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职场地图 点击:19236 | 回复:454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6-09-21 18:20:00
楼主
职场中几种不可交的人  
  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满腹牢骚是无济于事的,要抱有正面的态度,着眼于有益的事情。清楚你的人生目标、使命及长远计划,列出一份你个人的成绩及获得的利益,每当你怀疑的时候,便拿来作参考。与抱有正面理想的人为伍,要避免问那些“为什么”的问题,将焦点集中在工作上,学会心胸开阔。 

  职场箴言: 
  1)交浅言深者不可深交:初到公司,可以透过闲谈而与同事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但是有一种人,刚认识你不久,便把自己的苦衷和委屈一古脑儿地向你倾诉。这类人乍看是令人感动的,但他可能也同样地向任何人倾诉,你在他心里并没有多大的分量。 
  2)搬弄是非的“饶舌者”不可深交:一般来说爱道人是非者,必为是非人。这种人喜欢整天挖空心思探寻他人的隐私,抱怨这个同事不好、那个上司有外遇等等。长舌之人可能会挑拨你和同事间的交情,当你和同事真的发生不愉快时,他却隔岸观火、看热闹,甚至拍手称快。也可能怂恿你和上司争吵。他让你去说上司的坏话,然而他却添油加醋地把这些话传到上司的耳朵里,如果上司没有明察,届时你在公司的日子就难过了。 
  3)惟恐天下不乱者不宜深交:有些人过分活跃,爱传播小道消息,制造紧张气氛。“公司要裁员”、“某某人得到上司的赏识”、“这个月奖金要发多少”、“公司的债务庞大”等等,弄得人心惶惶。如果有这种人对你说这些话,切记不可相信。当然也不要当头泼他冷水,只需敷衍:“噢。是真的吗?” 
  4)顺手牵羊爱占小便宜者不宜深交:有的人喜欢贪小便宜,以为“顺手牵羊不算偷”,就随手拿走公司的财物,比如订书机、纸张、各类文具等小东西,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上司绝不会姑息养奸。这种占小便宜还包括利用公司的时间、资源做私事或兼差,总认为公司给的薪水太少,不利用公司的资源捞些外块,心里就不舒服。这种占小便宜看起来问题不严重,但公司一旦有较严重的事件发生,上司就可能怀疑到这种人头上。 
  5)被上司列入黑名单者不宜深交: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上司将哪些人视为眼中钉,如果与“不得志”者走得太近,可能会受到牵连,或许你会认为这太趋炎附势。但有什么办法,难道你不担心自己会受牵连而影响到晋升吗?不过,你纵然不与之深交,也用不着落井下石。 
  避免深交,但需要与之沟通。当你新进公司时,应当表现得友善大方,主动与人交际。比如:邀请同事共进午餐或晚餐,寻找机会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借此表达你愿意配合同事工作的善意。 
  三五同事经常聚在一起,或去唱歌,或逛街看电影,或聚会玩牌,久而久之,情谊加深,有可能从此形成“小团体”。 
  如果上司把你认为是小团体的一员而列入黑名单,你就倒霉了。一般说来,上司对小团体总是抱持着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小团体里的人多有顾虑。 
  首先,上司会认为小团体里的人公私难分。如果提拔了圈内某个人,而与之较好的同事“哥儿们”可能会得到偏爱放纵,不仅对公司、事业不利,对其他员工也不公平。 
  有些时候,上司担心小团体里的人“不忠诚”。经常聚在一起的人气味相投,若上司对其中某个人批评或扣奖金,若其中某个人与别的同事发生矛盾,这几人可能联合起来对付上司,或影响公司团结。再说,即使上司想给其中某个人单独奖励或红包,这个人很可能就会泄漏给圈内的朋友知道。很可能红包不是每个人都有,其他同事若知道定会认为上司不公。 
以下简单介绍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1)故意显露笨拙的一面,使对方产生优越感。 
  比如说,时下的演员都以年轻貌美、头脑聪明、歌艺佳、演技生动为优点,企图在观众中塑造一种形象,提升优越感;殊不知,一个人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只会增加心中的挫折感,也就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反感。根据这个原理,某些人为获得知名度,故意表露自己的笨拙。在公司的同事、上司面前,故意表现出单纯的一面,以其憨直的形象,激发他人的优越感,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有的部属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工作上处处表现得干劲十足、能力超强,殊不知自己在无形中已惹来嫉妒和猜忌:“你行,你一人就能干好,那还要我们干什么?” 
  2)说些自己的私事,从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开门未必一定要见山,一见面就谈工作的事,铁定会让人反感。何妨暂时抛开主题,先谈及共同的话题,或自己的繁杂琐事,以求达到心灵的共鸣。如肯尼迪在争夺总统席位的竞选演说中,曾经轻描淡写地说:“紧接着,我还要告诉各位一句话,我和我的妻子虽然赢得选战,但我们希望能再生个孩子。” 
  在公司与同事谈及私事,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亲切感。但是,私事并不包括隐私。如果你向别人泄漏自己的隐私,别人可能会以此为笑柄攻击你。如果随意谈论及他人的隐私,他人也会对你表示不满,并乘机报复。 
  3)倾听是你克敌制胜的法宝。 
  一个时时带着耳朵的人远比一个只长着嘴巴的人讨人喜欢。与人沟通时,如果只顾自己喋喋不休,根本不管对方是否有兴趣听。这是很不礼貌的事情,也极易让人产生反感。 
  做一个好听众,不仅要自己说,更要尊重别人说,效果比你说得天花乱坠好得多。倾听并不只是单纯的听,而应真诚地去听,并且不时地表达自己的认同或赞扬。倾听的时候,要面带微笑,最好别做其他的事情,应适时的以表情、手势如点头表示认可,以免给人敷衍的印象。 
  特别是当对方有怨气、不满需要发泄时,倾听可以缓解他人的敌对情绪。很多人气愤的诉说,并不一定需要得到什么合理的解释或补偿,而是需要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出来。这时候,倾听远比提供建议有用得多。如果真有解释的必要,也要避免正面冲突,而应在对方的怒气缓和后再进行。 
  4)缩小彼此间的心灵距离。 
  人与人之间总维持着一定的距离,以建立藩篱保护自己又同时避免伤害对方。虽说“距离产生美感”,但距离太远,就会产生隔阂。根据接近原则,可以缩小距离,使之恰到好处。  



