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将日本技术挤出中国的一次体验 点击:3881 | 回复:88



ysx317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36帖 | 101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672
  • 注册:2004年10月31日
发表于:2006-03-10 19:58:00
楼主
记得那是在十多年前,中国跟日本的关系还算良好,因而在许多工业项目中大量引进了日本成套技术,其中冶金领域引进的最多,在冶金领域连铸项目中,有一项叫连铸机结晶器液面控制的技术,因为技术难度高,价格十分昂贵,当时宝钢引进了多套,每套高达80多万美元,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落到了笔者手里,当时我只懂机械,和液压,对自控一窍不通,连自控中的许多名词都不懂,就凭着自信和灵感,带领几个学机械和液压的年轻人,硬是用我们自己独创的技术一次成功的攻下了这个难题,当时在河南舞阳钢厂第一次投试时,保产的宝钢专家根本不相信我们这帮外行能攻下这个自控难题,可是没想到第一次投入运行其控制精度等技术指标就超过了宝钢花巨额外汇、经长期调试才成功的水平,引起全场欢呼。十多年后,现在,这个想当初从日本引进要花800多万元的高技术,已经被中国人以每套20多万元的价格供应到各大钢厂了,大量满足了国家的需要。
前几年,日本X公司又拿着他们的技术到国内来推销,还想赚中国人的大钱,首先找到国内一个大设计院宣传,他们刚介绍完他们的资料和录像,就被一个熟知内情的专家告诉他们,中国已经有了比他们好得多的廉价技术,听完中国人的介绍后,这批日本专家只好灰溜溜的收起了他们的宣传资料,再也没有敢到各大钢厂和设计院去推广他们的过时技术了。不信你们到各大钢厂去打听,除了宝钢的以外,那家钢厂还在引进日本的这个技术。这一项技术已经为国家节省了数亿元的外汇。这就是本人亲身经历的一次与外国高技术的较量,那时,本人还真是对自控一窍不通,不像现在已经知道一些自控的皮毛了,这里我要说的是:自控并不难,难的是自己的自信心,只要敢学,尤其是年轻人,什么都能学会学好的。



无线工控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帖 | 7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29
  • 注册:2003年5月10日
发表于:2006-03-17 22:08:00
41楼
那些日本猪不是好东西,支持国产

小六子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7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3
  • 注册:2004年3月24日
发表于:2006-03-17 22:16:00
42楼
下面引用由乐此不疲在 2006-3-17 14:41:00 发表的内容:
  如果说你只承认落后,不愿听到一点超越,一听到超越就气急败坏,甚至对事实上的超越也闭着眼睛说不可能!这…
--------------------------------------------------------------------------------------------
不知你的“气急败坏”出处何在?或者“太有意思了”说的“风凉话”出处何在?请你们看看我的发言:

“国内的技术人在努力,也有很多成绩,应该肯定的,但还远没到大吹大擂的时候,不要因为有人提出一点意见,就给人扣上“崇洋”“卖国”的帽子,你有力气在这里争论,还是回去好好的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好!

中国从来不缺思想和技术,我们的载人火箭都上了天,日本人有吗?如果要给“信心”,这个够可以了吧?可大家还是明白,整体技术还是落后日本很多,所以现在需要的不是吹出来的信心,而是多精益求精,比如德国的产品,很多从高精技术上讲也许不如美国人的高精,可德国的产品就是精益求精,很耐用,中国的产品更多的是缺少一点精益求精的精神,稍有点冒了,就开始飘了。”

再看看今天在这个论坛上的转帖:

正视自己 摒弃弱国心态还有长路要走  
    【作者】外交学院院长 吴建民 

    弱国心态说到底是缺乏自信心,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反映 

    从1994年到2003年,我先后在欧洲当了9年大使,先在荷兰,后在日内瓦,最后到了法国。9年中,我接触了国内到访的许多代表团。在与他们的接触当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我在同一些人的接触当中,也发觉了一些问题。 

