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各位。
TO 刘岩利,xqg_wedm:重复精度或定位精度可以放宽至50um,速度也可以放慢一点,得于激光脉冲频率和单脉冲能量相匹配。圆度误差50um是5道吧?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不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卡吗?伺服电机的加速性能不是很好吗?"交流伺服系统的加速性能较好,以松下MSMA 400W交流伺服电机为例,从静止加速到其额定转速3000RPM仅需几毫秒,可用于要求快速启停的控制场合"
to NCLT
关于伺服电机的那几句话是卖伺服的人说的吧。话理论上是没错,(不过,你真让他把带载的松下加到3000转试试,几毫秒?他自己信吗?)能说伺服的性能在控制卡上的,一定是卖松下的,松下可以说是常见日本电机里最烂的。所以,要把客户的注意力引到控制卡上。谁用伺服+丝杠的结构走过1mm的圆?伺服的运动滞后是其固有问题,用好的控制卡可以缓解这个问题,甚至通过前馈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伺服的响应速度是谁都没有办法解决的。而步进电机就没有响应速度的问题,而且,步进电机最大的缺陷——失步在激光加工领域也完全可以避免(因为没有加工应力,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工艺参数的选择来避免失步)。可以这样说,用步进电机+丝杠的结构,在半年内绝没有问题。经常加工这么小的圆,半年后,丝杠应该也差不多了。不要相信丝杠寿命,那是指全行程均匀磨损的情况,你认准了1毫米玩命磨半年,肯定完蛋。
to:
NCLT 用丝杠和伺服电机肯定能够满足你的要求,你的精度要求也不高,重复定位精度才5道,你的定位精度最多也就25道,如果机械有误差,完全可以让控制器来补偿,而且你的设备加工是非接触式加工,机械磨损不会很严重。不过建议你千万别用松下伺服这种低档次的产品,至少要用安川、三菱以上的伺服,欧美伺服最好。(本人对各家伺服电机的看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使用喜好而言,并不否认其某些优势)
用步进电机我倒觉得需要慎重考虑:因为你的设备频繁换向的关系。
另外向你推荐一款运动控制器,英国Trio运动控制器MC206或PCI208,他的开发软件里包含能把ACAD/CAM推行直接转换成加工程序的软件包,可以简化你的加工编程,硬件上还有一路模拟量可以直接控制你的激光。方便的话到网站:Http://bjyes.gkong.com上下载说明书。
to 钟秀斌
对于您的说法,个人有点疑义。用伺服加丝杠的模式,对于重复定位精度和绝对定位精度都没有问题,甚至把您说的指标再提升一个数量级都不会有问题。动态响应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还有一个对圆轨迹变形量的要求,1毫米直径的圆,用伺服来走,相对变形有多大?
接触伺服有三年了,之前用了两年的步进电机,我认为,伺服与步进相比,无所谓优、劣,各有适当的应用。对于这样的应用情况,个人认为,高细分的步进电机肯定比伺服电机的效果好。至于您所说的因为频繁换向不宜用步进,这一点,我就不知道您指的是什么了。到是伺服在运动中换向会导致位置不能真正到达折反点(所以圆会变形)。
再说一下丝杠吧,丝杠有误差、有背隙,可以在控制器上补偿,这在理论上是对的,多数应用也没有问题。我对您推荐的控制器也不熟悉,不过它能对全行程不同位置上不同的背隙进行自动补偿吗?我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做过这样的机器,全行程是200*200mm,但是真正工作时,只在几毫米的范围内反复移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所有的机器过了半年到一年以后都出了问题,在全行程上,丝杠的背隙不一致,经常用的地方,背隙比较大。而且由于每次使用时,工件原点的位置是在行程中间附近任意定的,所以背隙的变化也没有规律可言。
to 钟秀斌
对于我之前的那个项目,不能认为是使用中的维护问题。大致对位一次以后,就在几毫米到十几毫米的范围内反复走上几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丝杠本身不是什么好主意,当时只是受限于成本,毕竟要间隔5丝定位一次,一秒定位几十次,用步进电机加丝杠是最便宜的方式。而且,对于全行程上背隙不同,而且差异较大的情况,有什么很好的调整方式吗?用双向带预紧的螺母吗?有效果,但不是很好。
激光加工时材料变形不止5道?这句话您还是删掉吧。我在学校的时候是学激光专业的,楼主应该也是对此有所了解,这话离谱。
方案选择,当然没有死活的问题,任何方案都可以部分的实现要求,任何方案都有利与弊的两个方面。对于利与弊的权衡,会由于立场和知识的不同而不同。我们在这里,也就是把自己的利和别人的弊都说清楚(谁也不会反过来说的),当然不能胡说,由用户自己来选择就是了。我认为,对于楼主的要求,如果有钱,就买步进直线电机,如果没钱,就用步进电机加丝杠。对于控制卡,用个好一点的也就是了,品牌太多,谁也不敢说自己没接触过的卡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