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石,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保障,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的脊梁。这早已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如今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已然成了不可逆的大趋势。
趋势一:重塑现有工业体系
信息时代制造业创新特点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一是科研工具日益数字化、智能化;二是创新模式向异地化、协同化方向发展;三是用户参与创新过程更容易,众创模式逐步普及;四是技术更新周期缩短,创新速度加快;五是研发(包括设计、研究、试验)手段虚拟化、网络化。
趋势二:规模庞大、层次多样的需求
中国制造业具有规模体量大、结构体系完备、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显著特点,中国制造业在整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领域和行业也将成波次地动态推进。
趋势三:全球制造行业的一个缩微版本
从全球看,门类齐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中国制造业,恰如全球制造行业的一个缩微版本,基于中国市场中发展的技术、产品和业务模式,具有全球应用前景。
趋势四:催生大量以服务型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业态
产业升级的本质是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与产业价值链提升之间的一场马拉松式的竞赛,这场竞赛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否迈过中等收入陷阱、能否冲破高收入之墙。
趋势五:竞争焦点从价值链提升转向价值网络构建
互联网使信息搜寻、沟通、协商谈判、支付等交易环节变得更加容易,显著降低了企业各种交易成本。同时,互联网聚合了群体创造的力量,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中,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趋势六:创新模式从组织内部转向开放性众包平台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方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1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制造阶段。得益于标准化作业流程和流水线,福特T型车得以大规模生产。
第二个阶段是始于1980年代的大规模定制阶段。在大规模定制环节,用户开始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多的满足感。在企业与用户之间,也开始出现了互动。
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作个性化定制阶段。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大众市场被打碎,重新分化组合,呈现多品种、少批量、碎片化,消费者甚至开始进行DIY。消费者通过量身定做这个过程,彰显自己的个性,表达自我的情感诉求。
趋势七:云制造平台不断涌现
云制造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化制造服务模式,融合了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及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通过虚拟化、服务化和协同化,汇聚分布异构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在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及时低成本的服务,实现自动化的资源的高质高效的对接。
趋势八:产融互动集中爆发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制造领域将产生大量并购和整合,在这一进程中,产业集中、结构优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率提升等产业效应日益彰显。
趋势九:共享经济模式为制造业提供了转型新方向
从产业组织方式来看,互联网价值发现,资源聚合,大众协同的一些特性使得以层级制组织线性分工为特征的传统的组织方式,向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为特征的新型组织转变。
趋势十:“数据工程师”加速取代传统“熟练工种”
这一背景下,企业发展趋势、岗位及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人才教育培训供给模式产生冲击,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岗位需求迫切需要加速对接。智能制造实现了制造工艺仿真优化、制造过程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企业“熟练工种”将减少,人将更多地从事产品设计、工艺优化、生产系统管理等工作。因此,高等院校要重新审视制造类专业定位,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