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工程需要,用了一款MT8121T的屏。
整个感觉下来,很不爽。
最先画面是在台式机上做的,台式机内存是1G的,可有些元件还是做着做着就不动了,有时移动1条直线,点了老半天都么的反应......只好关闭,从来。
后来到了现场,谁知道一打开,发现画面里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很多字体都消失了,图片也变样了(⊙﹏⊙b汗),花时间搞了大半天才好,可这时又出问题了,由于现场用的笔记本内存只有256M,整个画面根本就不动......吐血! 好不容易保存以后,只好关闭软件,重启之后,又可以工作一会儿,可不久,又卡住了......真的是无语啊!整个调试过程,单搞这个画面就花了我2/3时间......
确实,我现场用的笔记本是差了点,可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吧,除了8000的组态软件之外,其它的软件运行起来都挺流畅的,MT8000的软件是不是该反省下呢?查看下,整个软件占了100M多的内存,这是什么软件哦!
软件代码是需要优化的,不要图省事,把500的缝缝补补就退出来使用了。。。。。。
工业中用MT500系列的人机界面就是为了做工程方便,现在为了强调所谓的高性能,大家争先恐后的升级人机界面的软硬件,带来繁琐和不可靠的问题是必然的。这实际上是厂商对中端人机界面客户使用要求理解的一个失误,市场中的任何一个产品都应该有高、中、低多级产品,这也是市场的需要。
如果大家都去生产所谓高端性能的人机界面产品(又要求中、低端的价格),那中端客户的要求谁来满足呢?让中端客户用高端人机界面产品,除了价格问题,易用性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有很多号称高端产品的功能,人家中端客户是不需要的。如果客户用那些不成熟的所谓高级功能的触摸屏人机界面,客户还不如用工业pc+组态软件的方式来实现人机界面功能。毕竟市场上成熟的组态软件很多,肯定比临时推出的高性能人机界面(触摸屏)的软件强很多!
威纶通從500系列后的触摸屏,如6000以上,都改用LINUX的开放型底层操作系统
另外一家开放型底层操作系统最有名的就是微软公司的WINCE
开放型缺点多~~例如会中毒,屏开机慢,换页慢,数据传送慢,用久了也会越来越慢,会出现不可遇测的错误的死机,只要用过WINDOS XP 操作系统电脑的朋友,都知道就是会这样, LINUX或WINCE只不过设计更稳定些,但不代表他不肥胖
人肥胖毛病就挺多了,跑不快就是最大问题,所以不断要使用高效能CPU让他跑快点,呵呵呵
至於威伦屏质量问题,主要是新产品生产刚刚导入,还没稳定,也许有一天会搞好,但要威伦屏跑得快,效率高,不是很容易,因为LINUX不是威伦设计的,虽然不是WINCE这个大胖子,但LINUX也算小胖,呵呵
威纶通從500系列后的触摸屏,如6000以上,都改用LINUX的开放型底层操作系统
另外一家开放型底层操作系统最有名的就是微软公司的WINCE
开放型缺点多~~例如会中毒,屏开机慢,换页慢,数据传送慢,用久了也会越来越慢,会出现不可遇测的错误的死机,只要用过WINDOS XP 操作系统电脑的朋友,都知道就是会这样, LINUX或WINCE只不过设计更稳定些,但不代表他不肥胖
人肥胖毛病就挺多了,跑不快就是最大问题,所以不断要使用高效能CPU让他跑快点,呵呵呵
至於威伦屏质量问题,主要是新产品生产刚刚导入,还没稳定,也许有一天会搞好,但要威伦屏跑得快,效率高,不是很容易,因为LINUX不是威伦设计的,虽然不是WINCE这个大胖子,但LINUX也算小胖,呵呵
---------------------------------------------------
精辟!
楼上那位likutokyo,看过您的几篇回复,忍不住说两句:请不要4处鼓吹您的开放型、封闭型OS理论啦,简直误人子弟!(居然还有跟风说精辟,唉~)。我查遍所有的操作系统原理的教科书,只看到单任务/多任务os 、分时os、微内核os、real-time os,还从没听说过"开放型底层操作系统"这样的分类法.
触摸屏我没怎么接触,不好评论。单从OS的角度来看,多任务、微内核、real-time 的多功能操作系统必将取代单任务、功能单一的OS.这也是历史的趋势。当然功能越多,稳定性和效率会略有下降,但是这些都是相对而言。试想,没有多任务,不能播放多媒体、不能浏览网页的DOS 操作系统,它的稳定性、执行效率从何谈起?随着硬件技术不断提高,低效能CPU也随之停产,差不多的价钱能买到更好的CPU,何乐而不为?您为了追求“高稳定性、高执行效率”,愿意回到80386 + DOS的时代吗?
