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落地难?标准工时没用对吧 点击:424 | 回复:0



天行健管理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2124帖 | 27回
  • 年度积分:333
  • 历史总积分:5652
  • 注册:2019年7月28日
发表于:2021-08-31 10:29:15
楼主

标准工时方法源起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历经制造业打磨,沉淀于在工业工程学科中的作业测定板块的时间研究,是制造业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的最核心工具。


3122254602_SM.jpg


但是,很多企业表达标准工时的作用,盲目和直接。我认为标准工时的作用有两个方面,应用目的不同,则手法不同:


第一个方面:改善


改善的方法是标杆学习,简单来说向同样类似的岗位或方法实践者中的最优秀的人学习,这个人作业时间短,质量好,方法顺序佳等。那么这样情况下秒表法测量标准工时,应该选取最好的那个岗位作为目标,通过将浪费降低到极限来持续改善。


丰田、日产汽车标杆学习理念正是如此。而国内很多工业工程师在现场改善时候,测量数据,加宽放,加评比,剔除异常值,按照教科的方式实践,改善是有效果的,但理解上有了偏差。


应用的方向:生产线效率的提升,岗位饱和度提升,物流路线减少,库存量降低,工具使用的效率,SMED,平衡率,IE改善手法,稼动率,价值流分析等等。


3041258913_SM.jpg


第二个方面:管理中的维持和控制


做到维持,首先得建立基准,比如通过工时数据的建立岗位需求基准,生产计划排产基准,物料配送齐套率基准,人机比利用率基准,成本付出和改善收益基准等等。通过基准来判断需求和波动,实现均衡化的维持。


做好维持的情况下需要控制。控制企业各方面的波动性,通过控制手段完成企业的方针目标。比如生产产量波动中的人员数量的控制,市场变化中生产效率目标达成的控制,劳动力成本和人员结构比率的控制,等等。


当下一些企业的维持基准很草率或没有,这样让精益管理者做好减法和维持是艰难的。


3170095208_SM.jpg


应用的方向:计划排产交期准时率,生产效率达成率,人员数量符合率,在制品库存天数达标率,OEE达标率,生产成本占比达标率、人员出勤率等等。


1分不嫌少!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