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电流滞环比较方案最终的电压矢量组合与SVPWM并无二致,而且对于三相结构而言,如果不是每相单控,则无论是星接还是角接,相电流波形都是三相综合作用的结果,独立控制每相电流是不现实的。
至于哈工大的FPGA矢量闭环方案,曾听参与过的人士提过,未必存在什么太过高深的东西,而且也确实仅仅是科研而已,这样的工作台湾学界早在十几年前就做过了。
安川的伺服似乎始终用的ASIC,个中结构无法窥探。三菱则在J3系列中使用了NEC的32为RISC单片机,当然外部还有一颗ASIC,7860的电流反馈通道是接入ASIC的,但RISC单片机的使用,不难令人想象,三菱的伺服算法体系可能也已经是固件化了,而未必一定是硬件完成的。
死区补偿是个不错的话题,只是标准的SVPWM算法的死结接在于存在原理性死区问题,大家可能都在想办法,不过本人至今尚未看到有效的解决方案,除非抛弃标准SV,另辟蹊径。
虽说SVPWM一开始便忽略了定子电阻的影响,但在电流闭环的状况下,这种忽略影响会小,从开关功耗以及效率来说,SVPWM方式应是最合适的吧.不知道天才什么时候蹦出来.
波恩对svpwm的理解已经非常到位了,不愧是博士。
SVPWM最终由电压矢量忽略掉定子电阻后获得目标磁链矢量。一,忽略定子电阻的影响,有没有量化的指标,二,死区是在控制指令执行时开关延迟造成的。大家都在琢磨死区的影响,估计在闭环系统中,定子电阻的影响要小很多吧。但为何没发现有这方面的文章呢,大概是孤陋寡闻。
希望大家都出来晒晒吧,茶壶里煮饺子,倒出的才是饺子,闷在里面的都是汤。
我也是个做伺服的,HGD的那套FPGA方案,的确直接来自m国,不过HGD那边有个博士比较厉害,做了很多消化,改进的工作。
我个人感受:日系伺服的电流环的确是做在ASIC中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流环的带宽。
敢问,zimu_red,波恩,你们都在什么公司任职啊?想认识认识!
我QQ:93324991
EMAIL:lijing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