西安毛毛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5
  • 注册:2004年8月25日
发表于:2007-10-20 23:52:00
281楼
好!

不怕下雨的风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68帖 | 33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36
  • 注册:2007年1月25日
发表于:2007-10-21 10:06:00
282楼
 你太有才了

老王来了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帖 | 137回
  • 年度积分:12
  • 历史总积分:4146
  • 注册:2006年8月12日
发表于:2007-10-22 16:41:00
283楼
good!

WXbasco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3帖 | 120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57
  • 注册:2004年12月17日
发表于:2007-10-27 15:37:00
284楼
两个字,顶了!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14:03:00
285楼
不做夫差。

我忙我不忙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10帖 | 47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88
  • 注册:2007年3月02日
发表于:2007-11-03 00:42:00
286楼
[b]一语道破——广告体简历ZT [/b]

    什么是广告体简历?就是仿造平面广告的格式(不是“豆腐干”式的分类广告,更不是电线杆子上的“牛皮癣”,而是报刊杂志上大品牌的形象广告)写简历:用一句标题突出你的求职优势,占页面的四分之三,其他诸如个人情况、学习实践经验等等,一律小字排在后面——千万别怕别人看不见,在用人单位看来,绝大部分新人没什么分别,“以教取人”或者“以校取人”都是没有理由的理由。只要你的标题能“抓人”,你就有可能得到面试的机会。 

    思维突破:求职就是把自己推销给用人单位,写简历就好像为自己做广告。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名校背景、缺少实践经验就一定“卖不出好价钱”。也不要担心广告式简历不被人信任,现行的广告规范是数代行销大师经验的结晶,只要用得妙,“卖个好价钱”是小菜一碟。 

    决胜一击:标题要精,集中优势兵力,重拳出击,单点突破。 

    战术详解:所谓标题“精”,是指要在用人单位的要求与你的优势之间,选择一个最佳“卖点”,再用一句精炼的话表达出来。这句话可以文绉绉的,也可以是大白话,但一定要说到点子上,而且不能太长。 

    所谓“单点突破”,是指只能选择一个点或面说,就好像海飞丝只说去头屑,而潘婷只说滋养头发一样,切不可因为难以取舍而说得太多或说得太复杂,这样只能使你在招聘人员的眼里变得面目模糊,缺少明确的利益点。 

    技术要点:仔细研究用人单位的要求,针对每一个职位做专门的简历,侧重点要有所变化,把缩减页数省下的钱花在打印上。 

    通关秘笈:广告式简历的BUG在于专业性强,一般的人难以把握。我提供的升级补丁:标题想出来后请中文系的同学润色一下,整体完成后请广告系或市场营销系的同学提点建议。不过最终还是要相信自己,毕竟最了解你的人还是自己。 

    无事生非——解决问题式的简历 

    我所看过的最精彩的简历,是一份申请某著名公司市场部企划文案的“另类”简历。求职者只有大专学历,没有名校背景,工作经验不足一年,也不是广告或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但求职者最终凭借这份“另类”简历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这是一份典型的解决问题式的简历。求职者凭借良好的文字功底和对市场部工作的了解,将这个职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知识技能,所面对的问题和他自己的答案浓缩成十几个成语,罗列在简历上,然后请美术设计把每一个字都去掉一笔,再在简历的最后写上“来一笔”,取“笔”意思的一语双关。整份简历只用了一页A4的纸和另外寥寥几句简单的个人情况,却表达了求职者对市场部企划文案工作的了解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他致胜的关键。 

    思维突破:所有的职场新人,不管有无名校背景,是不是学生干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都是没有经验的毕业生,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此时,如果求职者能突出自己实际操作能力,就能抢占求职的制高点。 

    决胜一击:自问自答,一手挑起事端,一手力挽狂澜。 

    战术详解:自己提出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工作中经常遇到、但对于新人而言却是难以解决的。答案一是要具体,有实用价值,不要像写论文那样纠缠理论问题(新人通病);二要简洁明了,记住招聘者看一份简历的时间平均只有1分30秒,所以要控制在100个字之内;最重要的是独辟蹊径,以显示与他人的不同(当然首先要言之有理),一定不要有陈腐之见,否则反而显得你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不足,起了反效果。 

    技术要点:问题和答案的选择,一定要深思熟虑。可以和有工作经验的前辈商量,也可上网查一查目标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发展重点。此外,应届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不妨就开始考虑这一问题。 

