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流行的多单元串联式高压变频器的反思 点击:23125 | 回复:202



深度迷糊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5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23
  • 注册:2007年7月24日
发表于:2007-07-23 12:07:00
楼主
-----------------------------请勿转载--------------------------

国内的高压变频器厂家, 如利德华福等,都在走ROBICON的路线:用复杂的多脉冲变压器,串联一大堆的整流桥和逆变桥以提高电压。而且几乎家家如此,互相拷贝抄袭,几乎把高压变频器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

这种拓扑有那么好吗?不说别的,就成本而言,单单是那个变压器,10千伏需要27个副边绕组(最近他们提高了DC LINK电压,绕组数减少了一些,但仍然要24个)。由于铁心和铜材价格翻跟斗似的上涨,现在变压器成本几乎占变频器总成本的40%以上。这使得这种结构由于使用低压半导体而产生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

反观半导体器件,电压等级越做越高,现在6500V的IGBT,IGCT以及SGCT十分成熟,每安培的价格也以3~5%的速度逐年下降;实用的10千伏器件也呼之欲出。多单元串联技术在10年前是有优势的,因为那时高压半导体器件技术跟不上。但现在看,这种拓扑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背道而驰----新的高压半导体技术在这种拓扑中竟然无用武之地,真是电力电子行业的一大怪事!

当然,按流行的说法,这种拓扑有谐波小的优点。

这个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是输入谐波。理论上,36脉冲变压器的输入谐波小于3%或更低。但实际上,由于受变压器制造工艺和变频器运行方式的制约,这个指标经常达不到,有时甚至高于5%。这是因为多脉冲变压器消除谐波的机理是利用同次谐波在不同副边绕组中的移相角不同。它对变压器有如下的要求:
1)各个副边绕组的负载必须平衡;
2)各个副边绕组的阻抗必须平衡;
3)各个副边绕组的之间的互感必须严格控制;
4)各个副边对原边的电压比必须平衡;
5)各个副边绕组的移相角必须精确。

其中第一条与变频器的运行控制有关,当电机降压运行时,不是所有的单元都输出功率,谐波并不能互相抵消。其他4条与变压器的制造工艺有关,都不太好处理。比如第5条,移相角的问题。以36脉冲为例,一共3*6=18个副边绕组,每6个一组,相互之间移10度。这10度相差一般是通过ZIGZAG的接线形成(EXTENDED-Y OR -D)。在这样小的角度下,用于产生相差的线圈经常只有几匝(大功率变压器本来匝数就少)。如果理论上,算出一个8.4匝,我们只能绕个8匝,这就有5%的匝数误差。反映到相角,有时相差一两度,怎么抵消谐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18脉冲变压器移相误差2度是经常的事,这时候电流中出现17次以下的低次谐波。脉冲数越多,移相角越小,变压器越是难做。这就是为什么高于36脉冲的变压器基本上做不出来。

第二方面,就是输出谐波和DV/DT小。输出谐波当然是越小越好,但是凡事有个度,关键是我们以什么代价取得这个指标。而且如前所述,变频器降压运行时,有些单元不输出功率,电平数量下降,输出谐波也会升高。我的观点是,不能不顾代价地追求输出波形质量,而应该充分利用电机对谐波的容忍度,经济地选择拓扑。至于DV/DT,一个小的DV/DT滤波器就可以解决问题。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多电平串联这种结构不能用,而是觉得它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严重脱节甚至背道而驰,而且它严重依赖于输入变压器。考虑到国际市场钢材和铜材价格的走向,业界也许该反思高压变频器的拓扑了。说这种拓扑高,是有根据的。ROBICON开发出这种产品后,卖了不少,占了不少的市场份额,却没有赚到多少钱,更在2005年差点破产,结果被西门子收购。西门子家大业大,他们看中的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市场。

照我说,这种拓扑最大的贡献是降低了高压变频器的技术门槛,让国内高校实验室都可以做出6千伏以上的样机。而且,它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为我国变频器的推广做出了贡献。但是它也易于被复制抄袭,造成蜂拥而起。国内厂家为什么没有3电平的高压产品?为什么没有电流源型的高压产品?原因是这些拓扑技术复杂,不容易掌握。而国外主流厂家除ROBICON外,象ABB,SIEMENS,ROCKWELL,CONVERTEAM(ALSTOM),GE/TOSHIBA等,都没有用多单元串联结构,除专利的因素外,成本因素也不容忽视。

以上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同行的注意和讨论。另外一些拓扑,比如二极管嵌位三/五电平(西门子,ABB和GE/东芝,ALSTOM等),电容嵌位多电平(ALSTOM),无变压器的AFE电流源(ROCKWELL)等,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一一讨论。

