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确实是令国人心痒的行业,一方面PLC应用无处不在,市场容量连年上升;另一方面国内一些企业在DCS、变频器等产品上已经取得突破,自然也会想到PLC—国产工控产品中最后一处空白。与前几年国内企业以OEM方式推出的PLC不同,近一年来主要是以自主技术为主,尤其是小型PLC产品,已经有多个厂家同时起步,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尽管所有国产PLC的销量总和还不到市场份额的2%,国外品牌还在狂揽绝大多数PLC客户,但这股中国和弦的出现足以引起国内自动化行业的关注,也是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佐证。
小型PLC是产品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国外跨国公司已经有几十年的经营历史,国际上主要PLC供应商排名近十年来几乎没有变化。面对如此成熟、稳定的市场,国内企业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在由技术、产品、品牌、营销、资金、人才、质量、服务等因素构成的经营链条上,需要对每一个环节精心处理,任何一个环节的隐患都会造成整个链条的断裂。
实践证明国人完全有能力掌握PLC关键技术。与变频器、组态软件等单一技术产品不同,开发PLC要汇聚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需要多方面的人才。PLC在不同行业应用时的需求差别很大,在成熟产品市场上,后来者又必然要面临成本压力,国产PLC必须在集成性、功能性、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选择平衡点,所以如何归类、甄选不同客户的需求是设计产品的关键。PLC的每一种单项技术并不复杂,技术难点在于如何使软、硬件发挥最大效率,整体成为最紧凑的系统。
剑桥自动化的定制化PLC不单只是在成本上有贴近的优势,更是企业形象与独特核心技术的完美结合,然而更好的从大环境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胜领群雄,核心技术的不断进步才是其不断强大的真正力量。产品基于剑桥自动化PLC平台,兼容西门子公司S7-200系列产品,直接使用S7-200系列PLC的编程调试环境,编写、调试、修改程序等非常方便。同时,除了定制化的PLC,剑桥自动化的兼容西门子200的模块也技术上也有大范围程度的创新,比如西门子CPU的扩展模块最多只能带7个,而剑桥自动化可以稳定实现在CPU后扩展14个模块;以太网模块243-1EX08无需通过OPC直连,价格在西门子CP243I的一半的一半;用200PLC从过DP或TCP/IP完美做1000点以上的项目。同样,在S7 300系列的兼容模块性价比也是特为明显,比如西门子品牌的6ES7 321-1BL00-0AA0市场售价在1600元左右,而剑桥自动化的兼容西门子模块JQECT 321-1BL00-0AA0据市场部厂价惠客活动透露,价格在638元,同样西门子品牌的6ES7 331-7KF02-0AB0市场售价在3000元左右,而剑桥自动化的兼容西门子模块JQECT 331-7KF02-0AB0 据市场部厂价惠客活动透露,价格在1533元,价格上省去了代理商30%以上中间环节,而且产品与西门子软件完全兼容、模块完全搭配组合使用。相比之下,这种厂惠让利给众多的使用客户带来了相当大的成本解决方案。
国产PLC面临另一重要制约因素就是产品的市场化。PLC适合90%的工业应用,然而60%以上都有在西门子品牌的S7-200;S7-300 PLC。面对如此分散的市场,国内企业必须有效地组织筹划传统的销售活动。笔者认为,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强势营销不同,国内企业的突破点应放在终端客户。令我们高兴的是,在我们推荐过的客户中,大约80%的客户接受国产PLC概念,50%的客户愿意尝试使用兼容西门子的产品,尤其是采购流程更为高效的民营企业,能够很快从试用到批量采购。从我们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这些企业最关心的不是品牌,而是产品性能和稳定性,一旦他们确信产品可用就会毫不犹豫的采用国产PLC,因为他们自己生产的设备也在与国外产品竞争。
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公司只不过比我们早几年开始研发PLC,目前在国内已占据不可忽视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PLC产品谱系中,小型PLC是最有可能首先实现国产化的,环顾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不难发现,小型PLC国产化是大势所趋,所有国内企业应该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市场。相信几年之后,国产PLC一定会以合格的挑战者身份与国际品牌同场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