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点击:2854 | 回复:128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1-09 01:48:00
楼主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意为此经能修成金刚不坏之身,能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能脱离三界而达苦海彼岸之经。 它主要通过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须菩提的对话,来启迪修佛者,必须身在修行佛法而心中绝无佛法,心念虚空而不执迷于虚空,才能修得正果。 各类经典中般若经最早,而般若经典中《金刚经》出现得最早。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06 02:20:00
61楼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 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 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 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06 02:21:00
62楼
金刚般若菠萝蜜》――《金刚经》的简称。金刚喻坚固不可摧毁;般若即为智慧;菠萝

蜜意为到达彼岸。此经字面意思为:凭借金刚不坏之身和至高无上的智慧而到达解脱的彼岸

kel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2帖 | 9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9
  • 注册:2004年10月19日
发表于:2006-12-06 10:21:00
63楼
值得研究一下

kel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2帖 | 9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9
  • 注册:2004年10月19日
发表于:2006-12-06 10:21:00
64楼
值得研究一下

玩工控的农民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8帖 | 46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111
  • 注册:2003年7月06日
发表于:2006-12-06 12:04:00
65楼
静心方可体会

酷客

  • [版主]
  • 精华:9帖
  • 求助:31帖
  • 帖子:1460帖 | 7990回
  • 年度积分:457
  • 历史总积分:59176
  • 注册:2004年7月13日
发表于:2006-12-06 17:46:00
66楼
当佛也这样辛苦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07 21:38:00
67楼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

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颂、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

如如不动。”

“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奉授行。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07 21:43:00
68楼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是故

本名“如是观”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08 18:28:00
69楼

                                            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

人居住在那里。那是,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

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垫就开始打坐。

shu2173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5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05
  • 注册:2005年7月25日
发表于:2006-12-09 15:02:00
70楼
呵呵!没有看懂!我是一个不信教的人!呵呵!还是顶你一下下!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09 15:02:00
71楼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这时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右肩袒露,右膝着地,合上手掌十分恭敬地对

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啊,您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住自己的心念,要求各位菩萨常常警示自己。

世尊啊,那些善男善女如果也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那您说怎样才能守住心念,才

能排除邪念的干扰呢?”佛回答道“好呀好呀,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要求各位菩萨好

好守护自己的心念,常常警示自己。现在你认真听着,我来告诉你。善男善女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

觉悟之心而成佛,应该象这样守护心念,象这样排除邪念干扰。”须菩提说:“我在很认真听着,世尊,

我很愿意听你再讲下去。”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09 15:05:00
72楼
多谢

善哉善哉!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10 13:40:00
73楼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位菩萨,大菩萨,就应该像这样排除邪念的干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卵生的,

胎生的,潮湿之处腐烂而生的,其他物质幻化而成的,有形的,无形的,有思想的,无思想的,没排

除杂念的,排除了杂念的,我都使他们灭度而入无余涅槃的境界。虽然我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

众生,而实质上众生没有被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自我的相状,

他人相状,众生相状,长生不老者相状,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11 17:32:00
74楼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再说,须菩提,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是无所执着,无所布施。也就是说布施而离开布施相,不

要执着于声音、香气、味道、触摸、意识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不要执着于表相的布

施。”“这是什么缘故?”“如果菩萨不执着于表相作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

你意下觉得如何?单是东方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南

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虚空广阔,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菩

萨不执着于表相作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只能按我教你

的方法来修行。”

GP新手

  • 精华:2帖
  • 求助:1帖
  • 帖子:40帖 | 161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985
  • 注册:2006年6月21日
发表于:2006-12-11 19:56:00
75楼
佛!!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12 22:17:00
76楼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凭佛的身相见如来否?”“不可,世尊。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为什么呢?”

“因为佛所说的身相,也就是非身相。”佛告诉须菩提:“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身相,都是虚妄不真的。

如果能把各种身相都看成非身相,你就见到如来的法身了。”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13 10:20:00
77楼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众生听到佛刚才所讲的道理,那他们还能信佛吗?” 佛告诉须菩提;

“不要这样说。我寂灭后,过五百年将有修持佛法成正果的,对我刚才的道理能理解,他们会认为此

理真实可信。应当知道,这些人不是从一个佛、二个佛、三四五个佛那儿培植自己的善性的,而是从

无数个佛那儿来修行种善根,他们闻说我刚才所说的道理,将在一念间产生空灵洁净的信念来。须菩

提,我全都能知能见,这些众生能修得不可估量的福德。”“为什么呢?”“这些人不再有我相、人相、

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种错误想法。他们心中没有佛法的表相,也没有非佛法的表相,没有任何惦念了。”

“那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些人如心中存有相状,那就会执着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

相状,长寿者的相状;如心中有佛法的相状,也就会执着于自我、他人、众生、寿者的相状。”“这又

是为什么呢?”“如果心中没有佛法的表相,就会执着于自我、他人、众生、寿者。因此,我们既不

应该执迷于佛法的表相,也不执迷于没有佛法的表相,不要有任何惦念。因为这个原因,我常说你们

这些比丘,应知道我所说的法,就如同渡河的木筏,过河上岸后就不用惦记它了。对佛法尚且都该这

样不要执着,何况对非佛法呢!”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14 11:01:00
78楼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我再问你,我已修得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而成佛了吗?我说过法吗?”须菩提说:“如

按我对佛所说意思的理解,本来就没有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之法,您也没有给我们讲过什么固

定的法。”“为什么这样说呢?”“您所说的法,都不能固持,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既不是法,又不是

非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所有的圣贤都认为没有固定的法,只有各人理解不同而存在差别

的法。”

凉风又袭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30帖 | 32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29
  • 注册:2005年3月01日
发表于:2006-12-14 15:43:00
79楼
 大师.......

如是观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66
  • 注册:2006年1月13日
发表于:2006-12-15 13:11:00
80楼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你再想想!倘若有人将三个大千世界的七宝用于布施,此人所获福德是否很多?”须

菩提回答道:“相当多,世尊。”“原因何在?”“因为这种福德是有相布施,并不是自性的智慧福德。”

“因此我说那人能获得的福德多,但只是一个相,而非福德性。如还有人能理解我所说的《金刚经》,

用心修持,甚至反复念诵四句偈等,给他人说法,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就会超过布施七宝的人。”“这

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一切的佛,以及所有佛的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智慧佛法,都是从我所

讲的经中产生出来的。须菩提,所谓佛法,也就是没有佛法。”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