    譬如,有人对我们国内取得的进步非常自豪,但不注意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我在巴黎就听到这样的说法:“巴黎有什么,房子都是旧的,看不到什么新楼,比我们差远了!”有些人,从非洲回来,途经巴黎,他们讲起非洲的那种神态,我就更不敢恭维了。还有些人,到国外后,名牌商标留在袖口上,生怕别人看不见。 

    这些现象,使我思考了很久,看来,这些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存在决定意识,这可能是中国在过去一百多年里被列强踩在脚底下所逐渐形成的一种弱国心态的反映。 

    弱国心态表现很多 

    弱国心态的表现很多,信手拈来,大约就有以下几条: 

    一、对别人的评论十分在意。别人说好,就喜出望外,到处说“某某说我们好了!”好像别人说我们好,我们的身价也就提高了;对别人的批评则不加分析,一概斥之为“反华”。在今天的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一股反华势力,对中国有很深的偏见,经常攻击中国。但也并非是讲中国好的就一定对中国好,批评中国的也不一定就是对中国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捧杀”和“打杀”,在中国取得了相当进步的时候更要警惕“捧杀”。 
 
    二、喜欢过分炫耀自己的成绩。对自己的成绩喜欢炫耀,言过其实,不顾实际地拔高,有三分偏要说到六七分,不说到六七分就不过瘾。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三、对于存在的毛病和缺点则不大愿意提及。从中国发展的漫长过程看,中国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时我们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不要有人稍有点不同看法就扣帽子了。


mingle,我相信你,看得出你会有作为的。


我说过,有空在这里争论,还不如回去埋头苦干呢,本人对此贴不再回复了。

小六子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7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3
  • 注册:2004年3月24日
发表于:2006-03-17 22:23:00
43楼
下面引用由乐此不疲在 2006-3-17 14:41:00 发表的内容:
  如果说你只承认落后,不愿听到一点超越,一听到超越就气急败坏,甚至对事实上的超越也闭着眼睛说不可能!这…
--------------------------------------------------------------------------------------------
不知你的“气急败坏”出处何在?不知“太有意思了”老师的“风凉话”出处何在?请你们看看我的发言:
----“国内的技术人在努力,也有很多成绩,应该肯定的,但还远没到大吹大擂的时候,不要因为有人提出一点意见,就给人扣上“崇洋”“卖国”的帽子,你有力气在这里争论,还是回去好好的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好!

中国从来不缺思想和技术,我们的载人火箭都上了天,日本人有吗?如果要给“信心”,这个够可以了吧?可大家还是明白,整体技术还是落后日本很多,所以现在需要的不是吹出来的信心,而是多精益求精,比如德国的产品,很多从高精技术上讲也许不如美国人的高精,可德国的产品就是精益求精,很耐用,中国的产品更多的是缺少一点精益求精的精神,稍有点冒了,就开始飘了。”

再请你们看看今天这个论坛的有个转帖:

 正视自己 摒弃弱国心态还有长路要走  
    【作者】外交学院院长 吴建民 

    弱国心态说到底是缺乏自信心,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反映 

    从1994年到2003年,我先后在欧洲当了9年大使,先在荷兰,后在日内瓦,最后到了法国。9年中,我接触了国内到访的许多代表团。在与他们的接触当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我在同一些人的接触当中,也发觉了一些问题。 

    譬如,有人对我们国内取得的进步非常自豪,但不注意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我在巴黎就听到这样的说法:“巴黎有什么,房子都是旧的,看不到什么新楼,比我们差远了!”有些人,从非洲回来,途经巴黎,他们讲起非洲的那种神态,我就更不敢恭维了。还有些人,到国外后,名牌商标留在袖口上,生怕别人看不见。 

    这些现象,使我思考了很久,看来,这些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存在决定意识,这可能是中国在过去一百多年里被列强踩在脚底下所逐渐形成的一种弱国心态的反映。 

    弱国心态表现很多 

    弱国心态的表现很多,信手拈来,大约就有以下几条: 