-----------------------------请勿转载-------------------------- 




求真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1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6
  • 注册:2007年4月30日
发表于:2007-09-28 15:15:00
41楼
我想搂主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不是说现在的拓扑结构不好,而是说我们是否应该探讨一些新的结构,把我们的国产高压变频器做好,在天津的会议上我觉得李永东教授的“高压变频器拓扑结构的探讨”很好,文章中提出了很多的未来可能的拓扑结构,并且因为许多国外厂家申请了专利,因此李教授他们对于比较好的结构也申请了专利,我觉得大家的讨论越活跃越好。
对于上面很多高手的论点我很同意,希望能够多多指教。

想起时正是忘记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2帖 | 165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960
  • 注册:2007年1月26日
发表于:2007-09-28 17:01:00
42楼
我在dingzhenrong88表达的基础上再顺延一下:

  假设同样3000KW的电机,把3相做成6相或12、18相,当然,这并不是要18相供电,只是多出几倍的出线头。
  比如说,电机制作过程中,假设A相绕组,原来每槽内一根线,出线头2个,改成每槽内5根线,出线头10个;那么相当于同5根线并联顶一根线用,每线电流相当于过去一线时的1/5,对于驱动器(变频器)来说,若用5个变频器来驱动这一台电机,每台变频所有器件的电流额定值,比用1台来驱动,约降到了1/5。每根电缆载流量也需原来1/5。

  同样,假设A相绕组所有线圈串联,出线头2个,假设共5个线圈,我们每个线圈出两个头,共10个头;这样,在保证整个线圈达到原来额定电流值的情况下,用5个变频去驱动这一个电机,每个变频器件的电压额定值,比用1台来驱动,约降到了1/5。

  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并没有造成多少有色金属的浪费,功率器件的用量与现在的串并联驱动方式也一样,但是不再会有分压不均、分流不均的问题--因为每个模块只带自己的负载。所谓5台变频,与模块串联相同,仍然整合成一台而已。
  这可以解决半导体制作技术的难题,但是主要任务落在了电机制作上。对电机的控制、半导体功率器件的控制,也可能要有所考虑,相信这一块难度不会很大。

dingzhenrong88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33帖 | 8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01
  • 注册:2004年2月18日
发表于:2007-10-01 16:31:00
43楼
to:想器时正是忘记
      你说的方案我是做过试验的,用四个普通AC380伏逆变器串联接入直流2000伏电源,每个逆变器的触发由一个控制板驱动,即把一个触发信号隔离放大变成四个触发信号。试验很顺利和成功。
     可这个方案主要工作原理与普通变频器的工作原理相同,需要较高的载波频率。如电机每个三相绕组能错开一个角度,每个逆变器的输出也移相一个角度,那对载波频率的要求能降低。

深度迷糊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5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23
  • 注册:2007年7月24日
发表于:2007-10-03 08:09:00
44楼
下面引用由对你说说在 2007-9-19 23:10:00 发表的内容:
  [color=#FF0000]对于托克托电厂…对于北美AB双PWM使用良好,我想因为都是新项目采用ROCKWELL本身的新电机,而新电机已经考虑了额外的绝缘加强,当然不会出问题呐!
--------------------------------------------------------------------------------------------
"对你说说"網友瞭解得信息和我瞭解的不太一樣,據我所知,ROCKWELL不生産中壓電機。 奇怪,怎麽沒有ROCKWELL的人出來回應一下呢?想想也自然,這個論壇有很多搞銷售的朋友,各為其主,口水能淹死人--估計越辨越糊塗,呵呵。

想起时正是忘记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2帖 | 165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960
  • 注册:2007年1月26日
发表于:2007-10-04 13:49:00
45楼
假设现在电机每一相是5对出线头,整机功率某一三相绕组A、B、C是380V315KW,那么,如果5对出线头都加380V,就能达到1575KW。完全是可用低压变频驱动的1575KW。
  每一个三相绕组之间错开一个角度,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5个三相绕组的相位完全可以在逆变时统一数字控制,再用其它增加成本的手段移相就没有必要了。

dingzhenrong88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33帖 | 8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01
  • 注册:2004年2月18日
发表于:2007-10-06 15:19:00
46楼
to:想器时正是忘记
     并没有增加成本移相,反而比你说的方法简单便宜.

dingzhenrong88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33帖 | 8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01
  • 注册:2004年2月18日
发表于:2008-01-20 22:34:00
47楼
TO  深度迷糊
        关于你说佳灵的整流器的不足,我有同感,也为自己相类似的方案----输入隔离移相变压器是不需要的   想办法.最近,想出了一个办法,我的办法的装置的输出功率为总功率的10%以下,比起输入隔离移相变压器,在价格上 体积 运行效率上有巨大的优势,效果也非常好,非常容易达到42脉波效果.我现在需要有人具体开发.

ryvenwang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
  • 注册:2008年2月01日
发表于:2008-02-01 17:24:00
48楼
看了大家的发言,大家都是有着一颗对技术痴迷的心

