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究:大数据与公共安全治理 点击:89 | 回复:0



wayaj

    
  • 精华:30帖
  • 求助:95帖
  • 帖子:5269帖 | 87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783
  • 注册:2020年5月25日
发表于:2017-08-04 07:06:56
楼主

 1 引言
 
  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发展,但也使威胁公共安全的各类信息日趋增多,维护公共安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犯罪活动产生的海量信息,数据量大而分散、构成复杂、有效信息提取困难,使传统滞后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难堪重负。大数据时代下日益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形势为维护国家公共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以上形势,积极探讨、深入研究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公共安全治理,对维护我国公共安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当前我国公共安全形势及面临的挑战
 
  2.1 我国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形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项事业日益繁荣,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是,各种安全隐患不断显现,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侵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是传统安全事故呈多发态势。改革开放30余年来,经济和社会长期处于粗放型的增长和发展态势,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严重不足,加之落后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技术措施,导致近年来,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涉矿事故、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以及建筑施工、火灾、倒塌、踩踏等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十几年来,年均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伤残人数超过40万人。
 
  二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诈骗、电信诈骗事件高发,利用网络散布谣言、煽动群体性事件的手段花样百出。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显现,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1,2,3]。
 
  三是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多种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职业病危害严重,农村卫生发展滞后,传染病、慢性病和意外伤害并存,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重大疫情的不时出现和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确定性及严重性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重大问题。
 
  四是公共安全与国家安全交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公共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界限交织、交错,各种境内安全事件与境外安全事件相互叠加、耦合和演化,产生系统性影响[4]。我国当前的公共安全形势比以往要复杂得多。
 
  2.2 维护公共安全受到高度重视
 
  安全如人们生活中的阳光和空气,“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维护公共安全,为社会和百姓创造安定有序的生活环境,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扎实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当前,公共安全事件易发多发,维护公共安全任务繁重。政法综治战线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多方参与、合作共享、风险共担,坚持科技引领、法治保障、文化支撑,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推进公共安全工作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努力建设平安中国。
 
  2.3 维护公共安全面临的巨大挑战
 
  当前,我国公共安全形势复杂多变,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问题突出,维护公共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随着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公共安全管理对象日益复杂,传统的安全应急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导致高风险的城市和不设防的农村并存。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连锁性、集中性、严重性、放大性等共存,使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同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由于信息不对称、虚假信息、事件耦合等原因,导致产生次生、衍生事件。
 
  二是在不断推进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受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民族宗教问题的影响,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明显增强,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力度空前加大,对公共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国际动荡及敌对势力的挑战,使得世界并不太平,恐怖袭击、局部战争、金融危机、移民、核设备控制等各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对水资源、石油资源、国土资源的争夺以及跨国性的重大疫情的传播等不时出现,境外涉及我国和境内涉外的安全事件增多。
 
  三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无序性,导致的资源能源的匮乏、水体土壤空气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粮食种质基因的灭失等,均给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条件造成严重的安全危机。
 
  四是其他各类安全隐患不断显现,如农业与食品安全、生命与人居安全、公共卫生与医疗安全、自然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资源与能源安全、教育与科技安全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国家战略安全等,其潜在不安全要素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危害十分严重,必须正确面对。
 
  3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治理创新探讨
 
  3.1 大数据驱动公共安全治理的现实状况
 
  维护公共安全面临安全事件大数据化的威胁,解铃还须系铃人,积极开发相应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是不二选择。
 
  美国是最早使用数据进行预防突发事件研究的国家。1931年,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inrich)在他的著作《一个科学的方法》中,通过分析55万起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出了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这是最早利用大样本数据统计分析安全事件发生规律并实施隐患预测的案例。
 
  美国“9·11事件”专项调查委员会调查结论指出:安全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是未能有效阻止“9·11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后,美国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在不同部门之间及时分享情报资源,把大数据研究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升应对危机的反应速度。此外,基于大数据,美国有关公司就追踪流行性疾病、农户个性化保险服务、公众的灾难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和科学的预判。
 
  国内学者也较早地开展了对公共安全概念以及数据挖掘和分析的研究。早在1998年时任安徽公安学院教研员期间,就组建团队对我国多年公安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公安、交通、生产等多部门、多行业事故(事件)滞后管理的陈旧模式,提出了“常态科学预防、事中科学救援取证和事后依法公平处理”的理念。积极倡导开展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公共安全学科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就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安全产业技术推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获得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了以合肥为重点,积极发展公共安全产业。“公共安全产业”作为专门的产业类别被首次纳入安徽省“十一五”规划六大新兴产业。2006年,徐晔博士成功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公共安全专业研究机构——安徽省公共安全研究院,开展了公共安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数据信息的研究。
 
  
 
  
 
  总体来说,我国在公共安全应用方面使用大数据技术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真正发挥大数据强大功能的实际应用案例还不多。
 
  3.2 我国大数据与公共安全治理面临的困境
 
  3.2.1 管理部门条块分割,数据整合难
 
  政府部门目前都已建成比较完备的信息化平台,但相关数据因为条块分割而缺少了跨部门的信息整合。“数据孤岛”和“数据割据”的存在使数据互通的环节繁琐缓慢,信息共享缺乏实时性。政府部门中不同的机构组织保存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如公安、交通、安检、海关、财政、税务、审计、电力、统计、档案等政府部门及国企,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但缺乏统一有效的共享机制。部门之间往往缺乏信息共享的动力,导致不同部门之间数据互通整合困难,大数据的关联性计算、预测预判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3.2.2 专业人才匮乏,数据分析难
 
  虽然政府已经掌握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但数据价值的实现取决于高水平的数据分析人员以及较强的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人才的缺乏是阻碍大数据发展的重要因素。大数据处理技术要求较高,我国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大数据技术开发过程中容易急于求成,数据分析还较多地停留在传统的因果关系分析上。真正发挥大数据功能的相关关系分析技术还严重不足,一些先进的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仍在研发阶段。这导致已经拥有的海量数据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1分不嫌少!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