    一、对别人的评论十分在意。别人说好,就喜出望外,到处说“某某说我们好了!”好像别人说我们好,我们的身价也就提高了;对别人的批评则不加分析,一概斥之为“反华”。在今天的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一股反华势力,对中国有很深的偏见,经常攻击中国。但也并非是讲中国好的就一定对中国好,批评中国的也不一定就是对中国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捧杀”和“打杀”,在中国取得了相当进步的时候更要警惕“捧杀”。 
 
    二、喜欢过分炫耀自己的成绩。对自己的成绩喜欢炫耀,言过其实,不顾实际地拔高,有三分偏要说到六七分,不说到六七分就不过瘾。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三、对于存在的毛病和缺点则不大愿意提及。从中国发展的漫长过程看,中国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时我们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我说过,有时间在这里争论,还不如回去埋头苦干呢,我不会再这个贴里回帖了。

ysx317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36帖 | 101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672
  • 注册:2004年10月31日
发表于:2006-03-18 01:47:00
44楼
to 小六子:
别怕争论,其实争论争论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事情总是越争越明的。
你说你已经不年轻了,但跟我比起来,你还是很年轻的,你不会超过60岁吧,所以还算年轻人,但你的思想可不像一个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和霸气,你说你也是搞产品的,也有专利,但越搞越觉得有差距,当然,这一方面说明你谦虚,但也说明你还不够成熟,如果一个专利不能构成对传统产品的挑战和威胁,哪不算成功的专利,只能算自我欣赏的垃圾专利,我希望你的不是那种垃圾专利,否则不会搞得如此没有自信心,还要劝别人回去好好研究。
中国目前落后,人人皆知,要改变这种面貌,是每人都出来痛骂一通中国人是如此之笨,老祖宗如此没出息,把中国人贬成一个世界劣等民族就能让中国人清醒骂!你既然岁数不小了,你在家里是成天数落打骂你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考上清华博士,不能拿世界冠军呢,还是不断发现他的进步加以鼓励,不断上进呢?如果你是前者,你将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同样,目前的中国,是要鼓励国民奋发图强,人人向上,一个没有自信心的民族将是没有作为的民族,哪是非常危险的,我之要把心得体会告知大家,只不过告诉年轻人,要有志气,更要有霸气,世界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也顺便告诉你,我们已经从事了30年以上的攻关研究,得到的心得体会是,中国人决不是劣等民族,我们要挑战的就是世界顶尖水平,我们在网上推出的技术就是要说大话,要让世界顶尖专家上台打擂,当然也包括留洋博士,到目前为此,还没找到对手呢!如果你真有技术上的本事,欢迎上台打擂,
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要鼓足中国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士气和霸气,不能被一些悲观者把中国贬得灰溜溜的,人人抬不起头,成天垂头丧气,那样可不是爱国的表现,不管你的动机如何.

ysx317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36帖 | 101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672
  • 注册:2004年10月31日
发表于:2006-03-18 02:17:00
45楼
我的岁数肯定比你大,但我非常理解年轻人,我很喜欢交年轻朋友,我的许多本事都是从年轻人那儿学来的,但我也会不断的鼓励他们进步,不要迷信权威,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一起工作的年轻人都能获得长足的进步,因此,对年轻人,一定要鼓励他们,而不是成天的数落他们,竖立他们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同理,对国家这个大家,也是要不断鼓励每个公民都应该努力的为国家的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如果有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就应该给大奖,为什么袁隆平能拿500万大奖,这就是国家对做出杰出贡献表彰的示范作用。中国有句话:叫做气可鼓不可泄,就是这个道理。

乐此不疲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48帖 | 54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95
  • 注册:2005年1月14日
发表于:2006-03-18 10:03:00
46楼
小六子:
苏东坡一首《江城子》中首句写到: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个“狂”字活灵活现地写出年轻人特征,年轻人的主基调是豪气、霸气、朝气、勤奋好学、乐观向上。
  当然年轻人中也有悲观、颓废对现实中的一切都看不顺眼的。他们甚至认为日本的微波炉、手机、等家用电器逐步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是:“中国人消费不起!”。在改革开放初期70-80年代,中国人的工资只有几十元的时候,日本的录音机、放像机、电视机、洗衣机等等大举向中国进军,那时中国人反而消费得起?这种不管看到什么事实,总是闭着眼睛说中国不行的人。你认为代表着年轻一代的思维!你说:“既然说这个世界是年轻人的,为什么不可以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们呢”。是不是说的这些人呢,如果是,那这一辈子都得在悲观、对现实的仇恨中渡过!这是何苦呢?