    通关秘笈:对于学理工的新人,解决问题式的简历最大的BUG在于问题可能过于专业,筛选简历的人事小姐“不感冒”。我提供的升级补丁:想方设法了解目标职位的主管或者总经理,把简历直接寄给他。这个办法好处多多,不但减少了中间环节,而且表示你有诚意,有办法,有胆识。 

    招聘是一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博弈游戏”,招聘制度就是“游戏规则”。世界是没有完美的规则,所有的规则都有漏洞,招聘也不例外。“另类”简历之所以会十分有效,正是因为在不违反“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巧妙地利用了规则漏洞。比如:很多公司在初选简历时,都是由不懂业务的人事部门进行,目的是为了缩小面试的范围,这难免会对合乎应聘要求,但没有特色的简历“大开杀戒”——名气越大的公司,越是如此。广告体简历针对这一特点,先声夺人,争取宝贵的“曝光率”。而“解决问题式的简历”则打破新人应聘“无实践能力”的思维定式,效果更侧重于面试时赢得部门主管的好感。

我忙我不忙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10帖 | 47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88
  • 注册:2007年3月02日
发表于:2007-11-03 00:44:00
287楼
向美国公、私营企业或机关行号谋职时,并不需要写传统中国式求职的自传。美国法律明文禁止雇主对谋职者施行各类歧视,包括种族、性别、年龄、国别、宗教信仰等类歧视,且基于尊重隐私的理由,雇主也不敢要求谋职者或雇员交出会泄漏身世或家族背景的自传。对美国人来说,求职的自传就是履历表(Resume);遵从美式求职文化,本书故将两者统称为自传(Resume)。s0100
美式自传的特点在于只需交代与个人工作、才能有关的信息,不必提个人身世或家族背景。美式自传(即履历表)与传统中式卡片型的履历表也不相同,前者对求职者的学经历、才能及过去的工作表现描述详尽,后者则由于卡片式设计,版面太小,常流于笼统、粗略。再者,不若中式履历表,美式自传不必贴照片。
什么是自传呢?自传是求职者推销自已的一名无声推销员,一纸推销自我才能的广告,也应是一个深具说服技巧的、介于主雇之间的撮合者。
既是无声的推销员,外表的庄重是唯一能引人重视的第一步。故自传的字体必须清晰易读,不能太孝太挤,也不能太单调、毫无变化,使人读之无法找出自传所强调的重点。良好的自传应善用现代文书处理器(wordprocessor)的威力,该强调的标题、重点、重要经验与成就等部分,应采用粗体字(boldface),或加底线(under-line),或用不同的、较显眼的(eye-catching)字体,或综合以上方法加以凸显其讯息。
由于网际网络的便利,现在很多雇主接受或要求求职者以email传送自传。传送时,务必加上封面函,并以附件方式同时送上自传。传送后,三天内应该打电话给雇主以确认对方已收到了你的自传。
若采用传统邮件方式送达自传时,自传用的纸张,可能者,宜采纸质较厚重些、较贵重者,比方说,采用美国的60磅或80磅纸(80-poundpaper)就比20磅纸正式。这会令读者觉得自传的主人是很认真、敬业的专业者(professional)。如此一来,雇主在未阅读你的自传前,就已先有一个良好的、敬重的态度了。
自传纸张的颜色,传统上以白色或象牙色(ivory)为主。也有求职者为吸引雇主的注意而采用其它颜色,如浅黄、浅绿、浅蓝等颜色,效果如何,仍不得而知。值得小心的是,不要使人对你的自传纸张感受到太明显的标新立异的印象,而起反感。
推销员除了良好的外观外,还要有优雅的谈吐,有条不紊的销售辞(salestalk)及令人信服的产品(即你本身)的好处与优点。所以自传的格式与内容,亦应朝这个方向做,即:
(1)要优雅。用字遣词必须适当,应避免太乖僻生涩的字句或太多令经理阶层,即雇用之决策者,无法了解的专门术语(jargons)及简称(acronyms),也应避免太青少年气息的(juvenile)或低俗的语气。前者令雇主觉得你在故弄玄虚或炫耀(showoff)所学,后者令人觉得你不成熟,难担当重任。
(2)要有条不紊。自传的格式应如本章所示的范文,将你的姓名、地址、电话、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个人值得提供的资料等,逐项标示清楚,有系统地一一载明。教育背景应先列最高学历,再往以前列记。工作经验亦应将最近的经验先列明,再逐一上溯。这是因为,越近的经历越应受重视之故。
(3)要提出令人信服的好处与专长。因此有关个人的过去工作成就、专业贡献或社会成就,都是雇主想要获得的资产(asset),一定要在自传中撰写清楚,并将之凸显出来。
如果你能将以上要点,充分的在自传中发挥出来的话,那么你的自传无疑地,将会成为一项自我推销的有力广告了。最后,撰写自传前也应该知己知彼,才能稳操胜算。故可能者,宜花点时间研究、调查一下雇主之真实所需,然后对症下药,尽量在自传中,强调自己所拥有雇主所急需的相关经验或成就,并且酌量淡化与之无关甚或敌对的经验或贡献。这似乎有点类似古今一些媒妁在撮合男女双方时,所用的搭配与说服技巧。就实际的功能来说,一篇成功的自传,实亦应扮演一个能够圆满地匹配求才者与求职者之合作关系的撮合者。

