻仓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