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观察—制造业信息化的十大共性问题 点击:228 | 回复:1



wayaj

    
  • 精华:30帖
  • 求助:95帖
  • 帖子:5269帖 | 87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783
  • 注册:2020年5月25日
发表于:2016-10-05 08:03:37
楼主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普遍存在的问题

  十几年来,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体水平不尽如人意。很多企业始终停留在财务系统,或财务加供销存的系统上。真正为企业创造核心价值的供应链管理收效甚微。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普遍存在如下共性问题:

  1 生产计划不合理。生产计划是一个静态的、分散的、不连续的、按台套的计划,不能进行合理的通用件合并,缺乏科学的计划政策、批量政策、储备政策、提前期等生产计划参数。

  2 采购计划太粗放。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分开编制,采购计划粗放。库存数据、消耗定额数据、在制品数据、采购在途数据不及时,不准确,造成采购计划不准,物资积压或短缺严重。

  3 按单生产难管理。按订单设计(ETO)这种生产类型的企业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项目管理与ERP没有有效集成。

  4 供应链计划无序。整个供应链的计划协调与控制不好。造成采购制造周期长,库存在制品储备高,准时交货率低,客户响应速度慢,流动资金占用大,资源利用不充分,生产成本高。

  5 物流管理只为财务记账。不少企业都实施了财务加供销存系统,这无疑是ERP的基础,是必须的,但是许多企业在实施这些系统时所设计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制度是以财务记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物流管理不能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6 财务管理停留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还停留在会计核算的阶段,没有达到管理会计的水平,全面预算管理仅仅在少数企业中开展。没有实现成本计划与控制。

  7 成本核算模式落后。成本计算模拟人工核算模式,成本核算对象粗,一般只能计算到产品,不能核算到零部件。没有标准成本,缺乏必要的成本分析。大量成本数据的采集不是基于制造数据、库存、车间数据,而是依靠车间会计手工录入,由于数据不准又无法进行校对,成本失真的情况普遍存在。

    8 协同商务水平低。多数企业对外仅仅停留在网站宣传和企业电子邮件的水平,CRM/SCM/电子商务的水平还很低。

  9 基础数据管理差。基础数据管理薄弱,集成度差。物料代码、物料基本属性、物料清单、工艺路线和工时定额不准确。

  10 对信息化认识有误。部分企业仍然没有把信息化作为企业的战略来抓,没有与企业的管理变革、流程优化相结合。信息化没有得到高层领导的支持和中层领导、业务骨干的积极参与。项目管理、激励机制不到位,项目一拖再拖,深入持续发展困难,应用的深度、广度、效益都有待提高。重技术,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 、轻咨询服务仍然存在。




楼主最近还看过



wangwei11111111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8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78
  • 注册:2015年10月03日
发表于:2016-10-07 13:11:25
1楼

真正为企业创造核心价值的供应链管理收效甚微。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普遍存在如下共性问题: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