拿电笔的

  • 精华:1帖
  • 求助:3帖
  • 帖子:25帖 | 33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0
  • 注册:2007年8月21日
发表于:2007-11-03 15:52:00
288楼
学习

昨日重现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17帖 | 51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47
  • 注册:2005年8月05日
发表于:2007-11-03 22:18:00
289楼
不错,顶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1-09 21:40:00
290楼
白领工资标准(社会科学院)
  一档:香港18500,澳门8900;

    二档:上海5350,深圳5280,温州5020,北京5000; 

    三档:杭州4980[杭州白领工资标准你说我说] ,广州4750,苏州4300,厦门4100,青岛4000; 

    四档:南京3780,福州3380,无锡3200,天津3150,济南3120,大连3000; 

    五档:郑州2880,昆明2800,武汉2680,海口2600,长沙2480, 

    三亚2360,重庆2250,沈阳2100,乌鲁木齐2100,西安2080; 

     六档:成都1900,哈尔滨1700,呼和浩特1700,贵阳1600,长春1500,兰州1500,银川1100,西宁1000; 

    七档:拉萨900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1-12 12:59:00
291楼
[b]工作激情哪里去了[/b]ZT
1999世纪末的那年,范晓萱在《失败的man》中唱道:“搞不清楚,你要赚多少钱才会满足,为什么还觉得很孤独,失败的man,越弄越糊涂。”那时候意气风发的70年代们和踌躇满志的80年代们对此无法感同身受。进入21世纪,节奏越来越快,选择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顺手,却渐渐发现激情越来越少,离自我越来越远,终于在某天惊醒于“日子还是不断地重复,看到镜子自己都想吐”的可怕感觉。 

    于是,早上醒来的第一个念头便希望可以生场大病,不用去公司上班;枯坐在电脑前却迟迟进入不了状态,总习惯把工作拖到最后一秒才完成;觉得每天的工作都在重复自己,感受和心得越来越少,倦怠和麻木越来越强烈;甚至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1-12 13:00:00
292楼
[b]工作激情和工作年限有关:2年阵痛 5年之“痒”[/b]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职场人曾经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只是激情正在消退。50.3%的受访者处于工作激情时有时无的状态,视工作内容、心情和上司、团队等外界因素的变幻和刺激,才能激起精神和斗志;43.5%的受访者坦白工作激情已不再,只是依靠责任感的驱使完成工作;而从未有过工作激情,只是把工作视为赚钱手段的受访者寥寥无几,仅占3.7%(见话题1)。看来,工作并非是生活的全部,但工作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工作激情并非“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情”。所以文学巨匠高尔基的那句名言才能如此打动人心:“当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1-12 13:05:00
293楼
[b]如何找回工作激情:跳槽 休假 八小时之外 [/b]

    丧失工作激情就如同患上抑郁症一样,能够通过外界的刺激来改善,但很难完全依靠外界力量改变眼下不良的状态。因此消极逃避只会让自己陷入越来越差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要时常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出击,进行“自救”。 
 [u] 跳槽:不要让它成为逃避的借口 [/u]

    24岁的Victor已经有过6次跳槽记录了:“第一份工作薪水太少,第二份工作没有前途,第三份工作根本小学生都能做,第四个公司的同事都是大妈大婶,第五个公司的老板带着有色眼镜,第六个公司没有文化……”诚然,25岁以前可以多跳槽多尝试,但频繁跳槽不可取,会造成经验和资金的积累过程的断裂。 

    当跳槽成为一种习惯后,它就成了逃避现实的借口。 

    [u]自我超越:More pain, more gain. [/u]

    25岁的Olie遇到了瓶颈:“闭着眼睛都能把工作做完,每天在公司的时间真是煎熬,没有动力。”半年以前,她向主管主动要求“加码”,给予新的工作任务,纵然那是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半年后,Olie渐渐熟悉了这个领域,对于新工作渐渐地得心应手起来,同时也受到了主管的肯定和褒奖,赢得了同事艳羡的眼光。 

    化压力为动力是个痛苦的过程,但收获的却是理想的结果。More pain, more gain. 

    [u]业余爱好:八小时之外才是真正的你[/u] 

    32岁的Wayne在培训师的岗位上做得很出色,然而这个专业这份职业却都不是他的第一选择。他通过业余时间写剧本拍摄DV短片来调整自己、充实自己。“你知道吗,‘教父’的导演,大名鼎鼎的科波拉很讨厌《教父》这部小说,至今都不喜欢自己的作品——为众多影迷们膜拜的电影‘教父’。他通过‘教父’的巨大成功,积累了资金投拍他自己喜欢的影片,又在巅峰时放弃导筒,立志酿造世上最好的葡萄酒。他成功了!看,本职工作到达如此高峰的人,都能活出另一个更为出色的自己!” 

    记住,八小时之外才是真正的你! 

