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原理 点击:7 | 回复:0



虹润公司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965帖 | 79回
  • 年度积分:2433
  • 历史总积分:10946
  • 注册:2000年11月11日
发表于:2025-10-11 14:48:26
楼主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循环扫描的方式,依次经历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可编程控制器通常指的就是前面提到的 PLC 控制器,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除了前面介绍过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应用领域和优势特点外,以下是关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其他一些信息:

发展历程

·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汽车制造业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器的设想,要求它能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装置,具有通用性强、灵活性高、可靠性好等特点。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当时主要用于汽车生产线上的逻辑控制,从此开启了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历程。

·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不断增强,逐渐从最初的逻辑控制扩展到数据处理、模拟量控制、通信联网等多个领域,其应用范围也从汽车制造业扩展到了机械、化工、电力、冶金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

分类

· 按结构形式分类: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整体式 PLC CPU、存储器、I/O 模块等部件集成在一个紧凑的机箱内,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便宜,适用于小型控制系统;模块式 PLC 则将各个功能模块分开,如 CPU 模块、I/O 模块、电源模块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组合,安装在机架上,具有配置灵活、扩展性好的特点,适用于中大型控制系统。

·  I/O 点数分类: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 PLC。小型 PLC I/O 点数一般在 256 点以下,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主要用于小型设备的控制;中型 PLC I/O 点数在 256 点到 1024 点之间,具有较强的控制功能和一定的通信能力,适用于中等规模的控制系统;大型 PLC I/O 点数在 1024 点以上,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丰富的指令系统和完善的通信功能,可用于大型复杂的控制系统,如大型化工生产装置、钢铁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与其他控制设备的比较

· 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可编程控制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继电器控制系统由大量的机械触点和继电器组成,容易出现故障,而且一旦控制逻辑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布线和更换继电器,工作量大、成本高。而可编程控制器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控制逻辑,减少了硬件触点,提高了可靠性,并且可以方便地修改程序来适应不同的控制要求。

· 与工业计算机相比: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更强,可靠性更高。工业计算机虽然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丰富的软件资源,但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需要良好的散热、防尘和抗干扰措施。而可编程控制器专门为工业现场设计,采用了多种抗干扰技术,能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稳定运行。此外,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相对简单,更适合工业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