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轴伺服系统!! 点击:3457 | 回复:82



A&G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4帖 | 8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98
  • 注册:2007年2月17日
发表于:2008-01-28 10:29:00
楼主
大家好,请教一下各位,做一个用PLC控制的四轴连动系统该怎么样做呢?X轴是控制左右,Y轴是前后,Z轴是上下,S轴是旋转轴,要求是四轴能同时动作,能进行垂直方向划圆和水平方向划圆,还有就是在Y轴方向设定宽度以后,能在设定的宽度内能按照设定的螺距进行往复动作,精度要达到0.001MM.有哪种PLC能做到以上要求的,请大家推荐一下.



xzy568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2帖 | 48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91
  • 注册:2002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8-02-17 11:03:00
41楼
应该是排线时两轴移动(绕线W轴和排线Y轴)
缠脚时三轴移动(XYZ)

A&G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4帖 | 8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98
  • 注册:2007年2月17日
发表于:2008-02-18 10:15:00
42楼
楼上的,我们这个是一个排线一个是主轴旋转一个伺服宽度控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主轴转动一圈排线轴移动一条线的距离同时控制宽度的轴也是和排线轴一样的同步,同步到一层线的宽度就不动作.而排线轴是一直在宽度轴控制的宽度内做来回重复动作.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08-02-18 12:50:00
43楼
是这样,竟然有一个单独的宽度控制,楼主不详细说明,还真是有些不解。排线轴如何知道达到宽度轴的控制范围了?用单独的传感器来感知?

xzy568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2帖 | 48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91
  • 注册:2002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8-02-18 18:24:00
44楼
不明白控制宽度的轴是做什么用的?而且只同步第一层线,很奇怪?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08-02-19 08:23:00
45楼
是有些怪。

参数错误

  • 精华:1帖
  • 求助:3帖
  • 帖子:26帖 | 35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59
  • 注册:2006年9月28日
发表于:2008-02-19 09:45:00
46楼
呵呵,同步这个词楼主用的太多了,好像楼主的这个案子好像2轴同步就可以了,看楼主的描述,其它的都是属于定位吧。关于你现实过程中为什么会超差,应该不是同步不同步这么简单的问题,因为你是抄别人的机器,有好多地方还是没经验造成的,过个一二十年也许你这个机器的问题就解决了,说白了是个行业的问题,所以不是做这个机械的人,基本不可能一时半会就解决了你这个问题,精度不够受到的外界因素太多了,你们老板不要太急于求成,花时间和精力加财力解决吧

千山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46帖 | 38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48
  • 注册:2004年12月01日
发表于:2008-02-19 15:28:00
47楼
运动控制卡达到这个精度是没有任何问题


机械要达到这个精度,要看你找些什么导轨和丝杆????

xzy568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2帖 | 48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91
  • 注册:2002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8-02-23 06:48:00
48楼
田中做绕线机巳经有几十年,感觉楼主应该是刚进入田中不久吧.

A&G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4帖 | 8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98
  • 注册:2007年2月17日
发表于:2008-02-23 16:08:00
49楼
楼上的.我到田中也有两年了,田中是有绕线几十年,但是哪是日本,我们是中国公司,日本公司也来人研究过了的,但是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方案.我看你也是同行吧,你认为这个产品能做出来吗?提点意见吧

A&G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4帖 | 8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98
  • 注册:2007年2月17日
发表于:2008-02-23 16:15:00
50楼
还有一个问题,我的这个结构没有抄别人的,同时我们是做精密机械的,不是做机械的.

xzy568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2帖 | 48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91
  • 注册:2002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8-02-23 17:08:00
51楼
不敢当,我是新手,感觉要让0.025的线一层层地叠上去,不太可能吧?一般细线都只要能均匀分布在骨架内就可以了,只有较粗的线才要求一层层叠上去,当然了,跟田中日特是没法比的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08-02-23 19:35:00
52楼
既然是做精密机械的,应该对于精度的保障更有把握才对!个人意见,控制上保证精度相对容易,关键还要看具体的机构实现方案。