   [b] [u]误区:把兴趣变为工作[/u][/b]

    Kai从小就喜欢流行音乐,在大学时组过乐队,疯狂地听过上千张唱片,当他把爱好投射到工作上——写乐评时,所有人都认为是“天作之合”。但Kai的痛苦无人能知。“以前是带着兴趣、带着爱听唱片;现在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听唱片,听到写到我想吐。” 

    当兴趣变成程式化的工作(严格遵照时间表、按照事先设定的结果推导),便将原本快乐的过程给剥夺了。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1-12 13:07:00
294楼
[b]长期保持工作激情的五个因素[/b]:1.令人兴奋的、有挑战的机会;2.学习和成长的机会;3.一起共事的同事、上司令自己敬佩;4.合理或超出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5.一个好的、有品牌的雇主。 
请牢记以下三个步骤,相信你可以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工作激情:第一步:明确你自己想要什么;第二步:想想通过Who、How、Where,才能获得你想要的;第三步:分析阻碍你获得的原因,衡量得失,然后开始行动。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过分地依赖一个渠道或专注一份工作,这样才可以让你较长久地保持工作激情。 

    我们生存在这样一个竞争近乎残酷的职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行动快于思想的亢奋社会,“缺失工作激情”显然是我们不得不遭遇的事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请记住你是谁,不要忘记你的梦想,在你终于可以从生存中摆脱出来,可以享受生活的那刻起,我们会欣喜于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会欣然发现激情的火苗重又燃烧。如果我们暂时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使用我们不习惯的那只手时,请你默念以下这句话—— 

    Work banishes those three great evils: boredom, vice, and poverty. ——Voltaire 
    工作撵跑三个魔鬼:无聊、堕落和贫穷。——伏尔泰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1-14 16:03:00
295楼
[b]职业声望排行榜[/b]

 

文/陈漠

 

最老来俏的职业  中医
提名:考古学家、社会科学家
无论中医西医的争论还要持续多久,但有一点是可以看得到的:中医是越老越值钱。
《豪斯医生》、《E.R》等热门的美国电视剧中,那些绝顶聪明、杀伐决断的医生们无论多么吸引眼球,都取决于一些技术的操作,开刀、检查概莫能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医是个体力活,上了岁数就不一定干得动了。而中医则不断沉淀、不断积累,越是须发皆白,越能给人以信任感。
另一老来俏的职业是社会科学家,最好是研究国学哲学玄学梵文什么的,别人都不懂。比如季羡林,懂的人死光了,就成国宝了。

 

最青春饭的职业  二奶
提名:模特、记者
如果有“结婚员”这个职业,那么二奶一定是最适合的了。
她们业务专精、工作敬业、善于策划、精于细节、重视效率,这一切原因都在于她们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性不强,投入大、产出大、风险大、时间短。
现在已经不适宜用道德指标去评判二奶,但有一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那就是她们必须在有限青春的周期内达成业务指标。

 

最万金油的职业  记者
提名:广告人、设计师
当塞缪尔·G.弗里德曼、迈克·华莱士、沃尔特·平卡斯还在一线拼搏的时候,中国二十来岁的记者们已经开始谋划跳槽了。
说起来,记者,或者说中国记者真是一项万金油的职业,有着广泛的跳槽可能性。记者们干了几年就想着去唱片公司、电影公司、电视台,给各色企业做策划、给二流广告公司写文案、给三流明星当经纪人,给畅销书作家当枪手、帮小出版社卖书号,或者帮地头不熟的过江龙打电话找人约饭局。
智联招聘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上班族想当记者,原因是“因为它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世界,很有挑战性”。世界越大就越有挑战性。

 

最有软实力的职业  女秘书
提名:生活助理、“小三”(职业第三者)
“史上最牛女秘书”的故事告诉我们,秘书再也不是一个只能看别人脸色行事的职业了。在这个岗位上,固然你没有大声说话的硬实力,但你拥有能让任何公司、CEO都灰头土脸的软实力。
所以,“网络信息存储商”会被网民的口水淹没、总裁最后走人,无缘无故掉下来一个天大的负面新闻,被竞争对手念叨10年,被《管理沟通》课的教师念叨5年。眼下,轮到“冰箱制造商”头疼了……

 

最讨人嫌的职业  置业顾问
提名:保险经纪、传销人员
在地产中介的名片上一般都印着“置业顾问”这个头衔,但不管你最后有没有置业,他一定会把你“顾问”到烦。只要你留过一次电话,那么未来半年到一年内,你是不会清静的,他关心你的收入、工作单位、家庭状况、心理需求、身体状况,他帮你分析国家政策、市场行情、卖方心理,他安慰你、同情你、鼓励你、支持你,他拍胸脯帮你搞定,他耸耸肩爱莫能助,这个世界所有的角色和表情他那里应有尽有。最可怕的是,他们会把你的电话“资源共享”给另外的置业顾问、保险经纪、装修公司、股票专家、宽带服务商、纯净水配送站……

 

最金饭碗的职业  公务员
提名:垄断国企职员、教师
公务员说自己压力很大,因为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比一般群体强烈,因为工资每年都会按照通胀比例递增,因为他们居然也开始要引入淘汰机制了,因为全国人民都参加的社保医保他们不参加——他们走另外一条路,例如医疗费用报销80%~90%。因为会面临人际关系压力导致精神紧张或压抑,因为还要面对各种应酬、酒宴,这些都会导致重大疾病的发生。
这样说起来,压力最大的职业倒不如说是最金饭碗的职业。公务员这个职业,至少不用担心可持续发展和CPI指数。

 

最具灰色收入的职业  公务员
提名:律师、医生
同样的工资单晒出来可能完全不一样。
取暖费、消暑费、书报费、通勤费,你有吗?基本工资、年功工资、技能工资、岗位工资,你分得清吗?奖金、补贴、双月奖、季度奖、年终奖、集资分红、承包分红,你想不到吧?衣服、鞋子、食用油、大米、挂面、月饼、西瓜、购物券,你永远也别想了?
这还只是某些公务员的某些收入而已吧,如果你愿意动动脑子、跑跑腿、指点一下迷津,应该还有吧?
所以,在中国,永远不要相信工资,晒工资都是靠工资生活的人才干的傻事。

