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技术升迁,无损检测仪器的发展趋势如何? 点击:117 | 回复:0



viteverest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76帖 | 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50
  • 注册:2021年3月27日
发表于:2021-12-01 14:00:34
楼主

2021已近尾声,近日看到普华有策写了一篇关于无损检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的文章,文中介绍了全球无损检测行业的发展一直保持持续增长,并指出无损检测技术已经进入到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的信息加工时代,在尽可能提高检测可靠性的基础上,力争实现由NDT向NDE的顺利升级。那么发展阶段升迁,对无损检测仪器提出了哪些要求?我们先了解一下无损检测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NDI-无损探伤

这是无损检测技术的初始阶段,其特点以定性探查为主,主要目的就是发现被检对象有无缺陷或异常,没有定量分析的要求。常用超声、射线、目视检测等技术。


NDT-无损检测

这是无损检测的中级阶段,其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定性观察,仅能够发现缺陷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还要求从量化的角度对缺陷进行分析,给出更多维度的信息,例如:缺陷位置、性质、大小等。这显然比NDI更迈进了一步,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已经进入这一阶段,我国略晚一些。


NDE-无损检测评价

可以认为这是无损检测的高级阶段,始于1996年在新德里召开的WCNDT会议,首次提出了NDE的观点,并被世界无损检测行业所认可。NDE在NDT的基础上,还要求做出有价值的评估,即:检出的特定位置、性质或大小的缺陷,对被检对象的综合性能指标及可用性的影响。例如在使用孔探仪实施的航空发动机孔探中,对于发现的叶片裂纹缺陷,需要根据其位置、长度、深度等多方面综合性指标,以及多种检测手段的多维度检测数据,评估对于发动机性能和正常工作状态的影响,并给出基于这些综合性指标的结论,例如是否需要更换发动机等。


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描述也可以看出,三个阶段可以简单概括为:定性->定量->评估和结论。目前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处于第三阶段,而从全球角度看,无损检测行业也要实现从NDT到NDE的升级,这不仅仅是检测内容或结论的变更,也不仅仅是检测者技能的提升,更要求无损检测仪器的功能和性能提升到一定的水准。


顺应无损检测阶段的迁升发展,无损检测仪器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 更精准的量化。量化分析不仅仅是有数据就可以,还要求数据具有准确性、可靠性;

2. 纳入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无损检测手段及设备多种多样,采用打通的统一平台管理检测数据,将各种孤立的检测手段通过检测数据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更加高效、准确地实现资产安全管理;

3. 检测数据及流程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检测设备应具有更友好的接口,更智能的流程管理与检测分析软件,向全过程无人化迈进。


以无损检测仪器工业内窥镜为例,传统的内窥镜大都只有定性观察的能力,只能够发现缺陷,缺陷测量功能操作复杂而且结果的可信度不高;而未来对内窥镜产品的要求,不仅可以提供高清检测图像,还应具有更为精准的缺陷测量能力,可以高效准确地进行缺陷的量化分析,而且还支持将内窥镜检测数据上传数据平台、与其他检测手段数据统一分析管理的功能;同时还将朝着检测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更高效、更全面的检测与评估。


MViQHD_2.jpg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