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ICU医院感染风险 点击:113 | 回复:0



天行健管理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2124帖 | 27回
  • 年度积分:333
  • 历史总积分:5652
  • 注册:2019年7月28日
发表于:2021-08-24 10:08:07
楼主

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是由国际标准组织技术委员会推荐的用于医疗工作中高风险程序的前瞻性分析方法。因此,本研究拟通过FMEA法对某院神内ICU医院感染防控的各个环节进行前瞻性风险评估,以发现感染防控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今后神经内科ICU的院感防控提供精准化的控制措施。


1. 组建风险评估小组 


院感部组建评估小组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小组成员包括院感部专职人员、神经内科及重症医学专家、医护人员,共计30人。


2 .风险识别 


根据重症医学感控相关规范指南,以及该院既往的医院感染监测、督导检查资料,从布局设置、监测管理、环境管理、人员管理、重点部位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5个方面的危险因素中,筛选出34项风险事件进行风险评估。


3. 填写风险评估表


 院感部对风险评估小组成员进行FMEA相关知识培训,熟悉评估的目的和具体实施方法。评估小组成员根据科室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填写风险评估表,针对风险的可能性(O)、严重性(S)、可测性(D)进行赋分。风险的可能性是指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共分为4个等级(表1),对应的系数是0~3;风险的严重性是指如果发生风险事件,其产生结果的严重程度,共分为3个等级(表 2),对应的系数是1~3;风险的可测性是指如果发生风险事件,医院及科室目前感染防控措施的准备程度,共分为3个等级(表3),对应的系数为1~3。



1.2.4 风险评价 根据风险评估小组各成员填写评估表的可能性(O)、严重性(S)、可测性(D)的赋分情况,对于每一个风险因素逐一统计并计算风险优先系数(RPN=O×S×D),根据RPN值的高低判定各危险因素的风险水平。RPN值越高,表示该因素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越高,越应该被优先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按照“二八法则”筛选出风险优先级事件。


结果:


在科室高度重视、多部门协作管理下,对高风险因素积极进行风险控制,努力在临床实践中严格落实已有循证证据支持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防控实践,对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1分不嫌少!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