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确实见过一些标题,不过都是一些高校的论文,不知实用价值如何,至于国内的专利,因为“阿Q”也写过,这里也就不多评论了。
实施能力和手段是非常重要。
另外,还想继续请教“阿Q”一个问题,海德汉的新型绝对式编码器声称可以全速度范围内输出连续位置,可是运算时间却明确标为5微秒,既然是运算得出的,就难免涉及采样,而一个最高速度12000rpm的编码器,就算是只有2的20次方的分辨率,则不出现位置混叠的最低采样率也需要200MHz,更何况是2的25次方的,估计肯定不是硬靠采样率的提高来保证了,其中应另有高招,不知“阿Q”是否了解其大概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