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联网的逐步发展下,其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一般所熟知的商业领域,尤其在工业制造领域,在工业4.0与智慧工厂等趋势的带动下,工业物联网正迈向高度智慧化,而高智能化的产线需求不仅是趋势,更是制造业提升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在此态势下,远播资讯日前举办“工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趋势研讨会”,特地邀请产业中的指标性企业,剖析工业物联网现今的发展面向与未来发展趋势。
在工业4.0与智慧工厂的带动下,工业物联网正迈向高度智慧化,而高智能化的产线需求不仅是趋势,更是制造业提升竞争力的必备条件。
事实上,工业物联网的本质依旧属于物联网,只是当应用在工业领域时,会有许多规范与特征需符合工业需求。在畅谈工业物联网的产业发展之前,SSX南星创业加速器创办人朱宜振首先解释一重要观念,即物联网和工业物联网之间最大的差异。他表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物联网通常侧重于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便利性,而工业物联网则着重于提高营运效率、安全性和生产力,更重要的是投资回报。
而现今所受到关注的M2M,则是将之归类为工业物联网的子集,其倾向于专注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讯,而最主要的范畴,是如何使机器具备更高效能并且更易于监控。
IBM台湾云端运算事业部云端策略也针对扩展工业物联网的广域低功率网路有所进一步分析,并谈到数据与平台的搜集、建立以及Lora的最佳应用场景等议题;而ROHM台湾罗姆设计中心副所长林志升则是针对相关通讯领域,其包含感测器及电源系统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无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物联网或是工业物联网,都是未来一大发展主轴,KUKA机械产业业务经理郭青庭则表示,机械手臂近年发展快速,主要由于其可透过程式化去定义该手臂的移动路径,在空间上具备高自由度,因此,以机器手臂做为工业物联网的核心概念将逐渐成形。此外,未来机械手臂还会结合人工智慧,让各手臂之间互相学习,届时将不再需要透过人工方式逐一教导。
工业4.0的主旨是使生产线更智能、更有预测性,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制造成本。为了实现这一目的,MCU将在工业4.0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针对MCU的重要性,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其控制单元也会越来越多,这将会导致其越发依赖MCU,而MCU的耗能将会成一大难题,因此,未来MCU的关键并非在于其可具备多高效的运算能力,而是在于能在电源控制管理上达到多省电。
在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推动之下,“智能工业”与“智能生产”逐渐成为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促使工业领域融入更多智能元素。然而,工业4.0对于制造业而言,还具有关乎生存的竞争压力。鸿海日前指出,为因应中国光棍节的惊人商机,工厂必须要有所改革才能应对庞大的需求量,作为一线制造大厂,鸿海已经嗅到了工厂转型的迫切需求,并积极将工厂导入智慧化。
西门子机械产业发展经理陈国青对此进一步解释,过去从工1.0到3.0的时代,多是属于工厂自发性的改革,但如今工业4.0的时代却是工厂若不改革,很可能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也就是说,这一改革是迫切急需的,也是制造业在面临竞争压力下被迫发展的一趋势。
制造大国德国在看待工业4.0时还纳入两个核心问题。首先是能源政策,德国在日本爆发福岛核灾后,当年便立即宣布要在2020年关闭境内所有核电厂,但是根据调查,一个国家有三分之一的能源消耗皆是在制造业,而德国又恰是全球制造业的输出大国,因此该国在面临核电问题时,就必须先行考量到如何在降低能源使用的情况下,又能保持该国在制造业的竞争力。而这也是现今工业4.0下,节能不断被提倡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问题,则是对人才的需求。任何制造业都需要依靠人才的供给,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但是德国当地的人口老化问题却非常严重,同样的,台湾也面临到相同问题,今年2月时,台湾便惊现单月人口负成长,国发会还估计,人口零成长最快会在三年后发生。不管是德国还是台湾,其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样也是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不仅德国与台湾面临着能源与人才问题,事实上,这已俨然成为全球化的问题,对此,各国也开始提出相应的策略,如美国提出因应“再工业化”的先进制造夥伴计画(AMP)、中国同样也提出2025年发展计画。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