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周 辩 题
正方: 进对公司比跟对人好 !!
VS
反方:跟对人比进对公司好!!
一、参赛说明
1、参赛者首先选择正反或反方辩题中一个,不能同时辩驳两个辩题。辩题要突出中心大意,言简意赅。
2、参赛者需遵守友谊第一,交流第二的原则。不能有人身攻击,更不能有攻击国家政策的言论。
3、正方或反方都是一个团体参赛,每一个成员即可以发表自己观点,也可以对自己一方人员观点的陈述做补充。
4、辩论内容可以适当引用古今论点,但拒绝全盘复制。一经发现,取消评奖资格。
5、欢迎相互监督,更希望加强自律。
二、奖励措施
每周辩题结束后,从所有参赛者中择优奖励。
1、一等奖2名(正反方各取一名),每人奖励30MP (可兑现)。
2、二等奖4名(正反方各取2名),每人奖励200积分(相当于可消费10MP)。
3、三等奖10名(正反方各取5名),每人奖励100积分(相当于可消费5MP)。
4、优秀参赛者若干名(视参赛人数而定),每人奖励50积分。
三、评判标准
1、辩论角度准确,观点鲜明,剖析透彻,辩词论据紧扣主题,充实有力,逻辑合理。
2、辩论表达清楚,辩论技巧运用得当。
3、准确把握辩题内涵和外延,对所持立场能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点鲜明,对本方难点能有效处理和化解;对辩题的理解和论述能在广度上展开,在深度上推进,整个辩论过程条理清晰,能给人以层层递推的美感。
4、凡违背“参赛说明项”中注意点的,予以做扣分处理。
四、其他说明
跟帖请先清晰的阐明您的观点,然后按照您的观点展开辩论。本帖不欢迎模棱两可的意见,请勿冒充评委,否则删帖处理。
楼主最近还看过
支持正方观点: 进对公司比跟对人好
对于一名公司员工而言,最令人惬意的莫过于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创造价值。
快乐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从天而降,它是人们切身感受工作与生活满意状态后得到的满
足心理。我以为,员工快乐心情的油然而生,需要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作烘托,这种环境不
是指自然条件形成的环境,而是指人文因素所致的环境,即企业的一种氛围。良好的企业
氛围无外乎人文环境的优化得当,先进管理体制的践行得力,即监督体制与约束体制的公
开与透明,人才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等。其内容丰富、手法创新,又得天独
厚、与时俱进。这种氛围能形成一种风尚,是群体习性,会长存久远,能给人愉悦,引人
向上,催人奋进。它无疑为吸引员工滋生源泉与动力,为留住员工,助力员工个人发展提
供广阔的空间。由此可见,工作单位是一个重要关口,对它的选择关乎员工的切身利益
。选择公司实际上是员工职业生涯的有序规划,是员工面临的一次重大人生抉择,一旦方
向没把握好,就有可能贻误前程。从这个层面理解,进对公司是员工求发展的基础、关键
与保障。公司与员工如同鱼水关系,员工需要公司为个人成才保驾护航,公司的良性发展
同样离不开员工忠诚敬业为之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这是一种辩证关系,符合双方的根本
利益。
相比之下,“跟对人”较之“进对公司”却有种种弊端。员工求职如果不注重公司管
理的优劣,只出于对某个人的崇拜而投入麾下,希望对方能对自己有直接的作用,进而实
现自己的抱负,这种愿望是美好的,事实上却适得其反。不可否认,如果你跟定的此人是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你的职位升迁也许有所提携;或者你跟定的是基层有一技之长的老
师傅,对你的技能掌握或许有很大帮助。孰不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些有恩于你的
人,倘若是国有企业领导,不可能呆在公司一辈子,一纸调令便远走高飞,倘若是私营老
板,也不可能在现有职位干一生,退休或人事变动是平常之事,你只能跟他一时,不能跟
他一世。如果你所处的公司底子薄基础差,管理混乱且连年亏损,你纵使有贵人相助掌握
了过硬本领,也无法施展才华。因为在如此不景气的境况中,人人都在为生计而忙碌奔波
,个个都在为找出路而疲于奔命,员工不可能实现公平发展,快乐成才的理想。由此可见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没有好的体制运作,谁也无力回天,拯救不了企业的命运。
表面上看,侧重“跟对人”的求职模式是一种哥们江湖义气之举,看似重感情、讲人
性,实质上沿袭了几千年封建君主主义思想。在这里,“人”的作用被过分夸大,好似一
言九鼎,仅凭个人决断,意气用事,类似于封建家长制做法,其实是一种自顾眼前利益,
缺乏前瞻性的表现。
而侧重“进对公司”的求职模式是基于“法治”思想认同的明智选择,它主张在公司
内部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企;强调法律的力量高于一切,员工的权利需得到保障的人文
主义精神。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润物细无声”的长期效应。最突出的表现是员工能享受触手可及的实惠,工作稳定而称职,生活安逸而充
实,人活得有尊严,不会有害怕公司倒闭的焦虑感,也不会有担心“跳槽”的无奈感。这
引用 sdzhibohui 的回复内容:回复内容:对:秦君_1关于 支持反方:跟对人比进对公司好!!跟的人通俗讲就是自己的师傅,相对公司而言就是自己的小环境,好比我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我们所在的公司是大环境好比我们所在的国家。相对于大环境我们日常大量时间是在小环境的潜移默化下生活的。有句老话:“近君子不要近小人”,这句话并没有提大环境,只强调了小环境,具体讲就是你平时接触最多的人对你自己影响最大。在这方面,我们民族历史上有许多故事作为例证,其中“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最具有代表性。“子不教,父之过。”还是说家庭教育(小环境)重于学校教育(大环境)。试想,你幸运进入了一家“好”公司,公司提供了相对各方面都很优良的条件,但是你的直接顶头上司却是一个不学无术、刚愎自用、顽固保守、阴险狡诈的人,跟着这样的人耳濡目染,天长日久你还能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吗? 内容的回复:支持正方观点:进对公司比跟对人好 秦君你的好公司为何加引号,可见这并不是你心中的好公司。“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最具有代表性。“子不教,父之过。”还是说家庭教育(小环境)重于学校教育(大环境)。我想你是说反了吧,孟母择邻而居是为了家庭教育?应该是强调大环境吧,一个好的公司自然有完善的制度。透明的政策。人性化管理
还是支持反方:跟对人比进对公司好!!
好公司加引号是因为大家眼中的好公司标准并不统一,你认为的好公司其他人不一定这样认为,有可能觉得那是“监狱”这一点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我觉得这个辩题我们应该这样看:人和公司是影响你的两大因素,其中人是活生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存在,有着丰富感情因素。相比较而言“公司”是一个物的因素,是静态的,它的好坏直接受人的活动、人的心理感受因素影响。从这个角度讲,两大因素中人的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跟对人是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