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实作业标准化的5S管理,能够撑多久?
很多企业反应前期已经做好的5S管理工作,到了进一步推进其他工具的时候已经完成的工作又慢慢回到了原点,导致进一步推行的时候遇到很大的困难,最终导致了推行品质革新失败。这是为什么呢?
其主要原因:标准化没做到位。
一、什么是标准化作业:
标准化作业是为了更有效地生产,把物料、设备、人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的一种集约化作业方式。
二、标准化作业的要素组成:
1、节拍时间
2、作业顺序
3、标准手持
一般来说,即使是同样的机器配置,如果按加工工序的顺序进行作业,只有机器安装所需的东西就可以了,工序间不会有持有量。可是,如果按照推进工序的相反的顺序进行作业,各个工序间有必要每制造一个产品就出现一个持有量。
三、为什么5S推动要强调标准化:
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形象,减少浪费。因此在现场管理过程中,标准化和改善是紧密关联而又不可分割的,改善是标准化的基础,标准化是改善的巩固。
没有改善就没有更新的标准化,而没有标准化,所有的改善则只能是周而复始的重复,不会累积新的技术而形成层次的提高或突破。如果活用改善和标准化,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将能够预测到问题,甚至可以及早地做好防范。
当然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针对工厂里的所有任务都做出标准,在对某项任务进行标准化之前,我们需要确认的一件事实就是不定期上标准化是不是必要的,如果没有标准就会导致混乱则就必须进行标准化,反之则不必。因此要真正做好标准化管理工作,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抓住重点,利用戴明圆环原理,戴明圆环原理就是所谓叫PDCA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找出关键的少数以及找出重要的少数以便制订标准,这关键的少数,很多人一定晓得就是所谓80/20法则,20%的关键少数,80%的关键多数。
2、要做到语言通俗简洁,简洁的语言就可以描述标准,简单扼要。同时目的和方法要明确,要具体明确地描述目的和方法,就能保证预期的目标能够达到。
3、要保证标准化必须容易遵循才能保证彻底地贯彻执行,如果说标准很难做,大家既看懂又不太容易了解,它就不能贯彻执行。所以标准在制订之前,一定要考虑遵守的难易度,确定合适的方法。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