 

最暴利的职业  房地产老板
提名:煤老板、基金经理
一个房地产企业一天之内可以创造两个神话:中国内地房地产企业的市值老大和内地新首富。40位最富之人里可以有15位是房地产开发商(2007《福布斯》亚洲版“中国40富豪榜”),十大富豪里有8位是搞房地产的(2007胡润百富榜)。
当全中国所有人都在倾家荡产买房的时候,房地产老板怎能不成为最暴利的职业。

 

最闷声发大财的职业  煤老板
提名:垄断国企职员、银行家
有钱的人都是挖煤的,挖煤的都闷不吭声。产量、税额永远是谜,地点永远只能在报纸新闻的边角余料里猜,挖出来的是煤,流入的可都是现金。
矿主们有着最奇怪的身份:矿总是承包的,钱总是自己的;也有着最隐秘的工作性质:他们从不抛头露面,你只能从名车豪宅看出这行的特色。

 

最有话语权的职业  政府官员
提名:幼儿园教师、记者
听证会是一个彰显话语权的伟大发明。那么,谁来决定一个听证会的召开与否、范围大小、结果如何?
当然是官员。官员,或者说高级公务员,是一个特殊而有趣的职业。从理论上讲,他们不过是行政管理人员,是诸多职业中的一种。但是,他们拥有者一种影响别人生活的隐性力量,他们的工作就是安排我们的生活。
官员们把话语权悄悄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设置议程的权力,通过审批、资助、设立等等方式,把话语权转化为执行力。所以,有的听证会召开了,有的没有,有的人在听证会上发言了,有的没有,但最后结果都是你的生活被改变了,官员们的话语得到体现了。

 

最口水的职业  成功学讲师
提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电台主持人
可以没有讲台、可以没有PPT、可以没有麦克风,但绝不能不说话,成功学讲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可以把正确的废话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修辞、不同的比喻、不同的感情色彩、辅以不同的肢体语言在不同的场景、不重样地讲上两千多遍。你还涕泪交加地感谢他们,认为他们给你指明了人生正道。
他们就是靠嘴混饭吃的,不说话毋宁死。

 

最受人非议的职业  医生
提名:警察、保安
SARS的时候,医生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多少赞歌、雕像、报告文学、新闻纪实歌颂着白衣天使。而就在之前,医生还被人骂为黑心,而之后,医生又依然成为灰色收入、态度恶劣、吃回扣等等负面评价的代名词
当然,本质上讲,这不是医生的错。医生是医疗环节上直接面对大众的最后一环,某种程度上,他们成为了医疗环节所有错误的最后承受者。“齐二药事件”、“欣氟事件”,这些本来是药品环节的问题,最后被医生有意无意放大并最终承受了下来。
这就是像击鼓传花,每个人都在传,卫生部在反思、药监局在整改、医院在改革,但医生这个职业却永远受非议。

 

最容易潜规则的职业  导演
提名:研究生导师、经纪公司老板
吴思必须要感谢导演,因为正是有了这一职业的存在,才真正让吴思的潜规则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电影导演、电视导演、晚会导演……所有的导演,不管长没长着一部大胡子,不管事实怎样,近几年来他们的职业表现都被普遍认为是最有能力进行潜规则的职业。
在老百姓的眼里,娱乐圈不就那么回事,导演和演员不就那么回事。所以,演员出来威胁是一回事,导演出来叫屈是另一回事;明星声称自己是清白的是一回事,导演被莫名其妙拿下消失了又是一回事。

 

最考眼力的职业  星探
提名:基金经理、时装买手
每个二流小明星上访谈节目的时候,都会说自己当初是“陪朋友去考的”,不料朋友早早被刷掉,而他们却“一不小心笑到最后”。另外一个故事就是在街上被人看中,开始当然会认为对方是骗子,自己还挺不想搭理他,最后自然也“一不小心笑到最后”。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就是由意外组成的,而星探这种职业也就成为了最具有发现意外的眼力的职业。

 

最具欺骗性的职业  天气预报员
提名:股评家、艺人
没有哪个职业比尼古拉斯·凯奇在《天气预报员》中扮演的那个天气预报员更郁闷的了,工作枯燥乏味、看不到未来前途、每天对着绿幕装腔作势。
在我国,未来2~3天的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可以达到70%~80%,从科学角度讲这已经是很高了,要知道,美国对暴雨预报也只有25%的准确率。当然了,日日出行的市民们总是不满足,他们要求天气预报准确到每天头顶上出现的每片云彩。
有句开玩笑的话说,天气预报员每天都在对着全国人民撒谎。不过,他的伤害度总要小于股评家。

 

最靠外形吃饭的职业  健身教练
提名:艺人、空姐
所有第一次去健身房的小白领面对“你想选哪个私人教练?”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都会对着展示栏比较良久,然后指着最壮硕的那个照片说:“我要这个。”
虽然健身教练这项职业已经迈入了科技化、高学历化的门槛,但健身教练和学员们都知道,外形是直接决定第一印象的要素。学员虽然也关心教练的学识,但他们更崇拜和信任6块腹肌。教练们抽空也要卖卖蛋白粉或能量特餐,但更多时候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形体,这是这项职业的敲门砖,所有的知识和讲解都只能在学员看中了你的肱二头肌之后才发挥作用。

