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制作业领域是一个让人很有“距离感”的专业领域,尽管它支撑着国家整个经济体系,但是话题性却不够“Sexy”,所以即使是好事的媒体也总是绕着走。但实际上,全球制造业正在孕育重大的变革,新一轮以智能制造为目标的工业革命正在萌芽。
这一轮制造业的“大跃进”,发端于德国提出的“工业4.0”的概念。这一概念将历史上制造业的发展分为三个断代——18世纪末开始由蒸汽机等机械制造设备引领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开始,由电力驱动、以大规模流水线制造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电子设备和IT技术的引入,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工业自动化革命——并将其分别标记为工业1.0, 2.0和3.0,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扩散,今天的制造业将向着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制造时代迈进,进入4.0时代。
而在全球范围内观察,德国“工业4.0”并不是个孤案,比如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法国也推出了《新工业法国》规划,这些老牌的发达工业国家都希望通过这些“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 战略,突破由于人口老龄化、产业转移带来的国内制造业空心化、全球资源匮乏等造成的发展瓶颈,抢占新一轮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作为近30年迅速崛起的制造业大国,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以“工业4.0”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为对标,推动未来10年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
尽管各个国家在对新一轮制造业革命的命名和定义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其最终的指向都是由信息化和制造业深度融合而催生的所谓“智能制造”。与以往的制造业模式相比,智能制造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第一是网络化。这一网络化的概念,不仅局限于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的生产控制网络,而是要走出“车间”,与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实现互联,甚至是与企业外部的更广范围的互联网相连,与云端相连,构成完整的工业互联网系统,为信息和数据的流动提供畅通的渠道。
第二是数据价值。传统制造业更多关注的是制造过程中“实”体资源的流动和转化,而在智能制造中,“数据”这个“虚”体将扮演越来越独立、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挖掘和释放出蕴含在数据中的能量,成为智能制造的一个核心命题。这里,数据不仅是制造过程中提升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的保障,也将帮助制造商在制造过程之外,基于数据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将自身的影响力延展到更广阔的价值空间。
第三是用户驱动。在传统制造业中,批量和定制化一直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不可兼得。而智能制造通过数据的流动,能够将最终用户端的需求及时准确地反馈到制造端,并经由分散控制、智能而有弹性的生产设备完成大规模的定制生产,完成以用户需求为起点的“拉动”式的生产,用户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制造过程中,并拥有更强大的话语权,进而“倒逼”产品和生产方式的升级。
上述这些特征决定了智能制造将是制造业生态系统一次根本性的改变。GE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底全球经济产出中的46%约32.3万亿美元是由工业、运输和医疗保健等工业市场创造的,到2025年这个份额将达到50%,总量超过82万亿美元。这就像是一个不断积聚能量的气旋,坐在这个风口上,是否能够御风而行,就要看你的准备和实力了。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