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igerwilliam” : 是这个意思! 批量设备,往往会追求性能的最大化,所以一般都会手工整定。由于批量化产品的工艺一致性好,所以机械系统的参数一致性较高,这也为参数的简单复制提供了物质基础。单件产品,参数各异,对以缺乏参数调整经验的企业和技术人员而言,往往习惯于借助自动增益调整,不过做得多了,也往往不会完全依赖自动增益,而是由自动增益得到一套可用参数后,再局部手工调整。
松下A5确实在业内业内树立了新的标杆,也改变了既往松下伺服在日系主流伺服产品中性能和品质低下的口碑。
国内伺服要在功能和性能上赶上日系伺服并不是弹指一挥的简单事情,需要业界同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积累。就自动增益而言,国内伺服产品的参数体系往往与物理模型无关,对于一个没有模型的系统而言,自动增益的依据是什么都有可能成问题。 贵公司创始人是个很有想法的业内才俊,希望早出实用化成果。
国产伺服无论从产业模式还是产品形式上都还没有摆脱国外伺服尤其是日系伺服的进口替代之路和思维,伺服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和性能,外观、散热结构、以及面板布局和接插件选用等等,无不还是在简单模仿,甚至抄袭日系主流产品,而非源自市场。
市场的驱动才是一个产品和一个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和关键,希望国产伺服早日走向成熟,当然我等都是这场游戏的参与者。一起来吧!
其实,目前国内很多伺服厂家都说具备这个自动增益调整的功能,很多都是个噱头,没有办法用。但是也的确是有些是具备这个功能,珠海希雷的产品,自动增益调整做得还是可以,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一下技术问题,www.surlun.com,可以看看产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