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DCS厂家及客观排序 点击:11786 | 回复:164



工控骑士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6帖 | 17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10
  • 注册:2006年11月14日
发表于:2007-01-26 00:01:00
楼主
本人从事工控行业多年,对国产DCS厂家的历史和发展比较熟悉,经过我深入的调查,包括实际使用的情况和用户一线DCS工程师的反映,以及所接触的DCS的集成商的意见,结论如下:

一流系统,即国内最好的控制系统,新华和国电智深当之无愧,这两家源于美国的技术,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开发的,属国字辈的,系统稳定,硬件配置高档,软件功能强大,尤其是新华的系统具有真正的在线下装功能,使用方便.这两家当初开发的时候立足点就很高,主要面向大的控制系统,与进口的争夺市场,当然价格也是最高的.

二流系统,和利时和中控.和利时有两套系统,一套是SM,一套是FM,SM可以与进口的争夺一些市场,总体来讲,硬件外观不错,但作为DCS系统来说,性能指标不够,好多时候不得不加隔离器,软件主要是采用OEM的方式,几乎全部用的是外国的,系统的稳定性较差,有时整个系统被拆除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中控一开始是源于小日本的技术,系统做的小气,象小鬼子的人一样,软件基本上是自己开发的,易用但功能不强,硬件就差的太多了,只能做一些小项目.大一点的项目中控的系统就吃不消了,速度奇慢.所以大一点的项目中控用GCS-200,不过这套系统全部是小日本富士电机的产品,中控硬说是自己开发的.这两家公司的系统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不能真正实现在线下装功能,尤其是在石油/化工行业,这一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三流系统,中自和威盛.中自源于浙大,在化工行业有一些业绩,但系统显然不尽如人意,估计是资金问题,现在被正泰收购.威盛在煤化工行业有一些业绩,但系统不敢恭维,我在一个化工厂亲眼所见威盛的系统由于主控器故障引起整个系统瘫痪,原因是威盛的所谓DCS主控器居然不配置冗余,就是为了省钱控制器也不能不配置冗余啊,让人不可思议!

四流系统,主要是新出现的一些厂家开发的系统,如华文等.开发或整合一个系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开发和投入市场的初期要化很大的代价,但这些公司实力小,投入不起,在系统还不特别完善的情况下急于推向市场,恨不得一夜之间赚钱,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引下,就是费力签下一单,最后大都由于系统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失去客户.

如有不妥,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百特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34帖 | 16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11
  • 注册:2004年3月04日
发表于:2007-02-09 16:13:00
41楼
真的很难选择!尤其是一些小的公司!用高的用不起,用低的质量不好。

工控骑士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6帖 | 17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10
  • 注册:2006年11月14日
发表于:2007-02-12 11:25:00
42楼
中控现在学得也越来越不诚信了.为了中标不择手段.

kkklllooiuu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119回
  • 年度积分:2
  • 历史总积分:138
  • 注册:2006年7月10日
发表于:2007-02-14 15:20:00
43楼

工控骑士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6帖 | 17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10
  • 注册:2006年11月14日
发表于:2007-02-28 10:38:00
44楼
有事没事顶一下

大刘东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6帖 | 4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9
  • 注册:2003年10月28日
发表于:2007-03-02 12:22:00
45楼
现在系统集成做起来也是很累了,厂家比着降价,我们的利润也很有限了啊,想跳槽了啊... ...

TISNET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5帖 | 17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67
  • 注册:2004年7月21日
发表于:2007-03-05 08:59:00
46楼
随意降价的公司是没办法做大的公司,对自己产品有信心的公司是不会随意降价的,实际上是把自己降到了二三流的地步,一流的公司的定价永远是一流的!

mp44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635回
  • 年度积分:1
  • 历史总积分:2103
  • 注册:2006年3月09日
发表于:2007-03-07 13:21:00
47楼
国产品牌还要经过几年才能看出趋势.

事情真相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8
  • 注册:2007年3月09日
发表于:2007-03-09 21:13:00
48楼
一楼的“工控骑士”我看阁下是在骑驴吧,看似很懂行,其实浮在表面上。和利时会弱于国电智深与新华?和利时的国华陕北锦界4*600MW机组,1号机组已于2006年9月30号运行,国家5大设计院及电科院的专家评价都很高;国电智深中标的项目绝大多数是国电系统的,智深有什么本事?几乎完全靠老子照着儿子。原新华确实是国产DCS在火电行业的排头兵,令人敬佩,可各位又是否知道,新华的DCS技术是多么的古老与乏味?智深与新华的软硬件开发能力都要弱和利时一个档次。
   国产DCS排名如真要排名,从市场销售额、研发能力、大火电、核电、地铁等诸多指标综合排名,和利时绝对排在第一;在火电领域,和利时、新华、国电并驾齐驱;核电和利时一枝独秀;石化化工和利时与中控争雄;地铁铁路和利时独占鳌头;其它行业诸侯混战。
   

工控骑士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6帖 | 17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10
  • 注册:2006年11月14日
发表于:2007-03-12 13:27:00
49楼
这个‘事情真相’一看就是和利时还没有出道的低手,估计是刚毕业到和利时混饭吃的,连基本的事实还不了解,本不想回复也不值得回复这样的人,但为了教育他,还是稍微让他了解一下真相的好。

‘事情真相’一开始就是“和利时会弱于国电智深与新华?”一副恬不知耻的样子。

和利时在电力系统如何呢?你可以调查一下再来网上发表高论:

[b][color=#FF0000]1、和利时做的合肥电厂125WM机组,跳机,电力部通报。
2、和利时做的山西太原二电厂,整个系统被电厂拆除。
3、和利时做的包头二电厂,整个系统被拆除,人员被打。[/color][/b]

还要我举这样丢人的例子吗?和利时是国产DCS的不幸,给国产DCS丢尽了脸,我没把和利时排到3流已是对和利时极大的照顾了!

