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周 辩 题
正方: 上司和下属是要保持距离才能树立权威
VS
反方: 上司和下属不要保持距离才能树立权威
一、参赛说明
1、参赛者首先选择正反或反方辩题中一个,不能同时辩驳两个辩题。辩题要突出中心大意,言简意赅。
2、参赛者需遵守友谊第一,交流第二的原则。不能有人身攻击,更不能有攻击国家政策的言论。
3、正方或反方都是一个团体参赛,每一个成员即可以发表自己观点,也可以对自己一方人员观点的陈述做补充。
4、辩论内容可以适当引用古今论点,但拒绝全盘复制。一经发现,取消评奖资格。
5、欢迎相互监督,更希望加强自律。
二、奖励措施
每周辩题结束后,从所有参赛者中择优奖励。
1、一等奖2名(正反方各取一名),每人奖励30MP (可兑现)。
2、二等奖4名(正反方各取2名),每人奖励200积分(相当于可消费10MP)。
3、三等奖10名(正反方各取5名),每人奖励100积分(相当于可消费5MP)。
4、优秀参赛者若干名(视参赛人数而定),每人奖励50积分。
三、评判标准
1、辩论角度准确,观点鲜明,剖析透彻,辩词论据紧扣主题,充实有力,逻辑合理。
2、辩论表达清楚,辩论技巧运用得当。
3、准确把握辩题内涵和外延,对所持立场能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点鲜明,对本方难点能有效处理和化解;对辩题的理解和论述能在广度上展开,在深度上推进,整个辩论过程条理清晰,能给人以层层递推的美感。
4、凡违背“参赛说明项”中注意点的,予以做扣分处理。
四、其他说明
跟帖请先清晰的阐明您的观点,然后按照您的观点展开辩论。本帖不欢迎模棱两可的意见,请勿冒充评委,否则删帖处理。
楼主最近还看过
所谓上司是个笼统的概念,就我们的企业来说,班组长是组员的上司、工段长是下属班组的上司、车间领导是整个车间工作人员的上司、还有分厂级及厂级领导甚至更高的领导等等。我的观点是不适用于工段长以下等处在第一线又缺少决策力的岗位,应该更适用于一个公司的高级领导层。
大家都知道“刺猬”法则:两只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刺得对方睡不舒服。于是它们离开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又不会被对方刺痛。这个关系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身上同样适用。
在企业管理界,日本企业具有明显的森严等级制度,上下级之间必须各就各位,管理者在被管理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权威是何等的巨大,日本企业在世界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还有德国人的严谨与认真,以及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君王与臣子们之间刻意保持的距离等。这些鲜活的案例,让人不由得不相信“上下级之间保持距离才能树立权威”这样的观点。
领导艺术中有人强调与被领导者保持距离,这样可以树立权威形象。孔老夫子曾说过:“临之以庄,则敬”,其意无外乎是上司与下属保持距离,不要太亲近,留给下属一个庄严的形象,下属就会对其产生敬畏感、服从感。同时保持距离还具有许多独到的驾驭功能,如:
其一,可以避免在下属之间引起嫉妒、紧张的情绪。
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提到西蜀大将马超的一段逸事。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备曰:“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而杀之,何以示与天下也!”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请超入,羽、飞并杖刀直立,超顾坐席,不见羽、飞,见其直也,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张飞说的“当示之以礼”切中要害,无论上司多么尊重你、赏识你,作为一个下属不应该得意忘形,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对上司表现出格举动,尤其切忌当众做有损领导形象的事,那将直接损害领导的权威。领导尊重下属是应有的胸怀和气度,下属保持谨慎是应尽的职责,双方都应做自己该做的事。一个人对他人的喜恶是其性格决定的,在这一点上领导也不能免俗,如果领导和下属之间不能保持一定的距离,那样下属之间会因上司对每个人的厚薄不均而产生嫉妒、引起关系紧张隔阂等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连刘备的铁哥们关张都不能免俗,何况我们这些俗人呢。
