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反方: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参赛说明:
1、参赛者首先选择正反或反方辩题中一个,不能同时辩驳两个辩题。辩题要突出中心大意,言简意赅。
2、参赛者需遵守友谊第一,交流第二的原则。不能有人身攻击,更不能有攻击国家政策的言论。
3、正方或反方都是一个团体参赛,每一个成员即可以发表自己观点,也可以对自己一方人员观点的陈述做补充。
4、其他未尽事宜,今后逐步完善。
奖励措施:
每周辩题结束后,从所有参赛者中择优奖励。
1、一等奖2名(正反方各取一名),每人奖励30MP (可兑现)。
2、二等奖4名(正反方各取2名),每人奖励200积分(相当于可消费10MP)。
3、三等奖10名(正反方各取5名),每人奖励100积分(相当于可消费5MP)。
4、优秀参赛者若干名(视参赛人数而定),每人奖励50积分。
注:跟帖请先清晰的阐明您的观点,然后按照您的观点展开辩论。
本帖不欢迎模棱两可的意见,请勿冒充评委,否则删帖处理。
楼主最近还看过
挺正方: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企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变化的过程,它大致分为创业、获利两个阶段。在发展初期,是企业的创建时期,企业需要完成经营计划的拥有和管理队伍的组建工作,然后进入产品或服务开发的成长期。这一时期,由于资金需求量的上升,企业又很难靠自我积累和债权融资等方式解决资金需求,所以创业投资是其主要投入形式。创业投资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用于产品市场的开拓,又没有销售收入,造成资金紧张,是企业较为困难时期。当产品试销获得成功后,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已初具规模,企业需要进一步投资以提高生产和销售能力。扩张到一定时期,企业逐步形成经济规模,开始达到市场占有率目标,企业开始考虑上市计划。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销售收入高于支出,产生净收入,从而完成了企业发展的嬗变过程。然而企业的运作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它会用获利的部分资金扩大生产线,组建销售队伍,拓宽运作范围和规模,进一步开拓市场,企业就是在周而复始的扩大再生产中循环往复的向前发展。
透过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初始资金的需求固然是一个方面,它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国有企业)或银行贷款(私有或个体企业),但人的因素还是占主导地位。初始资金只能用于一时不能用于一世,因为政府不可能提供永久性资金帮助,银行贷款有期限约束且具有一定风险。创业的历程总是充满艰辛,如何防止资金链断裂,如何使资金钱生钱,则需要企业管理者合理用好手中的每分钱,需要全体员工勒紧腰带过苦日子,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可见企业发展前进的脚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有一支具有超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员工队伍,而这样一支队伍的形成是应以员工的无私奉献为代价的。
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它只求付出,不图回报。具有这种境界的人们,视工作为快乐的源泉,把为企业分忧当作自觉的行为,再苦再累也不觉烦恼,而企业正需要如此的员工,才能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试想,如果人人都“私”字当头,动辄以报酬论干活,斤斤计较,当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时,便会因个人私欲得不到满足而消极怠工,这样怎能出好产品,怎能实现盈利,没有盈利又怎能有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又怎能使企业保值增值,员工的收入怎能见长。由此可见,企业提倡无私奉献精神并非唱高调,它不但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而且有利于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有利于员工个人收入的提高,于公于私,都是合情合理的。也许有人会说“等企业好了,我人也老了”,以此质疑“无私奉献”理念的合理性。不可否认,由于一些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或企业当权者的贪腐,致使企业连年亏损,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留给继任者的是一个烂摊子,重新整顿异常艰难,使一些员工看不到希望,由此发出上述感慨。但这不是“无私奉献”理念的错,而是某一管理体制的错,不能因噎废食而否定“无私奉献”价值存在的。
企业员工为企业发展无私奉献的案例不胜枚举。享誉海内外的海尔集团从1984年到1995年,全体员工坚持“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以“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舍小家顾大家,历经十年创业首战告捷,创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在缅甸达贡山项目建设的280多个日日夜夜里,广大党员群众以先锋营、突击队的形式参战,以超常的雄心壮志、超群的胆识智略、超人的执著心态、超越的品格力量,一举攻克难关,其无私奉献的光彩成为中国企业成长的宝贵财富。这些事例,无不说明无私奉献精神的魅力所在。
总之,企业员工崇尚无私奉献精神,就会忘我的工作,这无疑为企业注入了活力,企业的增长速度就会加快,企业便因此而获益,这种环环相扣似的链式反应,推动着企业良性发展。
看个鲜活、刚刚出炉的案例————————————某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竟然这样,你说对企业有好处?