 

最让人想入非非的职业  公关
提名:导演、护士
曾经一度人们对公关小姐充满了幻想,即使有了《公关小姐》这样一部电视剧来为这个职业正名,但大众对于公关的职业内容还是充满了好奇。人们经常觉得,公关不就是帮企业花钱嘛,公关人员也无非就是人漂亮、身材好、口才好嘛。
但公关真正的关键却在于如何弥合企业与大众之间的沟通断层,如何把企业意志通过有效率的方式传递出去,在于摸清每家媒体的报道口味和选材思路,在于和各方面形成友好的沟通界面,随时进行快速的信息了解。而不是每天发两千封电子邮件,把你的邮箱塞满了垃圾消息,却找不出一条值得一读的新闻。

 

最日夜颠倒的职业  广告人
提名:性工作者、传媒人
半夜3点,所有还亮着灯的写字楼窗口里有一大半都是广告公司。下午3点,刚刚起床拿着提案夹出门打车的,也有一大半是广告人员。熬夜做提案,因为广告主第二天就要看;提案会上被毙了,继续熬夜做提案。做这一行就意味着永远熬夜,因为随时要提案、投标、比稿,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头天晚上有没有熬夜的基础上。
彼得·梅尔是广告人,最后他逃到了普罗旺斯;而中国广告人的心愿是,多熬几个夜就可以去普罗旺斯住几天了。
然后呢?然后回来接着熬。

 

最不用动脑的职业  电梯服务员
提名:足球运动员、景点讲解员
茶杯、饭盒、小风扇,报纸、靠垫、小竹竿,电梯服务员,或者说电梯大妈,就在一张小桌里后面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如果她们高兴,她们可以跟你聊上几句家长里短、问你几个家庭成员问题;如果她们心情不好,那么她们只需要说一句话:“几楼?”然后冷峻地用小竹竿捅一下按钮,此后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早上8点上班,晚上12点下班,时间漫长、内容简单,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省力也是最郁闷的职业。
你如果没见过,那么就去北京吧,赶在奥运会之前。

 

最疲于奔命的职业  导游
提名:出租车司机、快递员
导游永远在路上,因为不在路上就意味着没钱拿。导游永远没有节假日,因为节假日大家都在旅游,导游必须工作。听上去导游这份工作好像挺惬意,永远都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但实际上这地方他已经来过两百多次了,每次都得在同一个地方吃饭、在同一个地方住、走同一条路,在同一个景点、同一角度把讲了两百多遍的话一字不差地再讲一遍,接受游客们两百多遍几乎一样的感叹、玩笑、套近乎、争吵、算帐……实在是最疲,也是最奔命的工作。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1-14 16:06:00
296楼
[b]好工作的标准[/b]
 

文/陈漠

 

职场中人往往对职业评价摸不着头脑。
  超过七成的上班族想当记者,但记者们却把自己描绘成“新闻民工”,身心疲惫、四处奔波、天天熬夜、收入微薄,就差爬塔吊了。公务员说自己是压力最大的职业,但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和报考比例年年创新高。国企CEO很郁闷,都是管理人员,为何比外企要差上一大截?外企CEO也不痛快,为何垄断行业的中航油没啥竞争,CEO年薪却可以拿到2350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份报告你不得不读,那就是中国社科院在2001年做的《职业声望调查》。虽然已经过去6年,但其中仍有不少耐人寻味的东西值得今天参考。80个职业分门别类,基本上囊括了当时人们的所有想象。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炜认为,职业声望是公众对客观存在的职业等级在主观层面的反应和评定,而这种评定则由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劳动技能、支配能力等等复杂因素所决定。
  下面我们试图给出这样一些标准:
  
  法则一:当然是钱。
  当晒工资成为最热炒的网络现象,当垄断行业的工资构成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当通胀让你每月拿到的钱都会短一截,那么,钱就成为职业的第一标准了。何况,工作或者职业的原始目的就是赚钱。
  问题在于,工资是钱,奖金是钱,福利收入和隐性收入也是钱。国企员工的工资单上有采暖费、消暑费、书报费,外企和私企员工却只有一两个简单名目。上市企业的员工们在计算着自己的期权,大多数企业员工则在纳闷:为何国家统计局总是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不断在涨,而自己的工资单数字却纹丝不动?
  
  法则二:美誉度。
  美誉度对于职业的作用就像绯闻对于明星的作用,没有的时候想要,有了又不想。大学教授显然比中学教师更有美誉度,而工程师自然比技术员听起来更好听,影星比电视剧明星高级,CEO要比厂长更现代。
  职业的美誉度饱含了人们对于这项职业的无尽想象,这其中有道德因素、风光程度、职业形象的优雅与否等等,还受着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样一项职业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经历美誉度的几起几落。
  比如,医生。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医者父母心……你尽可以举出很多的赞誉之词,这些都蕴含了人们对这一职业的高美誉度的认同。可同样,简单的一起事件也可以让这些词改换成:红包、黑幕、回扣、医疗事故等等负面评价。
  职业的美誉度就是这样模糊并善变。
  