其二,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行贿等行为。戴高乐曾经说,“没有神秘就不能有威信,因为对于一个人太熟悉了就会产生轻蔑之感”。一个下属对领导曲膝奉迎乃至行贿,并不是因为他对上司尊敬有加,往往是因为其自认为和领导关系到了很密切的程度,可以通过以上行为把领导玩弄于股掌之间,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私欲。许多人都怪自己的领导变幻无常,一时优柔寡断,一时又坚韧不拔,无坚不摧,让人摸不清他究竟在想什么。其实这才是正确的领导形象。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里,曾经惊世骇俗地揭露了政治的真相,给统治者提出了许多一针见血的意见。他不止一次地提到,君主应该通过种种手段,甚至包括表面上的装腔作势和耍些小手段,来获得别人的尊重,爱戴和潜在的畏惧。君主就是要躲在这个人为制造的假相后面,刻意地和臣子保持距离,并且在这个距离里游刃有余,保护自己,控制下臣。聪明的管理者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喜怒不形于色,不让别人窥出自己的底细与实力,这样就能保持一定的神秘性。一般来说,城府不深的人易受操纵。为防止这类事发生,就应保留一点神秘感,让人产生一种深不可测的畏惧。既然别人不知道你会有何反应,他们便会小心翼翼地对待你,而不敢试图利用你。
其三与下属过分亲近,可能使领导者对自己所喜欢的下属的认识会失之公正,干扰用人原则。有些领导想把所有的下属团结成一家人,这个想法事实上是很难成立的。退一步说,如果你的每一个下属都与你八拜结交,亲如同生兄弟。当部门、单位的利益与你的亲如兄弟的下属利益发生冲突、矛盾时,作为上级的领导又该如何处理呢? 私交广的好处是明教成了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缺点就是这个最高层的领导和中层之间没有了距离,没有了神秘感,也就没有了权威。与下属关系密切,往往带来许多麻烦,导致领导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影响领导形象,严重的会断送企业的前途。所以,要保持与下属的一定心理距离,这样可以避免与下属走得太近后,有些下属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之前所营造的家庭氛围就很难保持下去了。
其四,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可以树立并维护领导者的权威,因为“近则庸,疏则威”。有些领导想把所有的下属团结成一家人似的,这个想法是很可笑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人们都对神秘的东西保持敬畏,一个被别人看透的人,自然被人轻视,也就无从有效领导了。人与人之间,太过于亲近就会看到对方的缺点,或是自己不喜欢的,甚至是深恶痛绝的,或是可以拿来当笑柄的,甚至是可能拿来当出卖朋友、亲人的筹码的。因此,走得太近的人,问题往往最多。事实上,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给人的是“距离美”的感觉,管理上也是如此。 黑格尔曾说过:“仆人眼里无英雄”,仆人眼里为什么没有英雄?因为仆人每天和他无距离接触,服侍他吃喝拉撒睡,任何人在这方面都无所谓英雄表现的,相反却看到他与常人表现一样的方面,是以“仆人”们总是不能发现英雄。而在寻常人眼里,英雄都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前呼后拥,一般人也不能靠近,只能仰视,因此,眼里的英雄一定十分完美,神秘,也符合大众的审美趋向。那些追星族如果天天和明星生活在一起,看他们没有化妆的样子也会败兴,看他们私生活的随便更是会嗤之以鼻。
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对员工还是领导来说,上下级之间保持适度距离都是必须的。
眼看又到了周末了,再不参加就没有机会了,今天外边下大雪不用到现场,在这里抓紧整几句。
