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抗伺服驱动器干扰 点击:795 | 回复:9



duanch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
  • 注册:2009年5月08日
发表于:2009-05-08 12:40:14
楼主
我的情况是松下A4系列,电机线长度3米,对B超图像干扰严重,先系统电源加了滤波器,控制信号线和电机线都用了屏蔽电缆,,系统通过一软铜带可靠接地,系统用了6个驱动器,其它几个电机线只有0.4米左右,对图像干扰很小,这一直上电后干扰很大。随B超图像的深度变化,干扰情况有改变。



踏沙行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24帖 | 92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24
  • 注册:2007年1月04日
发表于:2009-05-08 14:07:15
1楼

没有办法。除了伺服外,看看系统的接地是不是做的不好。

前段用台达开发了套医疗系统设备,是做CT检测的,感觉还可以。

医疗设备一定要做好的,要不然人命关天。

duanch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
  • 注册:2009年5月08日
发表于:2009-05-08 16:18:33
2楼
我再检查一下!系统调试过一段时间干扰恶化了!最初还可以!

刘岩利

  • [版主]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16帖 | 8239回
  • 年度积分:397
  • 历史总积分:28760
  • 注册:2005年3月09日
发表于:2009-05-09 10:02:49
3楼

控制信号线和电机线都用了屏蔽电缆,,系统通过一软铜带可靠接地

典籍线屏蔽层是不是接了地?可靠接地,但是接的是不是可靠的地?在很多情况下,这真的是个问题.动力线山个套个磁环会不会好一点?

平工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76
  • 注册:2003年10月08日
发表于:2009-05-16 17:02:26
4楼

屏蔽是个主要手段,但是你应该在每个伺服器前端加电抗器和滤波器,以屏蔽传导干扰和射频干扰。

干扰复杂,但也好解决,只要能分析干扰产生在哪里。另外,也要考虑其他测量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波恩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10帖 | 279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
  • 注册:2008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9-05-16 21:35:20
5楼
处理干扰,有如治水,需疏堵兼施!屏蔽为堵,滤波、泄放为疏,有效接地是泄放的根本。

duanch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
  • 注册:2009年5月08日
发表于:2011-01-06 00:26:26
6楼

伺服电机的屏蔽层在伺服驱动器端与驱动器接地点连接,电机端没有接地,但电机电缆中有一个接地线将驱动器接地与电机外壳连接。驱动器供电源端有一只电源滤波器,且就进安装在同一金属底板上,屏蔽电缆连接;滤波器接地端与机架汇流接地排连接。

B超为意大利百盛产品,试验发现,将B超安装金属桶与B超接地端单独连接,B超抗干扰情况好转。

前面刘岩利老师说的电机线上套个磁环,可否有好的选型推荐,谢谢!

zlzxw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1帖 | 76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197
  • 注册:2004年7月05日
发表于:2011-01-06 20:51:28
7楼

据说用直流伺服比交流的好些,不知是否是这样。

duanch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
  • 注册:2009年5月08日
发表于:2011-01-07 00:38:31
8楼

直流伺服没用过!

邹公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6帖 | 15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96
  • 注册:2005年1月13日
发表于:2011-03-02 13:43:39
9楼

伺服驱动器确实会产生电磁干扰,这个只能在你的其他电子设备上做好抗干扰措施。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