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工控骑士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6帖 | 17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10
  • 注册:2006年11月14日
发表于:2007-03-12 13:33:00
50楼
转: 
西三旗流浪者:  引用   2007-1-30 14:21:00 
    说实话,当初我就不该来这个公司(HOLLYSYS)工作.调试这么多年现场,问题绝大部分出在系统本身.老板不能为了省钱就降低卡件质量,这样是砸自己牌子,毁公司的前途.长此下去,我们都得另寻出路了. 
 

工控骑士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6帖 | 17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10
  • 注册:2006年11月14日
发表于:2007-03-12 13:53:00
51楼
再看看和利时的垃圾系统:

一、和利时和软件体系由三套不同国家的软件构成,兼容性不好,所以存在各个软件之间的衔接问题,运行中容易出现死机现象。
和利时的算法组态软件是德国Smart Software Solution公司的CoDeSYS软件的OEM版本,上位软件有自己开发的MACS5,有Citect OEM的,控制器运行软件是加拿大的QNX。

二、和利时的控制器设计上使用INTEL的商用快速芯片,在参数或控制方案修改时增量下装次数不能太多,否则容易引起控制器处理困难,造成死机。

三、和利时的在线组态是骗人的,因为需要编译和重启控制器。
和利时的数据修改和下装非常不方便,而且需要的时间很长。假如要增加一个测点,首先一个问题就是硬件位号不能改变,因为一旦修改就会造成全下装,引起控制器停止运行,所有数据恢复初值。其二,要在控制器组态软件中,增加一个全局变量,一个由电量程转工程量量程的转换模块,然后编译、增量下装。第三步,在上位软件Citect中要增加一个变量标签,一个趋势标签,一个报警标签,编译通过后,重启主服务器、从服务器,再依次启动各个操作员站(客户机),至此新增测点才会生效。系统无法实时组态。厂家自己不敢在线修改逻辑。

四、在站间测点调用上存在问题,一个项目一般配一个以上的控制站,测点之间肯定有逻辑关系,和利时系统是通过建立网络变量来实现的,一是网络变量的建立过程非常繁琐,二是网络变量的通讯不可靠,三是通讯速率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ouyang1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72帖 | 9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71
  • 注册:2002年3月09日
发表于:2007-03-14 08:24:00
52楼
确实如此, 中国移动简直就是在吸民脂民膏。
电话费用怎么地这么贵啊?有什么理由比国外贵几十倍啊?(按理说,中国的使用人口多,费用应该更便宜啊!!!)

ouyang1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72帖 | 9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71
  • 注册:2002年3月09日
发表于:2007-03-14 08:26:00
53楼
请问为什么删帖?

HBZYCS

  • 精华:3帖
  • 求助:2帖
  • 帖子:50帖 | 186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380
  • 注册:2004年11月27日
发表于:2007-03-20 15:02:00
54楼
和利时,现在只会拼价格,质量怎么能搞好呢

找不到回家的路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46帖 | 65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855
  • 注册:2005年3月24日
发表于:2007-04-05 11:04:00
55楼
呵呵,我想大家是不是有点偏离主体了,咱们是评论国内的DCS系统,相比之下,国内的产品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为什么对于别人提出的问题冷静的思考一下,反而在这儿吵呢?
我认为大家现在应该团结,把国内的产品质量搞上去,这才是硬道理!

shooyan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8帖 | 14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37
  • 注册:2004年2月17日
发表于:2007-04-05 11:09:00
56楼
挺热烈的

EDPF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帖 | 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1
  • 注册:2006年10月04日
发表于:2007-04-08 14:40:00
57楼
先说明下,虽然我的用户名和国电的一样,但我只是智深的一个用户。
因我所在厂同时使用了EDPF-NT和hollsys两套系统,我个人感觉,EDPF-NT要好用一些,建点、做组态、在线下装也都比较方便,虽然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过卡件通道坏的情况,但毕竟属于小故障,同时,智深的工程师态度也不错啊,我到现在还和智深的一个工程师保持联系(成了朋友的说),尽管我们的设备已经过了保修期。当然,组态的DOS环境确实不好,但据说基于WINDOWS界面的新系统已经在其它的一个什么电厂投入试用了。
HollSys的系统,确实问题多了一点,我们的DEH操作员站在一年内发生了三次死机、5次离线,而且他们居然用DELL的商用机代替了工控机,同时现场工程师的水平也有待提高(据他个人说刚毕业一年多就出来单独做工程了),最后一点,不支持在线下装实实在在是个硬伤。
最后说一句,不希望DCS厂家展开价格战,不要象其它领域一样,搞得两败俱伤,最后让老外偷笑。

gravitationecho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33帖 | 18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59
  • 注册:2005年3月10日
发表于:2007-04-08 14:57:00
58楼
    [b][color=#FF0000]工业控制领域要尽快拿出中国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来!!!![/color][/b]

gravitationecho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33帖 | 18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59
  • 注册:2005年3月10日
发表于:2007-04-08 15:03:00
59楼
[b][color=#008000]我们向家电产业学习[/color][/b]

意见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2
  • 注册:2007年4月08日
发表于:2007-04-08 15:18:00
60楼
   国内的系统真是让人福气啊,杀低价,互相诋毁,其实是自己抽自己耳光,碰到过中控投标的,确实如上位老兄说的,为了中标,不按实际配置来,或者叫不怎么择手段,杀出低价,给人家降低配置标准,其无耻嘴脸亏为大公司销售人员,当然来源于厂家的一些人是什么都不明白,于是让中控糊弄了,悲哀啊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