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强大,西方工业也没有衰退到依赖中国。我们的制造业还没有升级,制造业者已开始撤离。
苗圩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全面解读时指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再努力30年。
第一名:美国
迄今为止,美国的大学汇集了全球70%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二名:英国
我们眼前所见的,满眼都是日本和德国的设备,但是却很少有人关心,这些机器设备最核心的部份大多使用了由英国ARM公司设计的芯片。
诺奖获得人数,英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在世界最好的200所大学中,美国占据了75所,英国占据了32所,远远超过其它国家。
第三名:日本
美国国家专利局的专利申请数中,日本是仅次于美国自己本身的第二大国,这一直被视作是日本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全球大学的排行榜和对世界科技贡献度上面,日本的大学仅次美英。
第四名:法国
第五名:德国
第六名:芬兰
第七名:以色列
第八名:瑞典
第九名:意大利
第十名:加拿大
在科技实力的5个级别里,中国的位置在第四级。
第一级:核心,美国。
第二级:发达,英国、德国、法国、日本。
第三级:登堂入室,芬兰、俄罗斯、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韩国、捷克等中等发达国家。
第四级:在大门口,中国、印度、墨西哥、南非等发展中国家。
第五级:落后,其余发展中贫穷国家都在此列。
中国在制造业上要走的路有多长?30年真的不算长。
只是在当前的环境和价值取向下,由谁来走完制造业的下一个30年?
以上内容,楼主无力考证;仅供参考。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