之所以迟迟不参加这次论道,是因为一直对权威两字心声怵意,偶生性胆小害怕威严更憎恨压迫,对于权威两字从内心感觉厌烦,今天无意中从百度看看其含义,感觉这个权威两字还是非常阳光和谐的,与偶先前的认识大不相同,因此就有了一些感觉,也知道了支持那方观点。
支持反方:上司和下属不要保持距离才能树立权威
万能的百度告诉偶原来权威两字是一个非常阳光和谐的词语,其对听从者没有丝毫的压迫服从性,是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行为,也就是下属对上司本来是行政式的命令安排产生了认同。由此偶感觉权威是一种权力但其是权力的升华,权力本身带有绝对服从的压迫性但是权威的产生让下属自愿的服从,偶认为权力是依势压人而权威是以德服人。
既然权威是以德服人那么这个就需要上司和下属之间的有效沟通,于此两者之间的距离就会不断缩短,也可以说两者之间的隔阂缩小了。不难想象一个只知道命令下属不管下属的感受的上司很难做到以德服人这个层次,因此权威两字是无法在这个上司上所体现,其有的只是威严而不是权威。
工作中最常见到的现象就是员工对领导充满敌意虽然当面毕恭毕敬的顺从领导的安排,可是私下里都是对领导满腹牢骚、怨气冲天、甚至辱骂诋毁领导,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偶想因为这些领导对下属是一种从上向下的藐视,他们认为你是我的下属就要对我绝对服从,至于下属是否心里能够承受不管不问,甚至还依能够命令员工而沾沾自喜感觉高人一等,由此对下属的从心理产生的贬低会从言谈举止、工作交代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造成员工内心的厌恶。
中国是一个封建制度根深蒂固的国家,对于权力的追求无比贪婪,就是现在中国的影视题材也罢宫廷斗争、权力的追逐大力的宣扬,使中国人迷失于权力的角逐中,可是我们也看到了那些手握大权对下属飞扬跋扈的上层领导一旦失势,必遭各种压迫和报应,甚至会受到更多的凌辱或一致惨死,由此可以发现人们争夺的权力无法让下属自愿的服从,以势压人势必会遭到反抗。在看看我们的悠久的历史不难发现那些平常亲民的君王会得到人民的拥护,他们的命令能够得到贯彻和实施,既使他们去世也会受到人民的尊敬历史上也会记录下其光辉的事迹,这就是以德服人产生的权威效果。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上司对下属的好坏员工下属都有感觉,在员工平常的言谈中就会发现,那些平常对下属充满关怀、经常去现场与一线员工进行沟通、听取下属员工的意见、了解一线员工的困难,与下属拉家常甚至耐心听取下属牢骚的上司比会得到员工的尊敬和爱戴,其做出的各种决定必会得到下属的支持和响应,其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当其离去后后来者的表现下属会不自觉的与曾经的权威上司进行比较。比如偶公司10多年来大老板更换了4届每一个领导都有自己的做事风格,每一个领导也对公司发展或多或少的做出贡献,但员工在私下评论他们是得出的结论却是一届不如一届,因为第一届领导听取下属的意见并采纳积极的想办法解决,可以说与普通员工打成一片,员工甚至可以与其开玩笑说这个月的奖金怎么还没发,虽然这届领导是当时公司最困难的时期但全厂员工上下一心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成绩,后来者与下属接触机会少了,这一届甚至至今都没有到现场一次,如此的隔阂虽然公司效益还可以,但是员工与领导之间已经产生了鸿沟,其做出的决定虽然也执行但已经没有权威可言,员工一边干活一边讨论其什么时候<此处内容被屏蔽>。
综上可见上司与下属沟通,耐心听取下属的意见、想法,其与下属的隔阂会不断缩小,其原本命令式的决定也会被下属自己的执行和服从,由此就产生了权威。因为上司对下属只有不断缩短距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心事,其才会树立权威。
支持反方,上司和下属不要保持距离才能树立权威;
其实这个世界现在唯一确实的就是公平,所谓的上司也是为了某项工作或者任务而被指认的一个项目团队或组织的领头人,作为一个领头人的作用,不是参与具体详细的项目运作细节,而是起到上司的真正作用---对下属所干的活进行合理分工;假如和下属保持距离,你都不明白不了解你的下属能干啥、有啥特长,你说你安排的分工会合理吗?保持距离,只是会给拍马屁的人多了机会,原因那样的人善于花言巧语、投其所好,虽然上司觉得有可靠的信任的人了,其实不然,那样的人最终的结果是--人走茶凉的,你想保持威信,不是靠和下属的距离的,而是靠你的人格魅力--那才是真正的威信!
