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bit的分辨率名义上还不如2500ppr,17bit和20bit对脉冲接口伺服的低速性能贡献还是显著的,再细对于脉冲口伺服而言不免有大材小用之感。
受到脉冲接口的传输率限制,指令分辨率上不去,但网络接口可以直接传高字长的数据,指令分辨率就不用打折扣,高反馈分辨率的优势就能够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反馈的高分辨率不要看对于定位精度这个结果有多大贡献,而应该去关注运行过程的细腻和平滑程度。就如楼上所言,机械传动的误差已经在道(南方曰丝)级,早已是2500ppr的脉冲当量的多少倍。看看日系的Fanuc、三菱、Mazak的高端数控系统,有哪个不采用1600万每转的反馈分辨率。关于这一点,几年前国内某个做伺服的业内企业的技术负责人也曾不明白,好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明白这一点的意义所在了,所以国内伺服企业才在近一两年开始,逐渐放弃死磕2500ppr,转向17bit等更高分辨率的反馈。
当然了,这不等于2500ppr会死,适用为度,2500ppr,甚至更低的分辨率也有它长期存在的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