另外,linux/wince的稳定性远远超出您的想象。我单位的linux服务器,至今已连续工作超过9个月了(从未断过电、也没死过机,每天有不少用户登录、大量的文件操作),这就是您说的"开放型底层操作系统"。市面上采用linux/wince的产品比比皆是,难道他们都是傻子?假如您是生产厂商,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1、移植一个发展、完善了10-20年的成熟OS。2、自己短时间内重新开发一套OS(稳定性还未长时间检测)。请问您会选择哪一套方案?
顺便问一句,楼上几位所说的问题真的是操作系统不稳定造成的?还是另有其他原因,被您强加到操作系统上?真替linux、wince这些操作系统感到冤枉!无知者无畏啊。
呵呵~real-time ~多工如何real-time ,我大学的毕业专业题目就是LINUX单片机系统
linux/wince的稳定性远远超出您的想象~我应该说linux/wince的不稳定性远远超出您的想象
还有您的无知~真是感到您不知道装懂吧,我们讲的是嵌入式的单片机,不是您谈工作站的电脑系统
我们这里工业人机介面第一个最大任务就是串口通讯,这是一般商用linux/wince介面很少用的功能,但最常见到的是市售的GPS,不谈GPS硬件冷开机或暖开机的时间,不管用的是凯立德或道道通,我还真没见过不死机的GPS,更何况GPS那种串口通讯量才多少,实在比不上PLC和人机通讯需要的通讯量
不懂装懂恐怕是您吧~因为linux/wince能完全分配到串口通讯时间有多少?您懂吗?
请不要随便给人扣帽子!这句话先还你,因为您没资格说这话
工作站系统,商用电脑系统,嵌入式单片机系统三者关系您没搞懂,就在这乱放您的微言大义,我为您感到难过
您都说明您单位的linux服务器,就知道这服务器是工作站系统,您是跑错地方吧
我们再谈火车,您在说飞机,您看不惯楼上某人不懂装懂,我看您您是不懂装懂才是,我可以告诉您,无论是或Wince或Linux原始设都不是为了工业触摸屏设计的,因此问题关键就在这里,懂吧
威轮的人都说拿到LINUX难道不用修改,这正是一语道破,因为不修改LINUX根本上不能用,为何这麽多作触摸屏的要使用Wince或Linux系统,因为不用新设计硬件,这硬件已经大众化,A家和B家的硬体根本上不会有太大差异化,套用就可以,软件更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因为功能都模块化,问题是我讲过串口通讯是第一要务,无论Wince或Linux原始设计都没想过,还有谁需要优化这个70年代的产物,Wince您没机会改,微软不会告诉任何核心码,Linux有机会改,因为核心码是开放的,但是~~呵呵,我就不相信威轮通有高手,能完全驾驭Linux,这好比是房子的装潢,有跟梁横在面前,打掉吗?房子会不会垮~呵呵
我等着看吧
鄙人不才,从事嵌入式linux/wince移植工作,到今年是第9个年头了。虽然没吃过猪肉,但还见过猪跑的.
"我们讲的是嵌入式的单片机,不是您谈工作站的电脑系统" 。你知道工作站的linux系统和其他嵌入式单片机的linux系统,它们的核心(kernel)是一样的吗?只是驱动程序不尽相同而已。大学里没学过吧?哈哈
按照你的理论,手机/pmp 设备不能使用wince,因为wince跟本都不是为了这些产品设计的。机顶盒也不能用linux,因为linux跟本都不是为了这些产品设计的!我就奇怪了,那wince/linux到底是为啥设计的??
“我还真没见过不死机的GPS” 这话我同意,可是死机也有很多原因,比如DRAM不稳定,CPU过热或一个设计不好的应用程序。但是凭啥都要归咎到操作系统?
“因为linux/wince能完全分配到串口通讯时间有多少?”完全不知所谓,建议你学好《操作系统原理》再问这个问题。
“无论Wince或Linux原始设计都没想过,还有谁需要优化这个70年代的产物,Wince您没机会改,微软不会告诉任何核心码”这话可笑,你有研究过linux kernel 源码吗?serial port driver 和其他流式驱动有本质差别?凭什么“原始设计都没想过”??至于wince.那就更可笑了,wince serial port 的框架代码(包括pdd/mdd 层),从来都是开放给用户的。更不用说微软早在2007年宣布开放WinCE5.0核心代码了!凭啥不能改?
建议你不要再回帖了,回的越多,越能暴露你的无知。其实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承认!
对了,好奇的问一句,你大学的毕业专业题目及格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