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国产伺服驱动器有带通迅功能和增益自动(或半自动)调整模式的吗? 点击:1851 | 回复:29



学工控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3帖 | 7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46
  • 注册:2006年11月03日
发表于:2010-07-19 08:49:09
楼主
看了日系(安川/三菱/松下)和台系(台达/东元)伺服的说明书,发现他们都有通迅功能和增益自动调整模式,而看的几种国产伺服好像都不带这两种功能,请问国产(不含台湾省产品)伺服驱动器有具备这两种功能的吗?



tigerwilliam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3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20
  • 注册:2009年7月20日
发表于:2010-08-04 15:29:41
21楼

我们是北京诺信泰智能伺服,可以通过通讯网络实时控制, RS232/485

自动增益是个难题,我们在研发中。 欢迎QQ 咨询 584628048

alexqiu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3帖 | 23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33
  • 注册:2006年8月28日
发表于:2010-08-05 07:24:48
22楼
楼上的是否支持CANopen DSP402

学工控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3帖 | 7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46
  • 注册:2006年11月03日
发表于:2010-08-05 11:27:14
23楼
回复内容:
对:tigerwilliam 关于

我们是北京诺信泰智能伺服,可以通过通讯网络实时控制, RS232/485

自动增益是个难题,我们在研发中。 欢迎QQ 咨询 584628048

内容的回复:

不带自动增益,那使用的时候不是很麻烦,特别是批量应用时。

学工控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3帖 | 7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46
  • 注册:2006年11月03日
发表于:2010-08-12 13:09:42
24楼
请问有用过自动增益功能的吗?能不能谈谈实际感受。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10-08-12 13:39:48
25楼
越是批量应该,自动增益越排不上用场。

tigerwilliam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3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20
  • 注册:2009年7月20日
发表于:2010-08-15 15:51:06
26楼

引用波恩 的回复内容:越是批量应该,自动增益越排不上用场。




波恩:你这个话不知道我理解对意思没有?

你说的批量派不上用场是说,如果批量的话,人工好好调试一次,得到的参数可以批量复制,因此反而是可以接受的。

相反如果不是批量,每个机器都不同,则没有自动增益的驱动器需要每个都人工去调试,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动增益优势明显。

无论如何,现在松下A5都可以实时增益调整了,确实厉害,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呀!

是这样吧?

yilingbonmet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1
  • 注册:2010年4月23日
发表于:2010-08-15 16:40:22
27楼

国产品牌在自动增益这块,我还真没遇上哪个公司现在能做到的。不过都在加油研发中,我相信国产会越做越好的。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10-08-15 18:01:04
28楼

to “tigerwilliam” : 是这个意思! 批量设备,往往会追求性能的最大化,所以一般都会手工整定。由于批量化产品的工艺一致性好,所以机械系统的参数一致性较高,这也为参数的简单复制提供了物质基础。单件产品,参数各异,对以缺乏参数调整经验的企业和技术人员而言,往往习惯于借助自动增益调整,不过做得多了,也往往不会完全依赖自动增益,而是由自动增益得到一套可用参数后,再局部手工调整。

 

松下A5确实在业内业内树立了新的标杆,也改变了既往松下伺服在日系主流伺服产品中性能和品质低下的口碑。

 

国内伺服要在功能和性能上赶上日系伺服并不是弹指一挥的简单事情,需要业界同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积累。就自动增益而言,国内伺服产品的参数体系往往与物理模型无关,对于一个没有模型的系统而言,自动增益的依据是什么都有可能成问题。 贵公司创始人是个很有想法的业内才俊,希望早出实用化成果。

 

国产伺服无论从产业模式还是产品形式上都还没有摆脱国外伺服尤其是日系伺服的进口替代之路和思维,伺服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和性能,外观、散热结构、以及面板布局和接插件选用等等,无不还是在简单模仿,甚至抄袭日系主流产品,而非源自市场。

市场的驱动才是一个产品和一个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和关键,希望国产伺服早日走向成熟,当然我等都是这场游戏的参与者。一起来吧!

lusudu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7帖 | 6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84
  • 注册:2013年3月13日
发表于:2013-06-26 11:48:23
29楼

其实,目前国内很多伺服厂家都说具备这个自动增益调整的功能,很多都是个噱头,没有办法用。但是也的确是有些是具备这个功能,珠海希雷的产品,自动增益调整做得还是可以,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一下技术问题,www.surlun.com,可以看看产品介绍。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