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最近还看过
数字化也
是自动化一直在推进的
当然,很多人把数字化理解为CAD、CAE、CAPP这些软件称为数字化,不过,这是设计数字化部分,而另一个部分是现场运营数字化。
工业数字化中最直观的就是现场总线,本身就是为了把现场的信号数字化,首先为了便于传输(降低干扰),而且也是为了后面的计算处理更为直接,从最初的Modbus、CAN、Profibus、DeviceNet,CANopen,再发展到Profinet、POWERLINK、EtherCAT、Ethernet/IP、CC-Link IE,再到今天的OPC UA over TSN技术,各家自动化厂商一直在推进数字化的进程。
这个数字化的进程与现场工业应用紧密相关,最初,只是为了解决信号控制问题,传输干扰抑制、接线复杂性、远程采集与控制问题,后来随着机器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对于运动控制、机器人等应用的需求,提出了实时以太网技术—这是对较为通用的低成本网络的需求,而借助于IT技术实现,再往后发展,随着与管理系统的交互、机器的互联的需求而产生了对“信息”的需求,以及互操作的需求,因此产生了OPC UA,以及TSN为协同实时、非实时数据统一传输的问题。
OPC UA的价值远非是一个互操作的规范,它是数字化中关于信息模型、安全性、传输、预处理、行业都集成的规范与标准。
有些人反映为什么我们的资产管理,包括编码尚未能够统一,怎么进行车间管理,我告诉他AutoID是OPC UA一个伴随协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垂直行业信息模型—PackML、Euromap可以解决,VDMA还开发了机器人与视觉的协同信息模型,包括工业4.0的管理壳也基于OPC UA来实现,最近和OPC UA基金会的朋友聊过这个话题,其实在MES推进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OPC UA这样的统一规范,因此,MES项目往往会很大的工程投入,用户代价高昂而实施者却也因为工程投入大而盈利极低,大家都很艰苦,如果采用OPC UA就会大幅降低工程成本,数字化,也需要好的方法和工具啊!
数字化-难道不是自动化人一直在做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