但是做任何产品,首先要用于赚钱,不管什么方案,能直接给老板带来效益才是根本

ryvenwang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
  • 注册:2008年2月01日
发表于:2008-02-01 17:25:00
49楼
最近我喜欢看八卦图,看完之后才明白,没有什么是完美,做事先解决掉主要矛盾最好

新的探索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1
  • 注册:2008年2月25日
发表于:2008-02-25 11:21:00
50楼
现在,国内的和国外的中高压变频器有很多品牌,当然都是各说各的好.因为现在有各社会趋势,做节能型社会,而中高压变频器的节能效果也受到了厂家的承认,所以现在在中国境内兴起了中高压变频器的竞争.
但是我认为一个品牌的兴起,不单要靠价格技术,它的稳定性和小的故障率也是我们必须关心的话题.
所以,我在这里请大家给一个判断,我们如何能够选择上技术水平高,性能优良的变频器呢?
有那种变频器技术更先进、更节能、更稳定呢?

深度迷糊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5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23
  • 注册:2007年7月24日
发表于:2008-02-29 23:09:00
51楼

<就高压功率器件来说,目前常见的IGBT耐压是1700V,2500V,3300V,6500V。据公开的资料6500V,3300V的管子发热量分别超过4个1700V,2个1700V的管子。也就是说此间相比较还是1700V的管子最成熟。>

不能这样比。1700V的管子开关损耗是1200V的1.4倍,是不是说1200V的更成熟呢?如果再和一个400V的管子比,开关损耗更差3倍呢!

关键是管子工作在什么样的电压。对三电平而言,如果你要输出2300V电压,用3300VIGBT你只需要一只管子,用1700V你要两只串联,那种“发热量”更高?

hellstorm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
  • 注册:2008年3月19日
发表于:2008-03-19 15:25:00
52楼
下面引用由Ziyouren1220在 2007-7-23 14:32:00 发表的内容:
  按照楼主的说法,连ROBICON都要倒闭了,国内的LD不是寿命也长不了,LD的市场最好,赚钱很少,前景好不了。…
--------------------------------------------------------------------------------------------
Robincon 现在生意太好,上海厂满负荷生产,我们不敢卖了,怕被客户骂,原因交货期太长!

国内厂商面临的几个问题:质量与稳定性; 资金链拖得太紧;市场洗牌严重!

踏遍鄂豫皖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28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65
  • 注册:2001年4月08日
发表于:2008-03-23 11:25:00
53楼
学习中

chengang885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3
  • 注册:2005年5月30日
发表于:2008-03-24 16:58:00
54楼
邓志平 , 深度迷糊  可以肯定都是高压变频器的高手。需要好的支持国货呀。中国自己做变频器,现在其实就是在象当年的攒计算机。现在还是有些人对理论很是理解的。但我们没有关键的核心。

chengang885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3
  • 注册:2005年5月30日
发表于:2008-03-24 16:59:00
55楼
邓志平 , 深度迷糊  可以肯定都是高压变频器的高手。需要好的支持国货呀。中国自己做变频器,现在其实就是在象当年的攒计算机。现在还是有些人对理论很是理解的。但我们没有关键的核心。

chengang885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3
  • 注册:2005年5月30日
发表于:2008-03-24 16:59:00
56楼
邓志平 , 深度迷糊  可以肯定都是高压变频器的高手。需要好的支持国货呀。中国自己做变频器,现在其实就是在象当年的攒计算机。现在还是有些人对理论很是理解的。但我们没有关键的核心。

无浪不起风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3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
  • 注册:2008年3月25日
发表于:2008-03-25 17:54:00
57楼
中国为什么比外国的产品差貌似是因为我们一开始用的电的质量决定的。因为别人用的60HZ的电。我们用的50HZ的电。达到同样的产品质量我们至少得比别人多付出很多的东西才可以。所以我们的产品貌似永远也达不到别人的水平。悲哀。

深度迷糊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5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23
  • 注册:2007年7月24日
发表于:2008-03-26 00:34:00
58楼
To 无浪不起风: 

电网频率并不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因素。不要忘记欧洲也是50Hz啊!

决定产品质量的因素首先是技术方案,然后是采购和生产的质量管理。

无浪不起风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3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
  • 注册:2008年3月25日
发表于:2008-03-26 17:30:00
59楼
楼上的哥哥,怕是只有中国和苏联用的50HZ的哈。连朝鲜都是用的60HZ的,只是朝鲜的电网质量太差了47-63HZ。不信你可以去问做电的工程师。为什么国产车和外国产的车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因为我们的产品精度没那么高。为什么别人的航天飞机可以送那么大个东西上天我们的就只能送那么小个上天。是因为一开始就决定了的。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8-03-26 18:17:00
60楼
谈得挺有道理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