啊尔卡斯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64帖 | 49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98
  • 注册:2005年8月31日
发表于:2006-03-18 12:49:00
47楼
支持!"总是闭着眼睛说中国不行的人'总是有一些老是羡慕别人,整天数落自己东西的人.
他们不愿意听到中国在什么地方有所超越,他们认为那不可能的,那是神话!

fuzhongxun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25帖 | 152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080
  • 注册:2004年11月19日
发表于:2006-03-30 19:50:00
48楼
我门一定要学好新技术,要争取把我门的新技术卖到外国去

yangyfeng

  • 精华:4帖
  • 求助:0帖
  • 帖子:37帖 | 76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0
  • 注册:1900年1月01日
发表于:2006-03-30 23:06:00
49楼
想起那句话:“认为中国威胁论和崩溃论的都是不客观的”,
中国就是中国呀,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我爱--巴乔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0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40
  • 注册:2003年9月26日
发表于:2006-03-31 09:29:00
50楼
子不嫌母丑!这个世界没有完美!
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做个中国人就----不愧!!!

游_子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26帖 | 1083回
  • 年度积分:8
  • 历史总积分:3416
  • 注册:2005年9月03日
发表于:2006-03-31 13:47:00
51楼
挤死小日本

河边草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12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02
  • 注册:2005年6月03日
发表于:2006-04-19 17:13:00
52楼

ysx317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36帖 | 101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672
  • 注册:2004年10月31日
发表于:2006-04-19 20:49:00
53楼
又有一项发明逼得外国大幅降价的实例:最近,又有一项新技术在山西长治钢厂投入应用获得成功,即:高炉多环布料和料流调节控制,这个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价格十分昂贵,大型高炉引进一套高达数千万元,中国发明的技术比国外大为简化,使用效果十分良好,投资只有国外的十分之一,由于中国技术的成功,将国外技术逼的大幅度降价,这就是中国一大批发明家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

中华纪年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9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11
  • 注册:2005年11月09日
发表于:2006-04-20 09:16:00
54楼
[i]又有一项发明逼得外国大幅降价的实例:最近,又有一项新技术在山西长治钢厂投入应用获得成功,即:高炉多环布料和料流调节控制,这个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价格十分昂贵,大型高炉引进一套高达数千万元,中国发明的技术比国外大为简化,使用效果十分良好,投资只有国外的十分之一,由于中国技术的成功,将国外技术逼的大幅度降价,这就是中国一大批发明家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i] 

每人奖励美女一个.
 

剑鱼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6帖 | 8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66
  • 注册:2003年6月16日
发表于:2006-04-20 13:25:00
55楼
To: mingle 
  不好说你是汉奸 ,但是感觉你不是愤青!

mingle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0帖 | 33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33
  • 注册:2004年4月29日
发表于:2006-04-20 21:42:00
56楼
我们钢铁厂90年就引进了卢森堡的无料钟炉顶、多环布料和料流控制。的确是花了很多钱。原理很简单,以前溜槽只以固定角度旋转,叫单环布料。现在就是旋转的同时变换角度,下料闸控制料流。原理大家都懂,主要是设备。都过了16年了,齿轮箱被拆了无数次,电工检修马达,搞机械的打开齿轮箱检修。年修的时候甚至连溜槽一起拆下来检修。有这么多的学习机会,现在才和别人16年前就成熟的技术相比,难道不觉得这个发明来得太晚么?
另告知,结晶器液面检测,我们公司用的是电涡流检测,控制器也是我们自己制造的。这两个都是我们公司的专利,专利号我没有抄下来。