据新华社电 公安机关侦查得知,县自来水公司于2003年进行企业改制,现为股份制私营企业,受害人范福林(男,54岁)任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犯罪嫌疑人范光泽(男,43岁,杜蒙县泰康镇居民)是该企业职工。2011年9月,范光泽对单位领导说家人病重要求请假,一共请假35天,后经公司了解,范光泽家人没有得病,范光泽是去干私活。主管经理李树清(男,56岁)将情况汇报到公司后,公司决定给予范光泽停薪留职。2012年7月20日,公司开展普查工作时,通知范光泽上班,分配给他1180户普查任务,但范光泽未开展普查工作,后将空表返还了李树清。
9月6日9时10分,范光泽携带尖刀和瓶装汽油来到县自来水公司办公楼二楼的会议室内,范光泽直接走到范福林的跟前,用右手打开一瓶装满汽油的饮料瓶瓶盖,将汽油倒在范福林的头上和身上,并用左手拿的煤气炉点火器将汽油点燃,致使受害人范福林身上大面积烧伤(烧伤面积达60%);后又用尖刀捅副总经理李树清,致使李树清身中11刀,犯罪嫌疑人范光泽作案后潜逃。
驳正方:你是老板还是员工,你是否曾经无私奉献。
首先假设你是老板,前面已经论证过,对老板不存在无私奉献。仅是慈善家,你首先要有东西,才可以给予。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其次,如果你是员工,你能够奉献的只有两样:一个是智力,一个是体力。先说智力,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来选择,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同样公司在选择你的时候,也就明确给你的待遇和应该体现的价值。公司没有要求你无私奉献!这里面有几种情况:一你完全胜任,在工作时间100%按质按量完成工作,这时你无需无私奉献,因为无论工资还是奖金,你都不用担心,你应该有的都会有。你还有时间学习和改善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关系。第二种情况:不能完全胜任工作,但是一个很负责的人,需要多一点时间来尽心完成工作。那么他就不是无私奉献。第三种情况:他的能力超出工作范围,他高效认真,但是多出的时间,他会帮助公司做些别的事情,公司不会多发他一分钱,这算不算无私奉献?我的经历就经历过许多这样的情况,别人我不敢说,我自己绝对是有私心的,公司是个人发展的一个平台,公司有时会有一些管理和工程改进的需要,但是公司的能力是有限的。最典型就是资金不足。我们做技术的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项目是外发还是自己做。我只要有八成的把握,我就力主自己做!利用公司的资源和项目提高自己,使自己能够胜任更高级职务。我有私心,但为公司创造了效益。这个我很高兴去做,但绝对不是无私奉献。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员工,与论题无关,不进行讨论了。
好了,我们下面讨论体力的无私奉献,那就更有意思,劳动法禁止。只要加班就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报酬,而且还有诸多限制。而且还要员工愿意才行,不是你想加班就加班。当然有些完全不求补偿的加班,这大多是因为工作不能按时完成,为了工作或其他目的才会。
无论如何我看不到无私奉献的影子: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工作都是有目的的。虽然本人不一定能够表述清楚!至于真的公司有一个无私奉献的员工,公司又不能给更高的待遇和工资(给了就不能说无私),建议立即解雇,否则公司不会得到任何好处,而且会越来越混乱!
我认为争论与道德水准无关。首先道德本身就无标准,西门子、三菱公司都曾经为军国主义政府制造武器,但是这两间公司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其次,无私贡献对于现代公司意味不道德和可能触犯法律,不管是员工自愿还是企业文化要求员工这样做。设想一个人只想干活,比如一个人顶两个,可是他并没有太多的要求,所以公司给了公司最低的工资标准?对员工给予相应的报酬是公司的责任!既然辩论,强调的是论点、论据,那么就要研究研究:由无私奉献能不能推出企业的利润和业务增长了。能推出就是正方正确、不能推出或不能确定就是反方正确。假如得到各种可能的概率相同,反方正确的概率为2/3而正方正确的概率只有1/3!
我们现在来看命题的形式:
正方: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
反方: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们改一种说法,可能会使问题更清楚一些:无私奉献是不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这问题就清楚了,(员工)无私奉献真的与企业发展没有关系!!!只要有一个企业发展良好,而他并不需要(员工的)无私奉献就够了。如果无私奉献构成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无一例外!所以从命题来讲,正方的陈述从形式上讲就是伪命题,而反方观点正确的概率要比正方观点正确的概率大得多。即使从道德角度我也坚决支持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