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的长度是181mm,极距是60mm“———60mm恐怕是极对距,而非极距!
加之“在200mm左右的有效行程内我反推直线电机,在示波器中发现3个完整的正弦波”,“判断线圈总长相当于3个极对距”基本没有问题!
另外,线圈的纵向端部截面是“T字”型,还是“工字”型? 如果是“T字”型,则三相线圈为顺次排列的3个集中绕组的可能性较大,此时中间绕组对两端绕组的相间电感是会小于两端绕组相间电感,理由正如“当时明月”所言是出于互感不同。“工字”型线圈分布关系复杂一些,个人以为,相间电感的差异也会小一些。
原因是:相间电感由相绕组的自感和相间互感的代数和组成。线圈绕制参数如果相同,自感相同,但线圈之间的互感取决于两个线圈的重合程度。轴线重叠的两个线圈互感最大,随着轴线逐渐错开,互感降低,当错开到两线圈不再重叠时,互感为负向最大,再完全分开并远离时,互感数值降低。
“工字”型截面的线圈,相间重叠关系相对复杂,不过总的道理是一样的,由于直线电机线圈不可能如旋转电机般转360度在空间上实现闭合,因而总会存在2个端部,而电机有多为三相结构,三相中只有2个有机会处于端部,另1个则只能处于中部,定性地讲处于“中部”的绕组与2个处于端部的绕组间的互感关系相比于2个处于端部的绕组之间的互感必然有所不同。
如“ACScontrol”所测的直线电机那般,由于线圈总长相对较短,因而端部因素造成的相间互感的差异占电感总量的比重就可能较大,从测试结果看,M1-M2 与 M1-M3 相等,足见M1处于所谓的中部,而M2和M3分别处于一个端部。定性地看,这个结果尚属合理。
关键是电机的推力波动水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