我爱所以我选择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
  • 注册:2006年4月20日
发表于:2006-04-20 21:56:00
57楼
自强是硬道理。我们要努力建造全新的中国工业技术基础

ysx317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36帖 | 101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672
  • 注册:2004年10月31日
发表于:2006-04-20 22:19:00
58楼
to  mingle:
你又在哪儿充内行了,你知道这个多环布料发明了多少年吗?已经整整20年了,由于中国有一批像你这样的只迷信外国的洋奴,所以推广极为困难,发明者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推广,遭受了国内外联合打压,还遭到侵权,但由于发明者弃而不舍得努力,终于在多座高炉应用成功,才逼得外国公司大幅降价,甚至将技术转移到中国来制造,这难道不是发明家们的巨大贡献吗?如果没有他们的发明,能有今天的结果吗?你说发明来得太晚,这简直是吹毛求疵!只要是发明,就永远不成在晚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发明都是在总结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的一次进步和飞越,连这个都不懂,还要乱加评论!
你说你们公司的结晶器液面控制,也申请了专利?你不觉得是真正的太晚了吗!我们已经在8年前就取得了发明专利,并且已经广泛应用,把外国公司基本逼出了中国,你觉得不是好事吗!你们敢公布你们的专利号吗?别在哪儿吹牛了。

mingle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0帖 | 33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33
  • 注册:2004年4月29日
发表于:2006-04-21 22:54:00
59楼
我只说我们公司引进这套设备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6年了,你说已有20年的历史我也不否认。既然有这么长的历史了,那么又有一项新技术在山西长治钢厂投入应用获得成功这又怎么解释。
你总说你的技术很了不起,你自己也不说清楚点。谁知道你说的技术到底有哪些创新。结晶器液面控制也是,到底用的什么检测方式,到底比国外好在哪,好象总是遮遮掩掩。如果你现在发明了火柴,你认为是早还是晚。每一个发明都是在总结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的一次进步和飞越,那又何必对给予你基础的外国技术那么仇视。
我只说结晶器液面传感器和变送器(上帖说成了控制器,错了)是我们公司的专利。因为是你的文章,我才开始关注,我并没有说是最近才申请成功的专利。具体是十年八年,那我就不知道了。你说你的结晶器液面控制方案那么好,为什么我们公司还要自己研究并申请专利。关于专利号,我的确没记下来,我只告诉你有这回事,信不信那就是你的事了。专利又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我周围的专利多得是,但我的确认为自己公司的专利没什么技术含量。

ysx317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36帖 | 101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672
  • 注册:2004年10月31日
发表于:2006-04-22 00:58:00
60楼
TO  mingle:
你这篇帖子是我看到你发的最有水平的,首先,你没有一上来就打中国人的棍子,而是采用了询问的态度,这就很好了,大有进步,我希望继续努力。
我可以给你解释你的问题:原发明者的多环布料装置为了保证大环的升降同步,采用了一套复杂的钢纯传动系统,给维修和安装带来不便,最近,他们采用了我们的数字缸液压技术,十分方便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因而,促进了该专利技术水平的又一提升,一项新的实用新型专利有可能诞生。同样,料流调节阀原来采用的是一套复杂的伺服电机传动系统,现在也采用了数字油缸,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我们发明的数字油缸在高炉的成功应用实例。
关于结晶器液面控制,板坯我们用涡流传感器,也是国内自己开发的,已经有15年历史了,方坯用铯137,也是国内开发的,执行机构国外普遍采用伺服液压,液压系统上百公斤重,还有着火危险,我们采用数字电缸,只有20多公斤重,驱动功率不到1千瓦,控制系统采用PLC,十分可靠,你说这不是突破了外国人的模式吗?
你如果想了解数字液压方面的知识,可以上我提供的网站,哪可是在向所有的液压(包括你特别敬仰的日本)专家挑战呢!我们就是不相信中国事事不如人,我们将用数字液压技术促进中国工业领域方方面面的技术进步,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