支持反方: 上司和下属不要保持距离才能树立权威
权威是指人在某一方面具有大家公认的决断权和威信。它是一个人德、能、勤、绩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是由人的内在素质起决定作用。一个人为官一方,能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群众就拥护他,并原意为他效劳,他的权威就自然而然树立,不是靠刻意与下属拉开距离所能奏效的。一些人和自己的下属相处,总认为不能太随便、太过于亲近,否则下属就不会把自己当作领导对待,一旦要发号施令,会出现指挥不动的状况,这实质上是官本位思想作怪的表现。这类人大致有两种行为特征,一种是官气十足的上司,总爱摆出“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处事独断专行,听不进不同意见,动辄训人,当下属提出工作方法的改进或面陈工作中的困难时,总是冠以“无理取闹”、“强调客观原因”等字眼加以训斥,下属敢怒不敢言,明知对方不对也不敢违抗指令。这样的上司看似威风凛凛,好不风光,实际上是大家表面对其敬畏,内心对其排斥,一旦到领导干部民意测验的紧要关头
,他的超低得票率就反映了其名声的低下,俨然成了孤家寡人一个。还有一种上司对待下属既不愿表现出过分亲近,也不会显现出过分冷淡,当下属要求解决工作待遇或生活方面的问题时,不会断然拒绝,有时为了表示自己“亲民”,会假装和善似地说些无关痛痒的话,但事情一过就忘到脑后,不是真心实意给予对方关心和帮助。这是一种典型的官腔式人物,尽管不会如前一种上司达到令人痛恨的程度,但不对下属有所作为的表现,在群众中留下口碑不好的印象属于意料之中。如果说列举的第一种人是“盛气凌人”型上司,那么后一种人便是“滑头”型上司。不管属于哪一类型,视自己的身份高于一切是他们的共性。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官僚思想。人一旦有了这种思想,就会无形中与下属拉开距离,在群众中树立的只是震慑的权力,而不是大家认可的权威。
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是后一朝代反叛前一朝代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结果铸就的历史。其中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开国者历经汉、南朝、唐、明等多个朝代,说明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一旦弄得社会底层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其统治地位总会有分崩离析的时刻,从而印证了“官逼民反”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历史的车轮将我们载入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弘扬民主精神的时代,提倡平等、宽容的人文思想,尽管这个社会未必实现了完全平等,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现象随处可见,但人们毕竟享受到言论自由的权利,且能明事理,辨是非,较之封建专制社会皇帝一言九鼎、百姓普遍愚忠的现状是一大进步。可偏偏有一些领导封建特权思想根深蒂固,不愿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着靠权力树立威望的美梦,岂不是低估了广大群众的思辨能力。
还没结贴吧 支持反方:上司和下属不要保持距离才能树立权威
昨晚看书的时候看到这句话“在对环境不明确的情况下,人有防卫本能,高估风险;但透明条件下,人有安全感,就可以良性互动,甚至给予正面激励” 上司和下属之间如果保持距离,很容易引起两者之间的猜疑和不满,特别是下属对于领导的抱怨,领导感受到下属的不满,不利己互相沟通,还是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下属的误解会造成真正的失误,自然团队的和谐气氛也没了。但是如果领导和员工能够打成一片,对员工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员工有什么问题及时反馈给领导,很多问题引刃而解,和谐的团队也逐渐生成。
古语常说“距离产生美”,但是在当今浮躁喧嚷的社会,距离只会造成遗忘和不满,一个真正的领导除了能够高瞻远瞩的大局观,也要常记得自己根植下属,得到下属的肯定和拥护才能一步步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