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为什么突然就扯到了人工智能呢?不同的两个行业领域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他们之间什么时候就成了一个概念,两者之间的结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与你躲过雨的屋檐”
这么形容双方当前的关系最好不过了,RPA与人工智能两帮人会觉得在这个时间点,在躲过雨的屋檐下,这是最美的风景。
一、区分人工智能与RPA
RPA是流程自动化软件工具,它并不是一项新出现的技术(点击查阅《一文了解RPA》详细了解RPA),它可以使用和理解电脑应用,实现流程自动化。其应用场景也非常广泛,那些你不想做的枯燥的工作,重复化、标准化的工作都可以让机器人帮你完成。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来自百度百科介绍
目前人工智能主要应用的领域有:自动驾驶、医疗卫生、电商零售、银行金融、教育学习……
比较两者的区别,RPA是流程自动化,在企业业务开展过程中,实现一些重复的、规则性强的流程自动化;而AI则是可以像人一样做出决策和提供“器官”。如果把两者比作人类,那么AI是大脑、眼、耳、鼻,而RPA是链接各个部位的神经。
二、为什么要结合?
1990年代早中期,计算机开始出现在日常办公中,此时出现的一些软件和工具身上已经具备RPA的雏形。如今RPA这项技术在各行各业实现了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保险、医疗保健、银行、新零售等行业。并且RPA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刚需”。
· 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的不足情况正在出现;
· 人工成本增加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负担;
· 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旧系统无法满足需求,急需扩展业务能力。
社会日益增长的劳动力需求和RPA的局限性是RPA发展的主要矛盾,而AI技术的成熟落地为RPA拓宽了一些新的出路,尤其是借助AI的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能力。
通俗解释,AI具有模仿人类的能力,这恰好补充了RPA的短板,形成互补。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就像传统的白领知识型员工和蓝领服务型员工一样,优化了企业生产力。
三、如何结合?
RPA因其非侵入性特点,能跨系统应用,它能将OCR、Chatbot、NLP、语音识别、智能决策等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业务需求搭建应用场景。
AI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完善RPA的流程自动化:
1.Bot-眼耳鼻(识别)2.Bot-脑(智能决策运筹)
例如:「实在智能」开发的“实在RPA”开启了RPA4.0时代,不仅从AI组件层面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机器人功能,可以适应更加多样的应用环境,完成更多复杂任务。同时将机器人管理控制台从简单的指令、规则下发升级为智能决策中心,实现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积累的模型训练加载、运筹调度和一键部署。实在终端机器人在完成各项任务之后,也会采集相关数据闭环反馈至智能决策中心实现模型算法的高频迭代,不断升级优化,提升准确性、可用性和鲁棒性。
「实在智能」“实在RPA”由四部分构成:
· 机器人工厂(Z-Factory,即任务组件编辑器),丰富完善的Win组件库、AI组件库、行业模板库,清晰易用的拖拽式交互体验及一键生成代码的贴心设计,让零基础用户开发机器人的过程行云流水;
· AI云脑(Z-Brain,提供复杂场景智能决策解决方案);
· 中枢(Z-Commander,综合管理台,全面管理部署、实时监控、任务管理、运筹调度、机器人运行情况数据化展示);
· 终端机器人(Z-Bot,虚拟员工端,支持无人值守、人机协同等多种交互形式)。
四者相互配合,方便开发者快速、便捷拓展应用场景,实现“生产-分配-管理-执行”的流程闭环。
四、结合效果怎么样?
借助AI,RPA可以以一种更准确、快捷、高效的方式实现业务拓展。
一是AI可以让RPA处理一些流程相对灵活的业务。AI技术的特征之一是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判断、决策的能力,通过输出一些决策,让过去规则化自动化流程变得更为灵活,业务流程应用场景也更广泛。
二是语音识别、物体识别、图像识别、OCR、NLP等AI技术能处理更复杂的场景,并能接入RPA流程,从而给下一个流程的软件或者硬件下达命令,并从这些命令的执行数据中进行复盘分析,持续循环优化决策。
AI+RPA很好地解决了当前RPA更进一步的难题,拓展了RPA的应用场景,不断优化整社会劳动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