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最近还看过
近日,一部《啥是佩奇》的电影宣传片,刷屏了微信朋友圈。这部片子是一个有苦有乐的客户需求挖掘与实现的案例。
没看的同学可以看一下
终于不用再刷泰国广告片了
↓
影片里的老人,在得知孙子想要一个“佩奇”之后,开启了一段“啥是佩奇”的需求探索与满足之路。
接到需求:我想要个佩奇!
老人站在山上,电话里问孙子过年想要什么礼物,孙子说:佩奇!由于信号不好,老人只听到了佩奇二字,其他的一概不清楚。
https://image.ipaib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90117-1547739083932010749.jpeg
老人很茫然,这需求太不清楚了,他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BUT,怀揣着对孙子满满的宠爱,老人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各种手段,开启了需求挖掘之路。
需求挖掘:啥是佩奇?
首先,爷爷通过自身的能力进行需求调研:查字典。但显然,字典里并没有收录这个社会词。
爷爷很聪明,并没有一直耗在这里,于是他通过村里大喇叭来扩大漏斗,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疑问。村里乡亲父老一起给他提供帮助,提供反馈,以尽快达到目标。
广播了之后,果然收到了很多反馈!
一位大爷告诉他,佩奇就是手机里正在直播的这个美女。
商店老板娘告诉他,佩奇就是我们这的这种洗发水。
终于,在北京当过保姆的老三媳妇告诉他,佩奇就是猪,红色的。
于是他来到猪圈,拿着红油漆准备刷猪。可是,人家不让他刷。
老人有点绝望了,到底啥是佩奇啊,这孙子想要啥啊?!
需求确定
佩奇是动画片里的猪
最后,一位大妈告诉他:佩奇是动画片,动画片里的粉红猪,长得就像这鼓风机似的。
动画片?是孙子喜欢的没错了。就是它了!于是老人开启了佩奇制作之路。
执行阶段:制作佩奇
老人在大<此处内容被屏蔽>指导下,拿来鼓风机、电焊、螺母等工具开始捣鼓,对于农村生活的他,这一切并不陌生。老人一边制作,一边跟大妈沟通这头猪的具体形象,不断修正佩奇的形状,保证产品质量。
心灵手巧的老人终于完成了佩奇的制作,但是,他却接到电话,孙子不回家过年了。 需求取消了!!!!
好在电影都是充满转折的,儿子突然开车回来了:爹,接你去城里过年!
老人终于有机会把充满心血的礼物交给孙子了。
交付:见证佩奇的时刻
在饭桌上,爷爷揭开了礼物的面纱,鼓风机做成的粉色佩奇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交付,泪目。
总结一下,这个案例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