不懂工控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32帖 | 64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83
  • 注册:2004年9月23日
发表于:2008-05-15 22:40:09
53楼

PLC能实现吗,不是全闭环的有一点干扰就不一样,还有更大的问题可能在机械

天意555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5帖 | 18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9
  • 注册:2005年12月23日
发表于:2008-05-30 15:11:21
54楼

精度要求还真是蛮高的!

zxjmd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
  • 注册:2009年5月30日
发表于:2009-05-31 00:06:16
55楼

我觉得波恩、参数错误、firstrazor三位的观点值得你参考(当然还每看完,不知道是否还有同样观点的朋友)。对于精度和误差,一定要把概念搞清楚,然后你才会有解决方案。我不知道你目前0.003mm的精度是怎么得来的?如果真的是0.003mm误差,那么,确信是因为固有的0.003mm误差引起的废品率吗?0.003mm是重复定位误差,还是其他类型的误差?

以我的认识,如此精度等级的设备,将是一个天价,同时需要在恒温恒湿环境中工作,并且还需要在控制系统中增加温度补偿功能。此精度已经远非一般精密数控机床所能达到。

何况一个绕线机,需要如此精度吗?有点疑问!

波恩对于累计误差的分析很到位,值得你参考。

对于机械精度,精密滚珠丝杠的螺距误差可以达到你的要求,但是,如果伺服驱动系统,包括电机、编码器等精度达不到,你仍然无法得到你所要的结果。更何况还有很多制造和装配方面的问题。

如果这台设备真的需要如此高的要求,我建议你放弃,不要自己去搞,可以委托国内比较好机床厂来开发,比如像无锡机床厂、秦川机床厂等,肯定会给你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zxjmd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
  • 注册:2009年5月30日
发表于:2009-05-31 00:18:59
56楼

我认为你仍然没有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能描述一下废品的现象和统计数据吗?

宽度的控制需要有两个方面来解决:1.闭环控制的伺服进给系统  2、 专用工装。

xiangbmaxx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10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12
  • 注册:2009年4月24日
发表于:2009-06-02 16:48:53
57楼

楼主现在做出来了吗?我看了一下,你这个应该是三轴同步控制,但每轴有都是位置控制,即位置跟随,你的难点应该是在排线上,它要求排的位置非常准确,且这个难点有突出在加减速时的位置跟随误差,其实也就是个响应。楼主也没提到一个张力问题,我们做过排黄金丝的设备,它的张力要求非常高(5丝),若是收和排有不同步是,轻的是排不好,重的可能都拉断了!这种多轴的位置同步,现在也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案。即采用高速同步总线(ETHERNET),还是一主从方式来完成。

当然电气始终都是锦上添花的,机械是最关键的!个人意见,供扶正!!

A&G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4帖 | 8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98
  • 注册:2007年2月17日
发表于:2009-06-04 00:01:38
58楼

好长时间没有看,首先谢谢大家提的意见,现在公司是没有做这个项目了,这个项目难度高,设备做好了,性价比也不高

所以现在这个精密光学镜头线圈没有做了.谢谢大家的意见.

A&G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4帖 | 8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98
  • 注册:2007年2月17日
发表于:2009-06-04 00:15:16
59楼

我做了很多试验以后,总结了一下,我觉得做好这个产品有几个关健因素.还希望提点意见.

第一.机械的定位精度,要能控制在0.001MM,重点是宽度控制.(因为是绕线机,所以幅宽是很重要的一个参数)

第二张力器的张力控制精度要控制在1g以内(0.025的线.张力大小会影响铜线外径的大小)

第三绕线治具的精度(线圈内径很小0.6MM,治具与治具之间的间隙大小会影响排线)

第四机器本身的震动(震动的大小直接影响机器的良品率和稳定性)

 

xiangbmaxx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10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12
  • 注册:2009年4月24日
发表于:2009-06-04 09:29:32
60楼

同意楼主的意见,从电气控制的角度看,收和排的响应跟随应该是最难的,特别是高速。

现在这种解决方案都是用高速同步总线来解决。

但这一切都是以机械为基础的。机械还是最关键的。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