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问题还是涉及类似于机床的检验标准之类的评价体系问题,建议参考相关标准。
针对楼主的问题,个人以为:
1.对于机床而言,会单独给出每个轴的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和单向重复定位精度,至于平台的精度到底该由单轴精度表示,还是由坐标点的精度表示,建议参考机床检验标准等。
2.如果机床的轴系配制不是正交坐标系,那就得根据机构的运动学方程由最终精度折算出单轴精度要求,或者由单轴精度,折算出最终精度。比如虚拟轴机床,或者某些Y轴与X轴不正交的车铣床。
3.至于精度是否与运动规律有关,个人看法,肯定有关,但一般会以典型运动规律作为评判指标,比如机床的正交坐标系,一般需给出走平面圆形轨迹时的半径误差图。
1. 假设说X,Y轴的精度都达到0.01mm的话,那么如果刚好X,Y都有0.01的偏差,那么平台的最终精度肯定超过0.01了。
對的 兩軸的垂直度 是個變因
2. 如果X,Y不是正交关系的话,那么平台的精度要达到0.01mm.,转换到X,Y轴上应该是多少的精度?
那你的垂直度又多少 三角函數懂嗎 利用他算出來你要的答案
3.平台的精度在转化为轴的精度要求是,是不是和平台的运动规律无关的?也就是说,无论平台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对X,Y轴的精度要求都是一样的的?
平台的精度來自兩軸絲桿蛇行運動及安裝垂直度 平台的運動規律就在此 非關電機
楼主的问题还是涉及类似于机床的检验标准之类的评价体系问题,建议参考相关标准。
针对楼主的问题,个人以为:
1.对于机床而言,会单独给出每个轴的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和单向重复定位精度,至于平台的精度到底该由单轴精度表示,还是由坐标点的精度表示,建议参考机床检验标准等。
2.如果机床的轴系配制不是正交坐标系,那就得根据机构的运动学方程由最终精度折算出单轴精度要求,或者由单轴精度,折算出最终精度。比如虚拟轴机床,或者某些Y轴与X轴不正交的车铣床。
3.至于精度是否与运动规律有关,个人看法,肯定有关,但一般会以典型运动规律作为评判指标,比如机床的正交坐标系,一般需给出走平面圆形轨迹时的半径误差图。
首先感谢波恩的回答.我要问的其实正是你上面说的虚拟轴机床.如果说"就得根据机构的运动学方程由最终精度折算出单轴精度要求,或者由单轴精度,折算出最终精度",那么对于虚拟轴机床来说,在不同的坐标点由运动学方程将定位精度折算成的单轴精度是不同的,那就需要找出在机床工作空间的哪个坐标点对机床的精度要求最高.不知道目前的虚拟轴机床是这样算的不?实现起来似乎不大容易.
這題目太大了 這裡很難找到你要的答案 高校也找不到 建議你找美國有關量測的技術文獻 這題目包括兩個課題 數控補償軟體 量測的方法
给机床各个轴一个假设的精度,然后按照前面说的运动学方程把这个精度转换到机床最终的工作空间的定位精度 這個值是假的 所以沒任何的意義
需要将各个轴的长度进行组合来重复计算,以得到机床工作空间内精度最差的点,找到这个点后,再在该点处,将机床的定位精度反推到各个轴上,以得到各个轴的需要的精度指标? 若僅是這樣的要求 那多數數控系統都有這樣功能 叫位置補償須配合激光干涉儀 這誤差來自絲桿的角偏
機台的誤差來自哪裡 都沒概念 那數控呢 一個三軸的機床有多少剛性誤差 有多少非剛性誤差
我認識一位華裔美國人 其背景量測專家 接受台大研究所邀請 發表高速高精加工中的機台檢驗 因業務往來與之相處約一周 他在演講所說的內容 就是這題目 也是他們研究的課題 美國政府為了扶持其國內機床 結合相關的行業執行這樣計畫 他負責就是機台檢驗方式 也就量測方法 目標要在一天內將所有誤差檢驗出來 數控專家再根據其檢驗結果自動補償到各誤差量 當時我非常驚訝 若能搞定 那機床業界要鬧革命
為了這樣目標 他們發展出立體空間量測方式 也就是一次量測將三軸動態誤差全部量出
四五年前在北京機床展 我又遇見他 忘了問王博士 這項計畫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