  法则三:可持续性。
  很多女孩子去当空姐是因为想张扬自己的青春,很多二三流明星最终发现几年出不了头就意味着一辈子出不了头。一个职业能不能拥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能干多久。虽然,我们看到模特最终成为了模特经纪公司老板,空姐变成了地勤,记者都当了主编,服务员自己开了小饭馆,明星都开始写回忆录了,但这也只能认为是他们利用了职业资源成功转行,而不能说是原来的职业本身具有可持续性。
  我们的理想都是35岁退休,但你知道,理想终归还是理想,能在53岁退休都应该额掌相庆。趁年轻捞上一笔固然是一种走法,但更多的人喜欢可以一直捞。
  
  法则四:权力和影响力。
  简单地说,就是能不能影响别人的生活。
  一个大学教授可以决定一个学生未来的3年是在格子间朝九晚五还是读自己的研究生。一个明星可以让500个粉丝甘愿放弃自己的生活,到机场出口去等上一天,而一个狗仔队则可以让这个明星张皇失措地挡住自己的脸。一个石油公司可以让3.3万亿的资金冻结起来等着中奖,然后两天内又可以让中了奖的钱蒸发掉600亿。
  在改变别人生活的力量中,以不被人察觉的方式出现的是影响力,以显而易见的方式出现的就是权力。比如,无论是不是“史上最牛”,钉子户和媒体都不可能真正影响到别人生活,真正的主角是政府的拆迁主管部门和房地产开放商,尽管他们一度被弄得灰头土脸,但是别忘了,让你成为“钉子户”的是他们,让你成为“史上最牛”的也是他们,让你最后消失的还是他们,“钉子户”或者不是钉子的拆迁户的生活都在他们手里,媒体的报道和大众的谈资也在他们手里。这就是为什么青春偶像剧《奋斗》里男主角的生父和养父分别是房地产商和规划局工程师的原因。
  
  法则五:技术含量。
  虽然职业不分贵贱,但人们总还是怀着一点点技术崇拜的心态。能够成为工程师自然以为你拥有着较高的教育背景和技术水平,这些都代表着你在这项职业上的前期投入足够多,自然也就引起对这项职业的产出预期。
  判断技术含量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准入门槛。人人都可以当小商贩,所以小商贩比百货公司经理的技术含量低;很多人都可以当IT工程师,但能进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只有800多个。
  另一判断标准则是职业的名字,英文比中文高级,中文里字数多的比字数少的高级,新词汇的比旧有的高级。所以,人们便开玩笑给小偷改名叫做夜间物流工程师。
  和技术壁垒相对应,还有一些非技术壁垒的标准。同样是做职员,打打报表、发发传真,在普通公司做和在中国移动做显然不同;同样是建筑师,给建筑公司打工和在规划局供职可完全不一样;同样是考公务员,监狱管理局和烟草专卖局可是两回事。可以总结的规律是:如果你的单位拥有人所皆知的简称,那么它基本上就是份好职业了。
  在《职业声望调查》中我们看到,外资企业电工、集体企业电工、国营企业电工、私营企业电工分别单项计算。连电工都分得如此之细,可见中国职业阶层之博大精深。

1221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9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90
  • 注册:2007年5月24日
发表于:2007-11-15 14:05:00
297楼
有意思!顶一下! 

卧龙人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38帖 | 80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04
  • 注册:2006年8月14日
发表于:2007-11-15 15:49:00
298楼
  顶一下

拿电笔的

  • 精华:1帖
  • 求助:3帖
  • 帖子:25帖 | 33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0
  • 注册:2007年8月21日
发表于:2007-11-18 18:18:00
299楼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1-18 23:22:00
300楼
我们的教育和社

会大环境,一开始就在自觉不自觉地毁灭着人的个性、创新能力。

   从一出生,我们就被父母不断地灌输着,生存压力多大多大,考学是多么不容易,找个好

工作有多么多么难,我们要听话,在家要听家长的话,老老实实,不得越雷池一步。这样我

们才是个好孩子,我们才讨人喜欢。我们从小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天性,适应别人,我们压

根就没有想到,天地间的这个我是独一无二的,是谁也替代不了的,我要做我自己。

   等上学了,老师就是我们的主人,他的话就是圣旨,他说谁优秀谁就优秀,他说谁能成功

就能成功,我们在升学的指挥棒下挣扎,考分考分,学生的命根!考好的,老师高兴,家长

喜欢;靠不好了,老师不待见,家长使拳脚!

   好容易熬到二十多岁,我们读完了大学,毕业了,参加了工作,又要上另一个大学,社会

大学。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溜须拍马,学会了讨好献媚,挨了一轮又一轮大大小小领导

的修理,这个说你不成熟,那个说你幼稚,你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地过了十几年,终于多年

的媳妇熬成了婆婆,你成熟了,稳重了,四平八稳了,左右逢源了,领导也喜欢你了,同事

们也说你不错了,你升职,提拔,当了不大不小的头目了,有权力训比你官小的人了,这时

候再看看你自己,也成了圆圆的葫芦了,棱角是没了,但放哪都一样了,有你没你都一样了

,你也成了工厂里批量生产的标准件,没有缺点,也没有特长,看起来你合格了,但从创新

的角度看,你成了一个废人了,你的个性已经泯灭,创新能力已经丧失,你是不折不扣的一

个大庸人!

   经过这三轮毁灭,能够幸存下来的人,基本上不是圣人也是神经不太正常的人了,否则他

根本撑不住!这样的大环境,要太多的创新人才出现,可能吗?!
---摘自<省府大院>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