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感停车的概念从2014年开始兴起,2015年资本涌入,成了行业爆发年,有超过200家企业参与了无感停车。短短的六七年间,停车场行业的智能化发展飞速,技术的更新换代让人耳目一新。停车场仿若时尚界的一匹黑马,如灰姑娘般从不被重视的“堵暗乱”场所,摇身一变成为商业体提升高端品牌形象的一张时尚名片。
通过智能化的投入,提高停车场管理水平,优化停车位使用效率;或者采用人工智能手段不断改善用户的体验感受,引来优质客流,彰显商业体的潮流科技高品位。用户需求即为商机,智能停车行业从此被点燃,随后被众多停车企业和资本市场引爆。
停车产业政策密集出台
近年来,在国家智慧城市与“互联网+”政策的指引下,无感停车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在一二线城市,无感停车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此外,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推动无感停车的发展。
20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到,将放开社会资本全额投资停车设施收费,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在智能停车建设方面,大力推动无感停车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等高新技术的应用,积极引导车位自动查询、电子自动收费通行等新型管理形态的发展,提高停车资源的使用效率。
无感停车是必然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17亿辆,较2010年增长138%,预计至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5亿。2017年国内汽车产量2994.2万辆,同比增长3.2%。北上广深四城平均停车位缺口率为76.3%,与此同时,却有停车场空置率高达44.6%。
导致大部分车位空置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迪蒙就是要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迪蒙的无感停车系统可以将所有注册在案的停车场信息输入数据库,实时监控车位状况和流量,将相关信息发送到车主的手机终端上,使车主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停车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目前,无感停车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正逐步迈向大规模发展阶段。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以及无感停车行业的不断完善,整个行业的市场发展潜力得到了进一步增长。
6000万的停车位缺口,是中国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数十万亿的产业估值,则孕育着城市投资的巨大商机。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智能停车设施,设备销售、车场建设、政府购买服务、停车场管理运营以及停车后服务等,都是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关注热点,智能停车场、路侧停车、立体停车和共享停车,则是投资建设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